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燁陽
“開鍋嘍!”
隨著我的吆喝聲,奶奶把大蒸籠的蓋子掀了起來,白色的蒸汽翻騰而起。隨著白霧退去,一群白白胖胖的小兔、小豬、小狗露出臉來。這就是我和奶奶的杰作——小動物造型的豆沙包。
每到過年,奶奶都會蒸上一鍋小動物豆沙包。我覺得十分有趣,這次也要向奶奶學習。奶奶笑著說:“這可是個手藝活兒啊,你能行嗎?”我信心滿滿地說:“這還能有物理化學難啊?”奶奶先給我做示范,她一手拿著面皮,另一只手挖一勺豆沙餡兒放在面皮上,再用兩只手一點點把面皮收口,等把豆沙餡兒完全包裹好之后揉成團兒,又輕輕地把面團捏成上窄下寬的梨形,然后用剪子在“梨”尾處剪出兩條面刺兒當耳朵,再用紅豆做眼睛,黑豆做鼻子,一個漂亮的兔子豆沙包就完成了。我問奶奶:“如果剪出許多個小刺兒,那就成刺猬了吧?”奶奶贊許地點點頭。
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開始動手了,先拿過一張面皮放在手上,奶奶幫我放了一勺豆沙餡兒,我試圖將它包好揉成團兒,可是兩邊卻怎么也捏不上。難道是我用力太輕了?我一咬牙,一用力,“噗”的一聲,紅色的豆沙擠了出來,弄得到處都是。奶奶一看,忍不住笑了起來:“哎呀,你的面皮之間放了太多的面粉,所以才捏不住?!蔽也唤猓骸翱墒俏铱茨棠棠灿妹娣哿??!薄肮?,我那是怕面皮黏?!?/p>
我恍然大悟,生活中真是處處都是學問。接下來我很順利地捏好了面團。奶奶笑著說:“進步很快,你再給它剪兩個耳朵吧!”我接過剪刀就剪。哎呀!一下就把“兔子”的肚皮豁開了一個口子?!肮蹦棠绦Φ煤喜粩n嘴。我一邊跟著傻笑一邊想:為什么剪刀在奶奶手里那么靈活聽話,到我手里就不聽指揮了呢?奶奶看出我的心思,鼓勵我說:“多練幾次,自然就好了?!惫唬瑳]過幾次,我也能剪出大小勻稱的“兔耳朵”了。
在餐桌上,我津津有味地吃著可愛的兔子豆沙包,回味著剛才做豆沙包的經(jīng)過,自言自語道:“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什么有意思?”奶奶問。
“自己動手做豆沙包有意思!”我美滋滋地說。
教師點評
一次普通的經(jīng)歷——和奶奶做小動物造型的豆沙包,讓小作者寫得這么生動有趣且有感悟。主要在于小作者有真實的生活體驗,勤動手、善思考,帶著感情和興趣去做一些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積攢下豐富的素材,寫作文時自然就“有米下鍋”。同時,倒敘的手法、先聲奪人的開頭、一語雙關(guān)的結(jié)尾,都為作文增色不少。
(指導教師:閆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