蘇馮睿
范本呈現(xiàn)
知識的責任
◎羅家倫
要建立新人生觀,除了養(yǎng)成道德的勇氣而外,還要能負起知識的責任。本來責任是人人都有的,無論是耕田的、做工的、從軍的,還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責任。為什么我要特別提出“知識的責任”來講?知識是人類最高智慧發(fā)展的結晶,是人類經驗中最可珍貴的寶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備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識機會的人,都可說是得天獨厚,享受人間特惠的人,所以都應該負一種特殊的責任。而且知識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揮物質生活的原動力,是我們一切行為的最高標準。倘使有知識的人不能負起他特殊的責任,那他的知識就是無用的,不但無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識是人間的罪惡,因為這是阻礙或停滯人類文化的發(fā)達和進步。所以知識的責任問題,值得我們加以特別的注意。我們忝屬于所謂知識分子,尤其覺得這是一個切身問題。
所謂知識的責任,包含三層意義:
第一是要有負責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夢想,而是搜集各種事實的根據(jù),加以嚴格邏輯的審核,而后構成的一種有周密系統(tǒng)的精神結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稱為成熟的思想,強不知以為知,更不能稱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須要經過邏輯的陶熔,科學的鍛煉。凡是思想家,都是從艱難困苦中奮斗出來的。他們?yōu)榍笳胬矶墒艿臓奚?,絕不亞于在戰(zhàn)場上鏖戰(zhàn)的犧牲。譬如在實驗室里試驗炸藥的人,被炸傷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又如到荒僻的地方調查地質、生物、人種的人,或遇天災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盜匪殺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們對從這種艱苦危難之中得來的思想,自然更覺得親切而可以負責。學者發(fā)表一篇學術報告或論文,都要自己簽字,這正是負責的表現(xiàn)。
其次是除有負責的思想而外,還要能對負責的思想去負責。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則一旦得到以后,就應該負一種推進和擴充的責任。真理是不應埋沒的,是要發(fā)表的。在發(fā)表以前,固應首先考慮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發(fā)表;但是既已考慮發(fā)表以后,茍無新事實、新理論的發(fā)現(xiàn)和修正,或是為他人更精辟的學說所折服,那就應當本著大無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銳地推進,更廣大地擴充。我們都知道科學家為真理的推進和擴充而奮斗犧牲的事跡,真是“史不絕書”。譬如哥白尼最先發(fā)現(xiàn)地動學說,他就因此受了教會許多的阻礙。后來布魯諾出來,繼續(xù)研究,承認了這個真理,極力傳播,弄到教會大怒,不僅是被捕入獄,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繼起,更加以物理學的證明,去闡揚這種學說,到老年還鐵鎖鋃鐺。他們雖受盡壓迫和困辱,但始終都堅持原來的信仰。他們雖因此而犧牲,但是科學上的真理,卻因為他們的犧牲而確定。像這種對于思想負責的精神,才正是推動人類文化的偉大動力。
再進一層說,知識分子既然得天獨厚,受了人間的特惠,就應該對于國家民族社會人群,負起更重大的責任來。世間亦唯有知識分子才有機會去發(fā)掘人類文化的寶藏,才有特權去承受過去時代留下最好的精神遺產。知識分子是民族最優(yōu)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負更重更大的責任,如何對得起自己天然的稟賦?如何對得起國家民族的賜予?又如何對得起歷代先哲的偉大遺留?知識分子在中國向稱為“士”,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身為知識分子,就應該抱一種舍我其誰、至死無悔的態(tài)度,去擔當領導群倫、繼往開來的責任。當民族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知識分子的責任尤為重大。范仲淹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必須有這種抱負,才配做知識分子。
顧亭林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知識分子?讓我們互相勉勵,勇敢地擔負起知識的責任來,克服困難,振興民族。
(選自羅家倫《歷史的先見》,有刪改)
技法提煉
這篇文章的題目直接揭示了作者的觀點,簡明扼要,使人見其題而概知其旨,且有一種整體的統(tǒng)攝感。開頭先從現(xiàn)實生活入筆,正面論證“責任是人人都有的”,強調“凡有求得知識機會的人”“都應該負一種特殊的責任”;然后從反面論證“倘使有知識的人不能負起他特殊的責任,那他的知識就是無用的,不但無用,并且受了糟蹋?!闭磳Ρ龋拐撟C更有力,觀點更鮮明。然后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證:“第一是要有負責的思想?!薄捌浯问浅胸撠煹乃枷攵?,還要能對負責的思想去負責?!薄霸龠M一層說,知識分子既然得天獨厚,受了人間的特惠,就應該對于國家民族社會人群,負起更重大的責任來?!边@三個分論點緊緊圍繞中心論點,層層遞進地進行論述,論據(jù)充實,論證有力。文章結尾發(fā)出號召,使觀點貫串全文,形成首尾呼應、中心突出的嚴謹結構。
確立觀點是寫好議論文的重要前提。同學們寫作時要注意:一、觀點必須正確。即見解和主張應該符合社會進步發(fā)展的大趨勢,要尊重事實、實事求是,不絕對、不片面、不偏激。二、觀點必須明確。主張什么,反對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態(tài)度鮮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兩可。三、觀點要有針對性,針對身邊或社會上的熱點問題談自己的看法,不能東拉西扯、泛泛而談。四、觀點要努力求新。所謂“新”有兩層含義:一是之前從來沒有人這么說過,你說出來;二是其他人還沒有意識到,你首先提出來。五、觀點要放在作文中的關鍵位置??梢詷祟}直接表明觀點,可以在開頭亮明觀點,還可以在結尾處總結觀點。同學們剛開始接觸議論文寫作,可開宗明義,把觀點放在開頭,這有助于避免或減少偏離中心的現(xiàn)象。寫作時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的思路行文,這種寫法比較容易掌握。
學以致用
成功的秘訣
◎劉佳楠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成功的秘訣”。人人都渴望成功,究竟如何才能成功?其實,追求成功的路上,有風和日麗,有陰雨綿綿,有烈日炎炎,也有寒風凜冽?;厮輾v史長河,遍觀名人志士,我窺見了成功的秘訣——
成功始于遠大的理想,應志存高遠。陳勝年輕時家境貧困,只能替人耕種,卻在田埂上發(fā)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慨嘆;王勃兩次被貶,仕途無望,卻寫下“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名句;李白被賜金放還,壯志難酬之際,仍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可見,唯有志存高遠,方可走向成功。
成功需要堅定的信念,應不懈奮斗。意志堅定的人,“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越國慘敗,越王勾踐為一雪前恥,在吳國當了三年奴隸。“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眹篮?,范仲淹以冷水洗面,刺激自己戰(zhàn)勝疲倦,打起精神讀書,最終名留青史。我們何不做“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的石灰,何不做“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勁竹,于俗世洪流中堅守自我、不懈奮斗。
成功離不開探索和創(chuàng)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為擺脫中國在原子彈領域受制于人的困境,科學家們不懼艱苦環(huán)境,隱姓埋名,在西北荒漠一待就是幾十年。他們潛心研究,勇于創(chuàng)新,終于成功爆破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邱小姐”。在新時代,北斗團隊憑著堅韌不拔的精神不斷探索,自主創(chuàng)新,突破被外國科技“卡脖子”的困境,讓中國在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領域不再受制于人。正是有了這些先行者在風雨中不斷探索、勇攀高峰,我們才能有今日“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
最后,我想送給大家一句話,失敗是一團迷霧,穿過它,我們就能看見光明,遇見成功。愿你我皆能樹立遠大志向,心懷堅定信念,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到達成功的彼岸!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浙江泰順縣育才初中,指導老師:梁祥傳】
●點評
這是一篇觀點鮮明、論證有力的演講稿。作文以設問引出話題,然后通過引用詩文名句,舉勾踐、范仲淹、中國科學家等例子,從理想、信念、探索創(chuàng)新三個角度進行論證,層層深入,最后發(fā)出號召,呼吁廣大少年“樹立遠大志向,心懷堅定信念,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全文語言流暢,情感真摯,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