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春梅
范本呈現(xiàn)
自由要以鄰為伴
張保振
自由,一個迷人的字眼。因為,作為一個個體的生命,有了自由,才有可能獲得生活的幸福。
自由,是人們追求的境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保ㄅ岫喾啤蹲杂膳c愛情》)
自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克思在《共產(chǎn)黨宣言》等著作中勾畫了一個未來社會的愿景——“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敝袊母母锸甲詫Α白杂伞钡淖鹬兀瑥淖畛醯摹按蟀伞备母铮缴鐣髁x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確立,對于自由的保障,讓整個社會和人的創(chuàng)造力、活力真正迸發(fā)了出來。
自由從來就如此重要。那么,實現(xiàn)自由,就是不受約束、不受限制,隨自己的意志活動嗎?答案是否定的。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告訴我們:自由要以鄰為伴。
自由要以鄰為伴,轉(zhuǎn)變觀念,視鄰為友。鄰居者,朋友也,友生也。古有“雖有兄弟,不如友生”的詩句,今有“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的民諺,都說明一個道理:要把自己置于社會大家庭之中。自己生活,也要讓別人生活;自己追求幸福,也要允許別人追求快樂,從而自覺地把個人一己之自由變?yōu)閯e人自由發(fā)展的“助推器”,而不是“絆腳石”,更不是“滅火器”。
自由要以鄰為伴,就是要善于合作,善于溝通。陶潛有詩云:“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大意是鄰居朋友經(jīng)常來我這里,談?wù)勥^去的事情,人人暢所欲言。既然是鄰曲、朋友,就要“時時來”,就要“談在昔”。只有“時時來”,勤走動,才能增進友誼;只有“談在昔”,多溝通,才能求同存異。無數(shù)事實都證明:合作、溝通,使人與人之間、家與家之間、國與國之間……和諧相處,共享自由。
自由就要以鄰為伴,不僅是人與人為伴,也是人與自然為伴。鄰者,可以是社會,也可以是自然;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社會有動力,自然有活力;人之有生命,物之有壽命。對自然,要敬畏;對物質(zhì),要愛護。風(fēng)景秀麗的肯尼亞內(nèi)羅畢國家公園內(nèi),列車行駛在標準鐵路上,而大象、長頸鹿等動物從橋梁式動物通道下悠然通過。人與動物,獨樂、共樂,其樂融融。與之相反,由于人類的亂砍濫伐,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雨林正在以每年24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這相當于每小時有六個天安門廣場那么大面積的雨林在消失。可見,人類只有心懷愛惜和敬畏之情,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真正體驗到自由的真諦。
在社會主義新時代,自由只有做到了以鄰為伴,才能有助于建立和諧社會,有助于創(chuàng)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助于實現(xiàn)我們偉大的強國夢。
(選自“新華網(wǎng)”2008年5月12日,有刪改)
技法提煉
1.論據(jù)要充實、豐富。
選擇論據(jù)的時候,要兼顧事實論據(jù)和道理論據(jù)、正面的和反面的論據(jù),選擇多角度的而非單一的論據(jù)。但要注意,所有的論據(jù)都是為論點服務(wù)的,太多或太少都不好。這篇文章論據(jù)充實:有道理論據(jù),引用裴多菲的詩、馬克思《共產(chǎn)黨宣言》中的名言和中國古代民諺、詩歌;有事實論據(jù),列舉了中國改革始自對“自由”的尊重、人對自然的不同態(tài)度等例子,從不同角度證明了“自由就要以鄰為伴”的觀點。
2.敘例要“準”而“精”。
“準”就是材料切入的角度要準確。比如論證“智慧的力量”,可以舉燭之武退秦師的例子,寫燭之武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分析利害關(guān)系,最終說退秦師,可見其思維敏捷、能言善辯;論證“要在逆境中奮起”的觀點,可以舉勾踐臥薪嘗膽的例子,勾踐被夫差打敗后,忍辱負重、刻苦自勵,終于一雪前恥;論證“要善于自省”的觀點,可以舉鄒忌諷齊王納諫的例子,鄒忌的妻、妾、客皆認為他比徐公美,但鄒忌沒有自喜,而是在見到徐公后承認自己“弗如遠甚”,立即進行了反思并獲得了啟示。
又如選文引用陶潛的詩“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來證明“自由要以鄰為伴,就是要善于合作,善于溝通”的觀點,強調(diào)了“鄰曲”,就很貼切、準確;如果引用劉禹錫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雖然同樣是寫與人的交往、溝通,但突出的是作者交往之“雅”,就不夠準確、深刻了。
“精”,就是語言表達要精練。有的同學(xué)在敘述事實論據(jù)時,對于所舉事例不加提煉,洋洋灑灑寫了一大段,不僅不能很好地論證觀點,還會使讀者不知所云。敘述論據(jù)時,必須做到圍繞論點、言簡意賅、突出重點。選文列舉風(fēng)景秀麗的肯尼亞內(nèi)羅畢國家公園內(nèi)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其樂融融的情景和由于人類的亂砍濫伐,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雨林以每年24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這兩個例子,正反對比,語言簡潔,指向明確,說服力強,讀后引人深思。
學(xué)以致用
一起向未來
一考生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xué)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一起向未來!”
2022北京冬奧會已經(jīng)結(jié)束,但“一起向未來”的口號仍訴說著人們的衷心期盼,為人類未來的命運之路奏響了合乎時代邏輯的最美和弦。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我們要志存高遠、艱苦奮斗,堅持不懈,走好前行的每一步。
“一起向未來”需要我們志存高遠。杜甫詩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個人如果沒有遠大的志向,就像一只船沒有舵,只能在茫茫大海中隨風(fēng)漂轉(zhuǎn)、隨波逐流,無法到達彼岸。觀歷史長卷,陳勝若無鴻鵠之志,如何能帶領(lǐng)貧苦農(nóng)民“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點燃反秦的烈火?溯革命洪流,周恩來若無“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志向,如何能將理想和信念常掛心間,最終與他人一道創(chuàng)造一個美麗的新中國?冬奧賽場上,谷愛凌若無勇敢追夢、努力圓夢的信念,如何能在冰雪賽道上突破自我,打破極限?
“一起向未來”需要我們艱苦奮斗。泰戈爾曾言:“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彼五ツ暧讜r家貧,“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為了求學(xué),“嘗趨百里外”,尋師求教,終得以“預(yù)君子之列”;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從小就病魔纏身,患過麻疹、肺炎、眼疾、關(guān)節(jié)炎、喉癌……但他始終沒有向命運屈服,反而對小提琴演奏技術(shù)進行了很多創(chuàng)新??梢?,唯有艱苦奮斗才能“一起向未來”。
“一起向未來”需要我們持之以恒。觀古人故事,左丘明三伏酷暑、歲九嚴寒中仍筆耕不輟,終于完成《左傳》;看冬奧賽場,蘇翊鳴每周練習(xí)上千次起跳,日復(fù)一日,終在賽場上一飛沖天、一鳴驚人;任子威每天從早上8點訓(xùn)練到晚上7點,總是堅持到最后才走……凡事貴在堅持,唯有持之以恒,方得“一起向未來”。
蘇軾說:“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毙聲r代的青年啊,長空待我們搏擊,九天候我們攬月!讓我們一起向未來!
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點評
這篇演講稿以“一起向未來”為話題,通過三個分論點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在論述每個分論點的時候,既有典型的事實論據(jù),又有恰當?shù)牡览碚摀?jù),連綴成篇,使作文的內(nèi)涵明確而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