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對于很多“吃貨”來說是最幸福的季節(jié):啤酒、毛豆、小龍蝦,西瓜、冷飲、冰激凌……于是很多人開始“放肆”吃。但有專家提醒,天氣再熱也不能這么吃,輕則生病,重則沒命!夏季標配竟是“定時炸彈”?
擼串,再配上毛豆、啤酒,眼下是很多人的標配。不過,據(jù)媒體報道,南京市第一醫(yī)院風濕免疫科接診了一位老人,老人的手指、手肘以及腳趾關節(jié)上都有嚴重的凸起變形,不但平時會疼,還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行走。接診的醫(yī)生介紹,老人平時特別喜歡喝酒配毛豆,長此以往,導致他體內(nèi)的尿酸非常高,手指頭、趾關節(jié)被痛風石侵蝕,骨頭都變形了,最后只能手術切除。
醫(yī)生介紹,原來毛豆是含尿酸和嘌呤相對較高的蔬菜,過多食用容易引發(fā)痛風,如果同時喝酒,情況就更糟了。毛豆+啤酒這個搭配簡直就是“定時炸彈”。
炎炎夏日,喝上一碗甘甜的綠豆湯后,使人頓覺神清氣爽、暑氣全消。這是因為綠豆中含有大量的賴氨酸、蘇氨酸以及鈣、鐵、磷等,可以補充新陳代謝中消耗的營養(yǎng)。但是,有些人不了解自己的體質(zhì)狀況,甚至把綠豆湯當水喝。
綠豆不單是食物,也是一味中藥。一些四肢冰涼乏力、腰腿冷痛、腹瀉便稀的人群,喝綠豆湯反而會加重癥狀,甚至引發(fā)其他疾病。
冰飲料、冰激凌等的溫度一般要比胃內(nèi)溫度低20℃~30℃,大量冷飲進入體內(nèi),容易刺激胃腸道,引起血管收縮、黏膜缺血,從而減弱胃腸消化功能,出現(xiàn)痙攣性疼痛,甚至導致腹痛、腹瀉。
而對于老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喝冰水、冰飲料除了會導致胃部不適,還可能引起腦血管的痙攣,從而引發(fā)心絞痛等,因此,有心血管問題的老人一定不能喝冰水、放肆地吃冷飲。
人的胃腸溫度一般在36℃左右,而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食物只有2℃~8℃,腸胃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后,血管驟然收縮變細,血流量減少,胃腸道消化液也停止分泌,導致生理功能失調(diào)。長此以往會導致消化紊亂,營養(yǎng)吸收能力減弱。
因此,從冰箱里取出來的食物不要急著吃,應在常溫下放一會兒再吃,摸著不冰手了即可。
經(jīng)常會有人問,夏天涼菜可以過夜嗎?涼菜放一晚上還能吃嗎?
臨床上因為夏天食用隔夜菜導致的問題并不少見,輕者出現(xiàn)腹痛、腹瀉、嘔吐等情況,重則導致食物中毒等問題。夏季溫度高,涼拌菜隔夜之后很容易滋生細菌,人吃了會對腸胃造成損害。即便是放入冰箱保存的涼菜也會感染其他細菌,所以涼菜放一晚上就不要再吃了。
摘自《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