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瀟涵
順境為成功者鋪設(shè)軌道,逆境為杰出者打造天梯
在金曉宇六歲那年,一個孩子用玩具手槍射出一根針,一下子打到了金曉宇的左眼上,他的左眼失明了。但長大后的金曉宇憑借頑強的毅力,考上了杭州一所重點高中,前途一片大好??墒怯幸惶?,他對父母說他不想上學了,怎么勸也沒用。父母雖然感到無比詫異,可又無計可施。就這樣,金曉宇輟學了。
可事情并沒有結(jié)束。金曉宇變得沉默寡言起來,常常在床上一坐就是一天。有一天,“轟隆”一聲巨響,金曉宇把冰箱推倒了。這是他第一次出現(xiàn)暴力行為。隨后,金曉宇的脾氣變得越加乖戾,砸家里的電視機、洗衣機、冰箱、桌子、書架、門窗……視線所及,無一幸免。母親絕望地喊道:“他是瘋了嗎?”
很長時間,金曉宇的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兒子得了病。母親的這聲吶喊,提醒了金曉宇的父親。金父意識到兒子的表現(xiàn)明顯不是性格問題了。于是,他帶著兒子接連去了幾家醫(yī)院,都被診斷為躁狂抑郁癥,病人會抑郁和躁狂交替發(fā)作。金曉宇厭學、情緒低落、晚上不睡覺,甚至有自殺行為,屬于抑郁范疇;而無端狂躁不安、打砸東西,屬于躁狂范疇。精神科專家說,此病可怕之處在于不知何時會發(fā)病,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時送醫(yī)。
正所謂病在兒身,疼在父母心。為了挽救金曉宇不幸的命運,金父開始自學精神疾病知識。當他看到美國一名精神病醫(yī)師撰寫的《躁狂抑郁多才俊》一書時,眼前頓時一亮。書中分析道:一是通常這類病人一兩次自殺未遂后,很少再有自殺念頭,他們會比之前更加珍惜生命;二是這類病人會在精神領(lǐng)域不同凡響,甚至表現(xiàn)出天才性的創(chuàng)造力。書中列舉了25位患有此病的歷史名人,比如貝多芬、凡·高、牛頓、海明威……都是所在領(lǐng)域的杰出人才??吹竭@些后,金父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不敢奢求兒子能成為天才,他能夠好好活著就行了。
而此時,金曉宇也像迎來了轉(zhuǎn)機一樣,他對語言產(chǎn)生了興趣。他報考了浙江大學英語系的自考專業(yè),而后發(fā)奮苦讀,用了兩年時間就拿到了畢業(yè)文憑。隨后,他要求父母給他買書——英語、日語、古文、圍棋、音樂、繪畫、地理等,各種書籍累計兩百多本。當時是金家最困難的時期,可是父母仍然咬牙支持他自學。
1993年,金父花了一萬多元錢給金曉宇買了一臺電腦。那天,久未露出笑容的金曉宇高興地說:“爸爸,謝謝你!”之后,雖然金曉宇發(fā)病時還會打砸東西,但他堅決不會觸碰兩樣東西:一個是父親給他買的電腦;一個是母親為了節(jié)省親自給全家人做四季衣服用的縫紉機。并且,他用電腦從來不是打游戲,而主要是做兩件事:自學外語和看原聲電影。他用了六年時間自學了德語、日語,鞏固了英語??丛曂庹Z電影時,他先看帶中文字幕的,看懂后,做一個紙條擋住字幕再看,直到完全能聽懂為止。自從學習外語以后,金曉宇有了兩大改變:第一,金曉宇不再自殺;第二,他的語言能力逐漸增強。他的語言訓練,儼然是他的自我康復訓練,不僅大大降低了他的發(fā)病頻次與破壞力,還訓練了他越來越強的外語翻譯能力。
2010年,金母前往南京大學參加50周年同學會。當一位同學聽說金曉宇因生病在家待業(yè)時,問金曉宇是否可以在家做翻譯,金母表示可以試試。很快,南京大學出版社寄來了美國女作家安德烈婭的八篇短篇小說,讓金曉宇嘗試著翻一篇。他以最快的速度翻譯了其中的《船熱》。交稿時他跟出版社說,如果審核通過,剩下的也請交給他翻譯。
父母雖然知道兒子這些年都在很刻苦地學習外語,可從來沒見他實戰(zhàn)過,心里沒底。于是金父問:“你翻譯的這是文學啊,等于是再創(chuàng)作,一篇還不知道行不行,一整本書你能翻譯好嗎?”金曉宇自信地道:“爸,你放心,我翻譯的不比別人差。這些年我出門都是到浙江圖書館,我不是去玩。你到浙圖查下借閱登記卡,我借過的每本書,都有金曉宇的名字?!薄澳悄憧催^幾本小說?”金父問?!拔铱赐炅藞D書館里所有的外語小說?!苯饡杂钫f。
事實證明,金父的擔心是多余的。因為書稿寄到南大出版社后,編輯部沸騰了。多名編輯爭搶著當責編,因為金曉宇的譯稿居然沒有一處錯字、錯句、錯譯。一位翻譯新星就這樣橫空出世。南京大學出版社迅速與金曉宇建立合作關(guān)系,并陸續(xù)給他翻譯任務(wù)。從此,金曉宇開始了他的翻譯人生。
十余年間,金曉宇以每年兩本書的速度出稿,一共翻譯出了22本書,近七百萬字,每本書都好評如潮。這短暫又高產(chǎn)的翻譯生涯,是金家最難得的幸福歲月??墒切腋km然來得突然,卻沒有持久,金母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癥,接著,開始臥床不起。
金曉宇看著給了自己生命,又給了自己重生機會的母親病倒了,他無比難過。每次出版社寄來樣書,他都第一時間拿到床前讀給母親聽。后來,金母開始不會說話、不認得家人了,但他的朗讀從未停止。
金曉宇是名副其實的孝子。在母親養(yǎng)病期間,他不僅從未對母親發(fā)過脾氣,還無微不至地照顧她。白天他出去買菜,買母親喜歡吃的蝦。飯后洗碗,打掃家務(wù),再給母親洗臉擦拭,從未表現(xiàn)出一次不耐心,從來都是仔細地一件件做完。每天,他都抱著母親喊著“老媽啊,老媽啊”,他始終記得母親的恩情。
與此同時,更多的出版社慕名而來。金曉宇翻譯的書也一本比一本厚。第22本是德文書,早在2016年,他就接到了出版社的約稿,翻譯德國思想家本雅明的《書信集》。拿到書稿后,金曉宇通宵達旦地查閱資料,只用一年時間就交出了53萬字的譯稿。
金曉宇和父親現(xiàn)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盼著這本書能盡快出版,因為金曉宇要拿著它讀給另一個世界的母親聽。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