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啟華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你使用計算器后,你的計算能力變得越來越弱;當你使用導航工具后,你變得越來越不識路。而相反,你嘗試自己計算、自己識路后,會發(fā)現(xiàn)相應的能力越來越強。
生活中類似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寫作指導
我們習慣上會從起承轉(zhuǎn)合來理解一篇文章或一首詩,一道作文題就是一篇小短文,甚至是一首詩,因而,我們也可以按照起承轉(zhuǎn)合的思路來理解一道作文題。
“你使用計算器后,你的計算能力變得越來越弱”啟動了本次話題,“當你使用導航工具后,你變得越來越不識路”承接上句,“你嘗試自己計算、自己識路后,會發(fā)現(xiàn)相應的能力越來越強”轉(zhuǎn)換了語意,說我們不使用工具,計算或識路的能力越來越強。“轉(zhuǎn)”,既是語意的轉(zhuǎn)換,更是語意的推進,是立意的基礎。整合前文的語意:使用工具會使人的能力越來越弱,放棄工具會讓人的能力越來越強。
通過四步分析,我們明白這道作文題說使用工具讓我們的能力變?nèi)?,而放棄工具會使我們的能力越來越強,從而激活我們對于科技兩面性和工具理性的認識。
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是人謀取幸福的手段,但現(xiàn)代知識和科技忽略了人的價值和意義,消解了人生存的本質(zhì)目的。科技產(chǎn)品解放了人的腦力與體力,給我們帶來更高效、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但是工具也異化了人類,使人類過分追求效益最大化,崇拜工具理性,而忽略價值理性。
因而,我們要理性使用工具,處理好人和工具的關系,通過智慧,改造工具,正確地運用工具。
例文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趙元杰
當我們在生活中依靠導航軟件、電子計算器等工具,我們在這個領域的能力會變?nèi)?反之,能力卻會提升。對此,我們要學會合理運用工具。
生活中,依靠工具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我們使用計算機,避免浪費不必要的計算時間;我們使用導航工具,方便出行;我們使用手機,相隔萬里也能互致平安……
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將合理性劃分為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工具理性強調(diào)以結(jié)果為導向,而價值理性則強調(diào)目的純正。而工具本身被人創(chuàng)造是為了服務于人的,以便捷人們的生活。在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wǎng)的高速發(fā)展下,工具的便捷性更毋庸置疑。人們?yōu)榱吮憬莸氐玫浇Y(jié)果也樂意于依靠工具。于是,依靠工具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當代社會。
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各種工具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在依靠工具的同時,我們能夠體驗到工具的不足,從而將不足反饋于工具提供方,以改善工具,潛移默化地推動工具的發(fā)展,讓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諸如古代造紙術,也是自西漢起始,直到東漢蔡倫進行完善的。《勸學》中也提到,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因此,依靠工具有合理性。
但過度依靠工具無疑有其弊端。人為世界立法,為自己立法??档抡J為,人是目的,不是工具。過度依靠工具本質(zhì)上是讓人降格為工具這樣的物。如此,人就成為了工具的奴隸,成為了手段,不再依靠自己的能力,日子久了自然能力下降。老子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一味依賴力氣只為勝過他人的人空有力而無能,學會依靠自己的力氣獨善或濟世的人是真正的強者。因此,過于依靠工具使人的能力變?nèi)酢?/p>
我們應該合理運用工具。一味依賴工具符合工具理性,卻會逐漸失去人本身在這個領域的能力。而合理運用工具才符合價值理性,以目的為導向?qū)徱曌晕覍τ诠ぞ叩氖褂?,確保個體不會濫用乃至沉淪。
合理運用工具是將依靠工具與依靠自己結(jié)合。在現(xiàn)代社會,若是人們?nèi)ド习嗥孔约鹤咭粋€小時而不愿意乘地鐵或開車,那社會不是退化了嗎?若是純粹依靠自己,那就是將工具棄擲邐迤,是對時代發(fā)展潮流的否定。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依靠工具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有利有弊。依靠工具與依靠自我結(jié)合,即合理運用工具,方為應對之策。
評點
文章思路清晰,說理充分,既有事實依據(jù),又有豐富的理論支撐:馬克斯·韋伯將合理性劃分為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黑格爾的“存在即合理”,荀子的“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康德的“人是目的,不是工具”,老子的“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文章可貴的是,作者沒有在堆砌哲學家的思想,而是透徹理解,恰當運用。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