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洺萩?自由作家、茶文化跨文化交流推廣傳播講師、企業(yè)文化品牌顧問。茶領域研修者二十余年,?荷蘭solidaridad?可持續(xù)發(fā)展公益機構茶項目專家,上海陶瓷藝術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
舒予有間不大的工作室,位于梧桐區(qū)一所老房子的一樓。一到夏天,滿條街都是梧桐樹的綠蔭,有種鬧中取靜的安寧感。
一周的工作日里,舒予要去工作室兩三次,每次到了下午一點半,舒予會去工作室旁的一間小小咖啡館坐會兒。天氣晴朗的時候,陽光透過街道上的梧桐樹,斑駁的樹影打在靠窗邊的墻上,?舒予的眼睛便望著那堵墻,看那隨風在墻上舞動著的梧桐樹葉的影子,有時望著望著出了神,周邊的一切都化作了虛無??Х鹊甑睦习迨菍π》蚱?,給人的印象就是安安靜靜、甜甜蜜蜜的,先生做咖啡,拉花拉的很好,經常會有不同的創(chuàng)意,每次也會給像姐姐般感覺的老客人舒予一些驚喜。
今天,舒予又如常來到了咖啡館,?夏至剛過,天氣有點燥熱了。老板今天給舒予做的拉花是一片梧桐樹葉,旁邊竟然還畫了一只小小的蟬?!笆嬗杞?,?我想畫個蟬可真是不容易,這個算勉強能看,今天是你生日,免單了,送你的生日禮物?!?/p>
舒予笑了,和這對小夫妻已熟識,?真的像家里人的感覺,有時自己尋得些好茶或者做了些綠豆糕之類的小茶點,?也會帶過去給他們嘗嘗,彼此之間的交往既親切又輕松。
舒予接過咖啡,和平時一樣對著那堵墻又開始進入影子世界。只是今天,?她的耳朵卻安靜不下來,因為被鄰桌兩個小姑娘的對話吸引了過去?!拔彝扑]你看的熱播電視劇,講宋朝故事的《夢華錄》你看了沒?女主趙盼兒開了家茶館,有那么多精致的茶器,還會點茶。咱倆不是在探討到底開咖啡館還是茶館,我覺得這電視劇里的故事還真的給我很多啟發(fā)呢!”“看了看了,這點茶就像咖啡拉花。我之前去學茶藝還接觸過,不過打泡要打得完美可真不容易,需要太多條件了。況且現(xiàn)在又不是宋朝,茶葉都不一樣了。如果講開店經營,確實得好好籌劃。不過,這部片子的主題我看出的是女子自立,如果宋代女子真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這一點倒是和我們現(xiàn)代人觀點一樣嘛!玩來玩去,估計也就是玩了個輪回。”
舒予是那種幾乎不開電視機,也很少看流行電視劇的人,不過最近幾年,?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尤其是古裝劇里,?總會有些和茶有關的主題。舒予只要一聽到或者一看到和茶有關的內容,身體和意識都會習慣性地被吸引,思緒就會穿越到茶的世界,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這幾年,舒予忽然有種感受,所謂的“專家”身份都是現(xiàn)實世界他人所稱,和自己沒啥關系。她只對生命探索興趣盎然,如同她當年對這片葉子那般,茶只是眾多物質媒介之一,她隱約感覺到有股力量在推動著她,在意識深處。
斗色,茶湯的顏色要越白越好,因為徽宗說“以純白為上真,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斗浮,即水痕,水痕出現(xiàn)得越晚越好,代表茶沫豐富,然后可以在茶沫上作畫。
舒予看了幾集《夢華錄》,好久沒看這類電視劇,美女帥哥看得挺開心。
很多年前,舒予研究唐宋茶文化的歷史,看到“點茶三昧”后,覺得好奇。蘇東坡的詩《送南屏謙師》有句:?“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公元1089?年,蘇東坡第二次在杭州任知州期間,到西湖北山葛嶺壽星寺小敘,住在南山凈慈寺的南屏謙師聞訊便來拜會,并親自為蘇東坡點茶。蘇東坡喝罷,于是寫出此詩。過了幾年,南屏謙師再次為蘇東坡點茶,蘇公又寫出一首《又贈老謙》:“瀉湯舊得茶三昧,?覓句近窺詩一斑……”兩首詩中都寫了“點茶三昧”,此后“三昧手”便成了沏茶高手的代名詞了。
“?三昧”?一詞,?來源于梵語“samadhi”,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可以是集中專注的能力,也可以理解是使禪定者進入更高境界以至于改變生命狀態(tài)。
所以,宋代點茶可以理解為假借于茶,通過點茶所呈現(xiàn)出的相而展現(xiàn)出點茶者的“境界”,而宋代點茶、斗茶的核心,基本方法是通過“斗色斗浮”來品鑒。斗色,茶湯的顏色要越白越好,?因為徽宗說“以純白為上真,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斗浮,?即水痕,水痕出現(xiàn)得越晚越好,代表茶沫豐富,然后可以在茶沫上作畫。
玩點茶比較適合有時間、有心境的人,就像《夢華錄》里所描寫的,京城的人做生意忙得很,來到茶館要求喝杯散茶就可以了,只有文人墨客過來聽聽曲子、吃吃果子、對對詩詞、喝喝點茶。所以,散茶的出現(xiàn)也是隨著人們的需求而產生,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喝茶方式的極致體現(xiàn)也就是在宋代了。近幾年宋風又重新刮起來了,舒予有個設計師朋友,在錢塘做的設計都和宋有關。走進他的空間,看到那些瓷器和家具,有一些化著宋朝妝容的年輕姑娘們穿著宋代的服飾游走其間,拍照打卡,舒予才仿佛真的有種穿越到宋代的感覺了。
這些顯化出來的形式成了都市人娛樂的一種方式,很多人喜歡這風那風,?都是歷史之風。歷史之風里除了作為娛樂,精神意識屬性里不變的是什么呢??這是多年前舒予在玩點茶,練習到手臂酸麻時一直問自己的問題,不管點成什么樣,在這個過程中忘情的專注乃至出神是舒予極其享受的一種狀態(tài)。
和宋代相比,茶葉品種不一樣,制茶方式不一樣,水不一樣,沏茶方式也不一樣。關于點茶的技藝,不用擔心,?一定會有人傳承下去的。只是看了電視劇后,舒予再想重操舊業(yè)玩一玩,她用破壁機粉碎今年的安吉白茶,然后用篩子篩出更細的茶末,倒入一個日本帶回來喝抹茶的大碗,用打泡器去打泡,然后再用竹筅做后期處理。這些工具宋代肯定沒有,她一邊玩著一邊笑,專注到了出神。很快,水分子結構重新排列組合,茶湯安靜下來,白色泡沫出來了。
舒予給自己點了一杯茶。別誤會,?可不是去茶館點了紅茶或者綠茶,而是念頭里穿越到了宋代,或者真有個“自己”,然后給自己點了杯茶。
宋代沿襲了和唐代一樣的團餅茶碾碎而成的末茶,但從“煮飲法”(茶葉投入水中煮)?變成了“?點飲法”(?沖泡茶末)。
大觀年間,宋徽宗趙佶所寫的《大觀茶論》里詳細描述末茶點飲,可見是宋代占據了主導地位的飲茶方法。點茶有箸點法(筷子)、匙點法(湯匙)、筅點法(竹筅)。宋徽宗所寫的“七湯點茶法”,就是用茶筅點茶,注水七次,從此規(guī)范了點茶流程。
一湯?量茶受湯,?調如融膠。釋義:放茶末,用一點水調成膏狀,感覺有黏性。
二湯?擊拂既力,?珠肌磊落。釋義:擊拂動作快,有力,?大泡、小泡出來了。
三湯?漸貴輕勻,?粟文蟹眼。釋義:速度慢慢減弱,力氣小點,茶面上擊拂均勻,出現(xiàn)很細的條紋和蟹眼睛一樣的小泡。
四湯?稍寬勿速,?輕云漸生。釋義:擊拂茶面面積增加,?速度要慢下來,看茶面慢慢變白。
五湯?乃可稍縱,?茶色盡矣。釋義:隨意擊拂,茶面都是白色。
六湯?乳點勃然,?緩繞拂動。釋義:拿出茶筅時,會帶出白色的茶泡,可以用茶筅回旋轉圈。
七湯?乳霧洶涌,?溢盞而起。釋義:白色泡沫很豐富,感覺要溢出杯沿了(像啤酒泡沫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