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越
從亙古長存的汗青中走來,曾子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如今,我欲發(fā)此拙見:有背負重任的毅力、付諸辛苦的耐力、直面磨難的勇氣,才有能致千里的潛力、圓夢彼岸的實力。
秉背負重任的毅力,作星星之火,成就燎原之勢。
在風雨如晦的歲月里,是誰擔下了救亡圖存的重任?是誰舉起了力挽狂瀾的鮮紅旗幟?又是誰竭聲吶喊:“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新時代的青年,你可聽見魯迅先生的吶喊?你可聽見復興的巨輪沖擊著浪濤?責任的召喚怎能置之不理?我們需要強大的毅力,扛重任在肩?!盁o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闭\如斯言。
秉付諸辛苦的耐力,做現(xiàn)實中的北山愚公,成就當今時代的不朽神話。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睋?、圓夢,絕非探囊取物?!昂畏烈幌聵恰钡穆勔欢嘞壬?,他耐住了寂寞,書案前孜孜以求,付出的辛苦遠比人們知道的多。沒有“十年磨一劍”的耐力,哪敢試鋒芒?面對大千世界的萬般精彩,我們只有做到內心專一,肯流汗肯耐苦,才能達到理想的上乘境界。
秉直面磨難的勇氣,做“響當當?shù)你~豌豆”,成就水激石鳴的輝煌樂章。
屈原雖被流放卻寫成了《離騷》,左丘明雖失明卻著成了《國語》,司馬遷雖歷經(jīng)磨難卻完成了千古名作《史記》,江夢南于無聲的世界里突圍,書寫人生的精彩華章。沒有直面磨難、扼住命運咽喉的勇氣,哪來嶄新的希望?
中流擊水之英杰從來不會砍斷自己的橋梁,折斷自己的雙翼,因為他們是復興的希望。我們心懷良辰,我們肩負責任,我們以奮斗之姿,擔時代重任,逐夢未來!
【內蒙古扎魯特旗第一中學】
◆點評
本文主題鮮明,從毅力、耐力、勇氣三個方面對筑夢的重要作用進行論證說理。結構清晰,脈絡分明,層層推進,論證縝密,表達出當代青年奮發(fā)有為的呼喚,體現(xiàn)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本文旁征博引、文采斐然,語言凝練而氣勢恢弘,飽含真情而擲地有聲,同時又不失思想上的深刻與精警,是一篇文質兼美的佳作,讀后令人備受鼓舞。
(指導老師:何紹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