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媽媽
有的孩子心里擁有一片大海,可以容納得下很多朋友,也對每位朋友都付出真心。而有的孩子,內(nèi)心是一條涓涓小溪,他們遇到“大?!辈⒈黄淙菁{,發(fā)現(xiàn)還有別的小溪存在時也會有一些失落。
小晗是兒子在學(xué)校最要好的朋友,老師說他倆每天都膩在一起,好像有說不完的話,連上廁所都要一起去。如果哪天小晗請假沒來,兒子這一天都打不起精神。
但我最近發(fā)現(xiàn),兒子回家提小晗的次數(shù)明顯少了許多。原來,這次班上調(diào)座位,他跟小晗離得很遠(yuǎn),小晗下課忙著跟新朋友談笑風(fēng)生,把他這個“老相好”晾在一邊。
兒子說話時眼神哀怨,就跟甄嬛知道自己是純元皇后的替身后一模一樣。本以為是一段你情我愿的友情,原來只是他自己全心投入的“錯付”,我把你當(dāng)最要好的朋友,你卻只把我當(dāng)成人生的十分之一……“媽媽,你說他是不是‘海王啊?”我差點兒笑噴,不過,看到兒子委屈的眼神,還是決定好好開導(dǎo)開導(dǎo)他。
朋友是“海王”,本就很平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交朋友跟談戀愛很像。我把你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然希望能換取你同樣的在意。所以這種對等關(guān)系一旦失衡,孩子的心里肯定會有落差,這時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
小孩子在意朋友的表現(xiàn)經(jīng)常“很霸道”,不想讓朋友跟別人一起玩,這也是人在社交關(guān)系中很正常的排他性。所以我們一定要理解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嘲笑、忽視,這樣才能幫孩子客觀地看待友誼并慢慢接受事實。
兒子的好朋友小晗在班上人緣超級好,只要一搞選舉或投票,他輕輕松松就能超過半數(shù)。不但兒子喜歡小晗,我也非常喜歡小晗。有個周末,我?guī)麄z去游樂場玩,兒子滿腦子想的都是什么項目好玩或者怎樣在最短的時間里刷到更多項目,小晗卻總是問我:“阿姨,你累不累?” “阿姨休息一會兒吧?”有的項目需要排隊且一人僅限一次,他會跟兒子一起排隊,然后把機會讓給兒子。
這樣會考慮別人感受的孩子誰不喜歡呢?可見他之所以能被兒子埋怨為友誼世界的小“海王”,也是他有“?!钡馁Y本。班上那么多孩子,兒子之所以跟小晗成為好朋友,不就是因為他身上有吸引兒子的優(yōu)點嗎?
“海而不渣”,絕不是壞。在成年人婚戀關(guān)系里,“海王”是一個貶義詞,因為他們傷害別人只為自己。但小孩子多交幾個朋友可能只是想上廁所的時候有人陪、抄筆記的時候有人借、吃東西的時候有人分享,或者只是為了顯示自己很“獨特”,這些都是在可接受范圍內(nèi)的“?!薄?/p>
其實,任何一段友誼都是階段性的,從幼兒園到小學(xué),再到中學(xué)、大學(xué),孩子總要面對別離。也許一旦分開,就很難再有交集,所以教孩子學(xué)會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每一段友誼就非常有意義。與其在乎朋友是不是“海王”,不如教會孩子去發(fā)現(xiàn)朋友珍貴的優(yōu)點,去享受這段友誼所帶來的美好,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