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上鈞
首都北京是我的第二家鄉(xiāng)。提起它,再美好的贊譽之詞也難以概括它的榮耀與輝煌。而我,最愛北京的山。山與這座城市,演繹出一個個綿延千年的故事。我,存在其中,就如魚兒在水中。北京的山浸潤著我的記憶。
自我記事時起,我就是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父親是贛南山城長大的客家人,對山有天生的親近感,不自覺地依戀著北京的大山。我呢,或許是受了這份基因的影響,不知爬過多少次西山。踏青是它,登高也是它,一年四季都會不計其數(shù)地過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姐姐、同窗好友……我們的休閑時光都和西山牽連在一起。在西山上,我認識了油松、柏樹、元寶楓等植物。一陣風吹過,陣陣松濤,令人心曠神怡。時不時,一顆飽滿的松果隨風搖曳,恰好砸在頭上,引得游人哈哈大笑。
進入清華附中,第一天老師帶領大家學唱校歌,第一句就是“西山腳下,圓明園旁……”西山,真正成了我成長路上關系最為密切的伙伴,它已經(jīng)牢牢根植于我心中了。我開始查閱資料,請教老師,了解關于西山的更多資料。西山,乃北京西部群山的總稱,太行山的一支余脈,是古代京城的西部屏障。我最喜歡在日落時分,佇立在清華附中的高處,遙望西山,然后心里涌起一股難以言說的茫然。
西山的人文和風景,讓我日益感受到來自大山的崇高和厚重。北京三面環(huán)山,越是靠近大山,越是能感覺到非同尋常的古都的氣息;越是了解大山,越是能感悟到古都精神和靈魂的共存。已屹立千百年的西山,會向你提供歷史殘片,讓你轉(zhuǎn)眼就從現(xiàn)代跳躍到悠遠的從前……
長城多建于崇山峻嶺之上。在八達嶺長城極目遠眺,只見群山逶迤,長城猶如巨龍飛舞,貼著大山從容延伸。奇絕的長城,如果沒有大山的恣肆和天然,還能有頂天立地、震撼人心的美感嗎?
站在北京景山之巔,憑欄遠望,燦爛的陽光下,一條莊嚴肅穆而又不失滄桑優(yōu)雅的城市中軸線,在藍天下繪制出動人心魄的絢麗畫卷,正陽門、天安門、端門、午門、鐘鼓樓、鳥巢……景山,無疑是凝聚了一座三千年偉大城市的焦點,靜默地觀照著世間的滄桑榮辱。
去年寒假,我去參觀周口店遺址,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我驀然閃過一個念頭,正是京郊周口店深山里的點點星火點燃了整個華夏的歷史,孕育了中華文明。
今年春節(jié),激動人心的莫過于觀看北京冬季奧運會。除了扣人心弦的精彩比賽,還有以群山為主體的生態(tài)美,既顯示出千年古都的氣定神閑,又向世人展示了從未有過的亮麗風采:站在首鋼滑雪大跳臺上,西山山脈清晰可見;美國跳臺滑雪運動員安娜?霍夫曼曬出“雪如意”與萬里長城交相輝映的美景,在海外社交平臺上迅速走紅;“雪游龍”完美融入小海陀山的崇山峻嶺……生態(tài)秀美的城市新面貌,鋪就了冬奧會亮麗底色,給國際社會留下深刻印象。
身穿虎頭衣,腳踩虎頭鞋,來自太行山深處的孩子們用希臘語唱響奧林匹克會歌。歌聲中,奧林匹克會旗緩緩升起,同五星紅旗一道高高飄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這一刻,深深打動著人們的心。當純凈、空靈的童聲響起,我既為大山里的孩子們感到驕傲,也為自己作為大山的后人感到無比自豪。我的生命,注定離不開山。父輩里, 有紅壤孕育的群山;長大了,有我依戀的西山、八達嶺、景山……正是山的元素、山的景致,把我和我的祖輩連接起來。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指導老師 楊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