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開,這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首次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
北京古都學會影像專委會副主任閆樹軍、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科研處副處長丁潔在10月13日的《人民政協報》上撰文,通過研究當時會議留存下來的檔案、文獻、手跡、影像,還原66年前的這場大會細節(jié)。
開幕詞經典名句出自誰的手筆?
1956年9月15日下午2時整,中共中央領導人步入會場,全場掌聲雷動。毛澤東的開幕詞不長,總共3099字。一篇簡短的開幕詞,被 34次熱烈的掌聲所打斷。其中有5次是長時間的熱烈的鼓掌。開幕詞中的很多“華彩段落”,被稱作“毛澤東格言”,曾經被人們反復引用。如:即使我們的工作得到了極其偉大的成績,也沒有任何值得驕傲自大的理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與會代表們都認為這肯定是毛澤東親自動手寫的。然而,在會議間隙,一些代表在休息室見到毛主席,稱贊開幕詞寫得極精彩時,毛澤東對大家說:“這個開幕詞,不是我寫的,是個年輕秀才寫的,這位秀才,叫田家英!”
代表們非常詫異。的確,毛澤東曾起草過兩個版本的開幕詞,但都因為事務繁忙,都沒寫完。眼看大會召開的時間越來越近,只好由他人代筆。最初,毛澤東讓陳伯達寫了一稿。但陳伯達把講話稿扯得太遠,把話說得太大,套話也多,毛澤東不滿意。
“有個稿子帶在口袋里,心里踏實些?!泵珴蓶|把秘書田家英叫來,讓他趕寫一個“短一些”的講話稿。
34歲的田家英心領神會毛澤東“要簡短精煉,要有力”的要求,僅一個通宵就趕寫完初稿。毛澤東閱后,非常滿意。
我們在檔案館的展陳中,看到毛澤東在田家英寫的開幕詞上加寫了一段關于“蘇共二十大”的評論。在文章的最后還加寫了一段對各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的話。文脈貫通、神采飛揚、氣勢恢宏的中共八大開幕詞,成為中共黨史上永遠的名篇佳作。
報告批件上怎么有“算術題”?
八大政治報告由劉少奇主抓。為了寫好政治報告,從1955年12月7日開始,到1956年3月上旬,劉少奇連續(xù)聽了30多個部門的匯報,充分而廣泛地了解許多實際情況。8月22日時,劉少奇提交給中共七屆七中全會討論修改的政治報告文稿篇幅很長,有9萬多字。毛澤東指示,政治報告要縮減到3萬字左右。
怎樣凝練呢?《五十年的回望》一書中有《秘書眼中八大前后的劉少奇》一文。文中記載:“少奇同志對《政治報告》的起草和修改特別認真仔細,一直到離開會時間很近了,他還在逐段逐句逐字地斟酌推敲,甚至對每一個標點符號,他都要反復琢磨?!?/p>
這份政治報告的起草歷經一年多時間,修改稿有80多個,大的改動就有5次。我們在一份珍貴的檔案中看到,8月29日,劉少奇把修改過的部分內容請毛澤東審閱。毛澤東看了修改稿后,特意做了“算術題”,認真地計算了一下字數后,寫下批示:“這一部分改得很好,字數不多,清爽好看。”
毛澤東在談及政治報告起草時,有一幽默的說法:“第一次推翻你的,第二次推翻他的,推翻過來又推翻過去,這也說明我們是有民主。不管什么人寫的文件,你的道理對,就寫你的,完全是講道理,不講什么人,對事不對人?!?/p>
會議來了哪些“洋代表”
中共八大還特別邀請了59個國家的共產黨、工人黨、勞動黨和人民革命黨的代表列席大會。
這些“洋代表”中,有由蘇共的領導人之一米高揚擔任團長的蘇聯共產黨代表團,有英國共產黨總書記波利特、西班牙共產黨總書記伊巴露麗率領的代表團。
毛澤東非常重視這些“洋代表”,他親自會見、接見了一批列席大會的兄弟黨代表團,同他們進行了坦誠友好的交談。
中共八大邀請外國政黨參會,是與當時的時勢緊密相關的。在召開中共八大前后,中國正處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封鎖包圍之中。為打破這種包圍、封鎖,中國共產黨增強黨際交往,盡可能地同與中國共產黨友好的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執(zhí)政黨和一些國家的進步政黨建立和保持聯系。
中共八大是新中國成立之后,首次并至今唯一一次邀請外國政黨代表團參加的黨代會。
(摘自《人民政協報》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