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亮
寫作誤區(qū)
寫人,貴在個性突出,形象豐滿??刹簧偻瑢W(xué)寫作文,卻沒有準確地確定中心主題、提煉人物特征、選擇典型材料,也沒有將人物置身于典型事件和矛盾沖突中,沒有抓住典型細節(jié),對其進行肖像、神態(tài)、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因而,筆下的人物形象或平淡無奇,或空洞干癟,無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題亮相
有首歌是這樣唱的:“山有高低起伏,人有悲歡離合,總有那么一縷陽光,伴隨著我們,蹚過那一條條大大小小的河?!睂Υ?,你想到了什么?是某個人、某段人生經(jīng)歷,還是某種人生感悟?
請以“我心中的那縷陽光”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500字。
失誤作文
我心中的那縷陽光
我轉(zhuǎn)到那個學(xué)校時,還是一個五年級的學(xué)生。
這座小城依山傍水,雖然地處偏遠地區(qū),但各種生活設(shè)施還算齊全。街道兩邊,兩排商店,當?shù)赝撂禺a(chǎn)琳瑯滿目。①我站在一群穿校服的孩子中,聽他們用我聽不懂的音調(diào)說話。這里除了我,全是黎族、苗族的孩子。我心里有些好奇,但更多的是陌生和慌張。
這時,一個女孩子湊過來。我清晰地聽到了她的話,是溫柔婉轉(zhuǎn)的南方腔調(diào)。她說是我的同桌,讓我叫她阿萍。②原來這兒還是有人說普通話的,我欣喜地點點頭。
我和她坐在最后一排靠玻璃的地方。最初幾天,我還是不太聽得懂老師講話。每天聽著老師不高不低的講課聲,什么也聽不進去,整天懨懨的。我開始用筆在桌子上畫畫。陽光穿過玻璃窗,落在我的桌子上,有些模糊。正當我試圖勾勒陽光的輪廓時,一只手拍了拍我。③
誰?我驚訝地轉(zhuǎn)過頭,發(fā)現(xiàn)是阿萍。她的臉有一半被陽光覆蓋著,頭發(fā)變得亮亮的,但我覺得更美、更亮是她的眼睛。
她笑了,說要玩一個游戲。我不知所措。只見她亮出自己的手表,落下的陽光瞬間改變了方向,前面的墻壁上立刻出現(xiàn)了一個亮亮的圓斑。
“哎呀!”我捂住自己的嘴,“這個好好玩的樣子!”她手一動,那光斑也跟著動,下一秒,落在了老師的臉上。④我們兩個嚇得同時一抖。她一下子把手收回,低下頭,裝作認真聽課的樣子。我也做賊心虛,低下頭看著課本。
下課了,她告訴我,她也喜歡陽光。就這樣,我們成為了特別要好的朋友。那些日子里,從玻璃透過的陽光比鉆石還漂亮。⑤
可現(xiàn)在呢?她因為家庭原因離開了這個地方。失去了她,哪里還漂亮得了?我眼前有點模糊,暗暗告訴自己:下次,還是看的不要太久了,真刺眼?、?/p>
①景物描寫目的不明確。
②缺少生動的肖像、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描寫,人物形象干癟單薄。
③內(nèi)容詳略不當,對“我”的情況交代得太多,應(yīng)該把更多筆墨放在阿萍身上。
④描寫盡管很詳細,但選材不當,上課做小動作,有損人物形象,更不利于突出“心中那縷陽光”的主題。
⑤就因為“小動作”而成為好朋友,就覺得她是自己內(nèi)心的陽光,這里明顯屬于審題不清,對人物形象的定位不準。
⑥結(jié)尾應(yīng)呼應(yīng)題目,進一步突出陽光的象征義,突出表現(xiàn)對“我”一生的影響。
病情分析
1.審題不準,形象定位有誤。這個題目如果選擇寫記敘文,就必須明確“陽光”的比喻義:照亮他人,為他人送去關(guān)心和溫暖。習(xí)作卻寫了阿萍上課做小動作這樣違紀的事,盡管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覺得很好玩,但違反課堂紀律,人物形象必然受損。
2.詳略不當,人物形象干癟。記敘文的生命在于精當、細致且生動的描寫,習(xí)作卻沒有選好典型事件去刻畫人物,也沒有抓住細節(jié)去豐富人物形象,導(dǎo)致人物形象單薄干癟,不豐滿鮮活。
3.前后缺乏照應(yīng),中心不夠突出。結(jié)尾沒有呼應(yīng)題目,也就難以突出“陽光”的意義,難以突出“記住”的題眼,自然也就難以突出習(xí)作的中心。
升格佳作
我心中的那縷陽光
◎吳凌雪
我轉(zhuǎn)到海南那所學(xué)校時,還是一個剛上五年級的學(xué)生。
站在一群面色黝黑的孩子們中,聽著我一個字也聽不懂的黎語、苗語,我有些好奇,但更多的是慌張、茫然和孤獨。(刪除了無效的環(huán)境描寫,將筆墨集中在人物身上,更顯緊湊。)
“你好,我是你的同桌,叫阿萍?!边@時,一個女孩子湊過來,一句溫柔婉轉(zhuǎn)的問候柔得像水似的。我欣喜地點點頭。她,烏黑的頭發(fā),烏黑的眼睛,黝黑的皮膚,一看就是黎族孩子,想不到普通話居然說得這樣好。
“嘻嘻,不相信啊?”她笑起來,胖胖的臉蛋上露出兩個大大的酒窩,“我家是紅華農(nóng)場的,我媽來自內(nèi)地,大家都說我是內(nèi)地的娃子呢!”
“哈哈,內(nèi)地娃子!”好親切的稱呼。我的心頓時像照進了一縷陽光,亮堂起來。(初次相見,將原本平淡的敘述修改為生動的語言、肖像、神態(tài)描寫,人物頓時鮮活起來,形象更加豐滿。)
我和她坐在最后一排靠窗戶的地方。課堂上,數(shù)學(xué)老師講的是海南式普通話,調(diào)子很怪,我一個字也聽不進去,整天懨懨的。
陽光透過玻璃窗,落在我的桌子上。百無聊賴中,我拿起筆,一筆一筆地勾勒著陽光的輪廓……
“嘿!”
一只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吃了一驚,扭頭一看,是阿萍!陽光下,她的眼睛亮亮的。
“沒聽懂嗎?”她笑彎了眼睛,“看看我的筆記,喏,給你!下課我再給你講一遍!”說著,她將筆記本推到我的面前。
這是一個普通的練習(xí)本,平平整整的,連一個折痕都沒有,看得出主人是多么愛惜它。字跡工整娟秀,好像印刷的字帖一樣,看得出主人的認真和嚴謹。在上下空白的地方,還用彩筆畫了一個小太陽。
“你喜歡太陽?”我問。
“嗯,媽媽說,人要活得陽光,為自己,也為他人!”她莞爾一笑,看看她的小手表,落下的陽光瞬間改變了方向,前面的墻壁上也出現(xiàn)了一個亮亮的小太陽。
“好好聽課吧,每天下課,你就看我的筆記,然后,我給你講!”看著她那副認真聽課的模樣,看著她被陽光照亮的臉龐,我滿懷信心地聽起了課。咦,似乎老師的課,很多地方也能聽得懂哎?。▽⑸险n玩手表改為溫馨提醒、出借筆記等正面典型事件,并詳寫阿萍的語言、動作,給“我”帶來了陽光般的感受,豐富了阿萍的形象。)
就這樣,我們成了好朋友。
半年后,因為爸爸工作原因,我離開了那所學(xué)校,也離開了阿萍??墒?,在記憶深處,我還是忘不了透過玻璃照在她臉上的那縷陽光,而她就像個小太陽一樣。
何時才能再見到她呢?(結(jié)尾簡潔,照應(yīng)題目,突出中心。最后的問句表達了“我”對阿萍的思念,升華了主題。)
【海南臨高縣思源實驗學(xué)校】
升格點評
1.角度合理,立意準確。通過修改,小作者對“那縷陽光”的含義更加明確,寫出了阿萍對“我”的細心幫助,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歌頌了黎族孩子的淳樸、善良、樂于助人等性格特征。
2.生動描寫,形象豐滿。升格后的習(xí)作對人物進行了細致、生動的肖像、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描寫,立體地刻畫了一個開朗陽光、勤奮學(xué)習(xí)而又樂于助人的黎族小姑娘形象,有聲有色,活靈活現(xiàn)。
3.詳略得當,照應(yīng)周全。兩個場面,小作者略寫初識問候,詳寫出借筆記,有詳有略,富有章法。特別是首尾,寥寥數(shù)筆,簡潔生動,前后呼應(yīng),點明中心。結(jié)尾“何時才能再見到她呢”,言有盡而意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