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周曄寫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我們看到了魯迅“為別人之所想,急別人之所急”的孺子牛精神。下面請同學(xué)們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講述自己眼中的魯迅。
凱迪:我是作者周曄。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和我談起《水滸傳》里的故事和人物。我只是囫圇吞棗地看了一遍,書中好漢的個性、復(fù)雜的內(nèi)容,全弄不清楚。伯父問我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亂說一氣。伯父笑著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辈恼f的話表面是自夸,實際上是用幽默的方式批評我讀書不認(rèn)真。
那天臨走時,伯文送我兩本書,表達(dá)對我的關(guān)心和叮囑。可見伯父關(guān)心、教育我是很講究方法的。
明宇:我是黃包車車夫。一個北風(fēng)呼嘯的黃昏,我赤腳趕路,沒留心,玻璃片插進腳底,疼得厲害,回不了家。就在我無助的時候,兩位先生不顧寒風(fēng)刺骨,沒有嫌棄我臟,一個蹲著,一個跪著,給我清洗傷口,包扎好,還掏出錢給我,叫我休養(yǎng)幾天,把剩下的藥和繃帶也給了我。我當(dāng)時感激得都想給他們跪下。在這亂世,很多人只顧自己,誰還愿意多管別人。后來我才知道幫助我的人竟然是魯迅先生和他的弟弟。
涵宇:我是魯迅家的女傭阿三。我因丈夫失業(yè),愁得眼睛看不清東西。主人常常勸我多休息,不讓我干重活??伤讨⊥磮猿謱懽?,和當(dāng)時的黑暗勢力作斗爭。他就是這樣時時為國家,為民族,為別人想得多,卻為自己想得少。
岳老師:同學(xué)們感同身受地走進文本,體會到魯迅“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品質(zhì),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