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娟
摘 要: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教育的最終目標,也是課程改革的主題?!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了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新概念,它是教學的新形態(tài),代表了語文課程改革的方向。而我們現(xiàn)行的義務教育語文統(tǒng)編教材是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編寫的,如何利用現(xiàn)行教材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用課程理念引發(fā)課堂的改革,是廣大一線教師亟需破解的難題?;诖?,以新課標為立足點,對語文學習任務群進行理論解讀,進而依托現(xiàn)有教材提出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思路,最后結合實踐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語文課程標準;語文學習任務群;核心素養(yǎng)
一、立足課標,解讀學習任務群
語文學習任務群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的教學新概念,也是教學的一種新形態(tài)。語文學習任務群是深度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是語文教學的新實踐、新探索,它強調學習目標的轉變、學習行為的轉變和學習評價方式的轉變。只有深刻理解語文學習任務群的價值所在,教師才會積極、主動地在實踐中探索與運用。因此,研讀課程標準,明白任務群的教育價值是實踐語文學習任務群的內驅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理念部分提到:“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注重課程的階段性與發(fā)展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結構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內在邏輯,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比蝿杖阂巴怀霾煌瑢W段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需求”,它由“相互關聯(lián)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通過課標中對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描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它的幾個要素。
(一)語文學習任務群指向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它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著力點。語文學習任務群最終聚焦的就是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教師要通過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文化自信。
(二)語文學習任務群體現(xiàn)以生為本
教學應當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積極的學科實踐構建為主線。語文學習任務群是以任務為導向的語文實踐活動,本質上是一種學習方式,它將靜態(tài)的聽、說、讀、寫的語文知識的學習轉化為動態(tài)的語文實踐過程。學生在學習主題的引領下,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實踐活動中,進而構建學習生活。學生在參與語文實踐的活動中領會語文知識,獲得語文技能,提升語文素養(yǎng)。這樣的學習方式真正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素養(yǎng)形成,實現(xiàn)了“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重要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從傳授者變成組織者,學生從接受者變成參與者,講堂真正變成學堂。
(三)語文學習任務群整合諸多要素,實現(xiàn)教學效果最大化
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追求的是課程內容、學習情境、學習方法、學生生活、語文實踐等諸多要素之間的協(xié)調和融合,而不是知識點、能力點的簡單線性排列,不是學科知識的逐點解析和學科技能的逐項訓練。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要注重整體規(guī)劃,進行大單元教學?!皢卧辈辉偈菃纹虒W的簡單組合,而是作為一個獨立、完整的教學單位呈現(xiàn),它要求教師對單元內容進行整合,進行單元統(tǒng)整式教學的新設計,指向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大任務、大項目,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同時,它還強化聽、說、讀、寫的內在聯(lián)系、整合,實現(xiàn)教學效果最大化。
二、依托教材,設計學習任務群
(一)分析教材,明確教學重點
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元,這是統(tǒng)編教材的編排特點。在進行教材分析時,可以從這兩個維度去梳理。從人文主題的角度,要挖掘文本的育人價值。從語文要素的角度,一方面進行縱向的梳理,發(fā)現(xiàn)本單元語文要素在全冊教材中的位置,找到前后關聯(lián);另一方面還要進行橫向對比,發(fā)現(xiàn)語文要素在每一課的側重點。對教材的精準把握有助于在設計任務群時緊扣語文要素設計活動任務,聚焦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同時,根據(jù)學段特點,學習任務群安排可有所側重。
以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大自然的秘密”,編排了《小蝌蚪找媽媽》《我是什么》《植物媽媽有辦法》三篇課文,文本的育人價值在于通過有趣的、通俗易懂的文本引導學生了解一些關于自然的科學知識,產(chǎn)生閱讀科學童話、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進而形成保護環(huán)境、熱愛自然的意識。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借助圖片了解課文內容”,縱向梳理“了解課文內容”這一語文要素,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統(tǒng)編教材的編排特點及本單元語文要素在小學階段的位置。具體見下圖。
基于以上從兩個維度對教材的分析,明確了本單元的文本定位及教學重點。
(二)根據(jù)單元,確定特定的學習主題
學習任務群對應具體單元時,往往采用主題情境的方式,以一個核心學習任務統(tǒng)領一個單元,構成一個學習單位。
可以綜合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確定主題。如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大自然的秘密”,語文要素是“借助圖片,了解課文內容”,將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結合起來,確定的主題是“探尋奇妙的大自然”。
再如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有趣的故事”,編排的課文屬于民間故事,單元課文內容充滿奇思妙想,情節(jié)一波三折,人物生動有趣。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確定的主題是“趣味故事我來講”,指向復述能力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通過組織學生講、聽、記有趣的故事,幫助學生在語言實踐中規(guī)范表達,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三)結合學段,選擇合適的閱讀文本
2022年版新課標倡導教師可以結合課標精神和現(xiàn)行教材靈活拓展文本。根據(jù)教學需要,可結合學段、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發(fā)展水平,從中外各類優(yōu)秀文學作品中選擇合適的讀物,特別是反映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作品,向學生補充推薦。
1.依托教材,類文拓展
在作業(yè)設計中,給學生布置拓展閱讀篇目。如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推薦閱讀兒童詩《兩個名字》《我是什么》;推薦閱讀《神奇校車:水的故事》。如學習三年級上冊的《一個粗瓷大碗》時,推薦閱讀表現(xiàn)英雄模范事跡的圖書,如《雷鋒的故事》《小英雄雨來》等。
2.基于教材,補充閱讀
如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標中對這一學段的閱讀要求是:“閱讀并學習講述革命領袖、革命英雄、愛國志士的童年故事,表達敬仰之情和向他們學習的愿望”,而教材選取的并不是革命先輩的童年故事,這就需要教師做補充。我們可以給學生拓展的文本有《“牛司令”》《陳毅吃墨水》《周恩來練字》等。
(四)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可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真實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lián)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
從教材的角度看,可以依據(jù)單元主題來創(chuàng)設情境。
如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單元主題為“可愛的生靈”,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我和我的朋友分享會”。在這里,“朋友”指的是大自然的各種生物,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分享會上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嘗試用文學語言表達自己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再如學習三年級下冊“寓言”單元時,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真實情境:召開“小故事大道理讀書分享會”。閱讀古今中外寓言,學習其中蘊含的智慧,口頭或書面分享自己獲得的啟示,從而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從學生角度來看,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日常生活、成長經(jīng)歷來創(chuàng)設情境,還可以挖掘學校資源、社會資源來創(chuàng)設情境。如“大自然的秘密”單元,我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境:
情境教學具有獨特的“魅力”,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學生處于更加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中,就會積極參與活動,使思維得到發(fā)展,能力得以提升,保證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同時,這對學生完善人格的形成也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五)整合資源,制訂進階型語文實踐活動
圍繞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lián)的語文實踐活動。
第一層次的活動設計:圍繞“探尋奇妙的大自然”這一主題,可以設計這樣的三個大的實踐活動:
這三個實踐活動是符合語文學習規(guī)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的。在“了解奇妙的大自然”這一活動中,學生通過課堂上老師播放的小視頻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fā)探究的欲望,以此為起點,引導學生通過課文逐步走近大自然,為活動最后“記錄奇妙的大自然”做鋪墊。在“走近奇妙的大自然”這一活動中,教師根據(jù)課文內容確定每一課的學習主題,逐步落實語文要素。到“記錄奇妙的大自然”這一活動時,學生已經(jīng)通過課文內容的學習掌握了單元語文要素,學會了圖文并茂地記錄自然。這一活動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從課堂走向生活,從粗淺的感知走向深入的了解。它還勾連了本單元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的內容,將聽、說、讀、寫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學習序列。
第二層次的活動任務設計,圍繞小的學習主題,基于本課的語文要素設計活動。這些活動層層深入,逐步落實本課的語文要素。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圍繞本課的學習小主題“動物成長記”設計了三個活動,這些活動緊緊圍繞“借助圖片,了解課文內容”這一語文要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落實。
參考文獻:
[1]程永超.“語文學習任務群”視域下教學轉型的實踐審視[J].語文建設,2022(1).
[2]楊九俊.學習任務群:語文學習的創(chuàng)新樣態(tài)[N].中國教育報,2022-06-10.
[3]李衛(wèi)東.檢視大概念、主題、學習任務群與學習項目:基于知識觀的視角[J].課程·教材·教法,2021,41(6).
[4]崔允漷.如何開展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大單元設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
[5]文曉紅.學習任務群統(tǒng)領下的項目學習[J].讀與寫·教育教學版,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