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游
在珞珈山刺眼的陽光下,點開研究生統(tǒng)考的錄取通知,不由得想起四年前那個春天。“即使深陷溝壑,也要仰望星空”,這是我高三時一篇考場作文的標題,文中風云人物皆以在沉淪中重新崛起為特質,800余字的短小篇幅,不僅告訴閱卷老師,更是在告誡我自己。在長夜至黑之時,頭頂?shù)男强站褪亲詈玫募?,邁著沉重的步子在幽谷與泥濘中前行,終有一天,我要跨越那座叫高考的山。
整個高中,雖然很苦,但也算過得有滋有味。我的文科成績不錯,唯有數(shù)學令人頭疼。我喜歡透過電視、電腦和手機來認識外面的世界,屏幕里的精彩生活曾一度令我著迷,成為我枯燥生活中的一絲明媚的點綴,我逐漸沉醉于電子產(chǎn)品里的新奇世界。
然而這份快樂沒能維持多久,高三第一個學期伊始,我就被數(shù)學一輪復習的沉重高壓打了個措手不及,圓錐曲線和導數(shù)糾纏不清的結合如同一團亂麻,成了我一時無法解開的心結,于是我與舍友相約每天凌晨四點半起床刷題,誓以笨鳥先飛、久久為功之勢翻越數(shù)學這座高山。
只可惜,現(xiàn)實何其殘酷,通向成功大門的往往不是康莊大道,而是搖擺狹窄的懸索橋。我留下了一沓又一沓試題、一張又一張學案和一個又一個精疲力竭又輾轉難眠的夜晚,卻仍沒有徹底地拿下高山上最后一個固若金湯的堡壘。以犧牲睡眠時間為代價的復習方案終究不是長久之策,曾經(jīng)活躍的思維在透支精力的鏖戰(zhàn)中慢慢變得遲鈍,四點半起床的生活只堅持了半個學期便難以維系,最終不得不選擇放棄。
對數(shù)學的復習激情漸退,我又故態(tài)復萌地度過了半個學期。直至一??荚嚦煽?nèi)缫慌枥渌疂娤拢屛以俅位謴颓逍?。廣東省一??荚囋蝗朔Q作高考最準的前測,從未掉出全市前百的我因數(shù)學的重大失誤滑落到了百余名開外,懷疑和苦悶在公布分數(shù)那晚隨伶仃洋的潮水一道涌來。是繼續(xù)心灰意冷,還是重新?lián)肀M??這不是一個值得猶豫的二選一,卻是難以邁出的啟動步。所有人都清楚高考是一場一局定勝負的比賽,但難免沉浸于考前的戰(zhàn)績,我此刻要做的便是克服行動上的惰性,逼迫自己長遠布局。
我開始有計劃地針對我的數(shù)學弱項進行復習,與很多數(shù)學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一樣,我只能依靠大量背題來提升做題速度、形成解題慣性、摸索答題套路,這樣的方法雖然有點笨,但還算有用。接下來就是不斷積累錯題,建錯題本,分析易錯點,查漏補缺,反復練習。
高三的日子過得飛快,回憶過往,仿佛只在眨眼之間,但那時那地的苦楚與辛酸,卻早已隨著“高考”二字深深地烙印心間。2017年的夏天我告別了幾乎所有給我?guī)砜鞓返碾娮赢a(chǎn)品,壓抑著想要娛樂的本性,以學習為天職,像蝸牛一樣慢慢向前走去。
哪有什么玻璃晴朗,夜燈輝煌?從炙熱的炎夏走向狼狽的深秋,秋高氣爽在這個南方的城市里只喘息兩三天,便為刺骨朔風拉開盛大序幕;丟盔棄甲熬過不落雪的深冬,看見百日倒計時鎮(zhèn)壓著昏昏欲睡的薄暮春光,風從操場越過圍欄吹向我看不見的地方。最后的最后,春去暑又往,那一年的初夏鮮有旖旎晚霞,所幸我拼盡了全力不留一絲遺憾。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苯K有一天,你們也會像我一樣翻越那座山,登臨山巔,身后千磨萬擊不過滄海一粟;終有一天,你們也會像我一樣回望那座山,駐足遠眺,路上辛酸苦楚也是人生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