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士冬
名人零距離
中國歷史上的畫家有很多,他們也有不少傳世畫作。其中有一位被稱為“畫圣”,他就是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他擅長畫山水、鳥獸和樓閣等,精于人物和佛道,創(chuàng)作了許多精美絕倫的壁畫。吳道子的畫風被后來的許多畫家效仿和借鑒,對后世的繪畫藝術影響深遠。
訪談面對面
小主持人:
尊敬的吳道子先生,您能談談對繪畫藝術的理解嗎?
吳道子:
我認為繪畫藝術應該具有鮮明的形象特征,能呈現(xiàn)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繪畫藝術需要創(chuàng)新,我擅長從復雜的物體形態(tài)中吸取精華,結合物體內(nèi)在的運動,按照線條的構成規(guī)律,使每一根線條都充滿韻味。
小主持人:
根據(jù)《圖繪寶鑒》和《歷代名畫記》記載,您曾當過老師,這使得您的繪畫藝術后繼有人。您能說說這些弟子嗎?
吳道子:
為了弘揚繪畫藝術,我成了一名老師,教授繪畫。很多弟子后來都成了知名的畫家。記得當時我創(chuàng)作壁畫時,只繪出一個大概,其余部分都讓弟子們來完成。比如洛陽敬愛寺中的佛教壁畫《日藏月藏經(jīng)變》,我只是繪了輪廓,大部分都是由弟子翟琰完成的。經(jīng)過訓練,他的繪畫技藝提高很快。我還常讓弟子們臨摹我的畫稿,教導他們?nèi)绾翁钊旧?。弟子們的繪畫技藝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作為老師,我也頗感欣慰。
小主持人:
您畫的《八十七神仙卷》,看過的人都很是震撼。您擅長畫人物,后人將這種風格稱為“吳帶當風”。
吳道子:
《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幅絹本白描長卷,畫有神話傳說中的東華帝君、扶桑大帝等八十七位神仙。我用線條勾勒出神仙們出行的盛大場面,人物刻畫細致入微,各種線條充滿了韻律感,如行云流水一般。這是我較為滿意的一幅畫作。在后人眼中,這幅畫作代表了中國唐代白描繪畫的最高水平。我真沒想到會得到這么高的評價??!
我擅長畫佛像,筆勢婉轉,線條勾勒出的衣帶如被風吹拂一般,因此后人將我的這種畫法和飄逸的風格稱為“吳帶當風”。這種風格曾盛行一時,許多畫家都爭相模仿呢!
小主持人:
同學們,關于畫圣吳道子,有很多傳說。禹州是吳道子的故鄉(xiāng),關于他的傳說也在禹州廣為流傳。這些傳說情節(jié)完整,生動細致,代代相傳,影響深遠。如果你也喜愛繪畫藝術,那就去讀讀這些關于吳道子的傳說吧!
名人小故事
吳道子作畫的事跡, 傳到了當朝天子唐玄宗的耳朵里。于是,唐玄宗派了一位太監(jiān), 到許昌去找吳道子索畫。朝廷的太監(jiān)高高在上,根本沒有把吳道子放在眼里, 命令他立刻作畫, 不得延誤。
吳道子推脫說天氣不好, 不能作畫。過了十多天, 天氣晴朗了, 吳道子才拿起畫筆。他在一塊絹上先畫了一個大圓圈, 又畫了一個半圓, 然后用蘸滿濃墨的筆在上面胡亂點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墨點, 就這樣交給了那位太監(jiān)。太監(jiān)看了很生氣,認為吳道子作畫不用心, 對皇上不恭敬。
太監(jiān)本想把那幅畫當面撕毀, 可是又一想,何不把它作為吳道子傲慢無禮的證據(jù)呢?于是,他便將這幅畫收了起來。回到都城長安, 太監(jiān)將吳道子的畫呈給唐玄宗。唐玄宗打開一看, 只見絹上畫的是日、月、星的《三星圖》。
傳說這幅畫的奇異之處是,白天看是麗日中天, 夜間看是滿天星斗,畫中的月亮隨著天上月亮的變化而變化。唐玄宗非常喜歡這幅畫,甚是珍惜,這幅畫也成了宮中的無價之寶。唐玄宗對吳道子很是賞識,便將他召入皇宮,讓他做了一名宮廷畫師。
大咖小鏈接
《送子神仙圖》
《送子神仙圖》又名《釋迦降生圖》《送子天王圖》,是吳道子創(chuàng)作的墨筆畫。這幅畫作流傳了下來,現(xiàn)被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此畫的內(nèi)容是異域故事,但畫中的人物已經(jīng)本土化,很好地體現(xiàn)了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的融合。該畫想象奇特,近乎白描的畫法讓觀者目眩神馳。
畫圣祠
畫圣祠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是為紀念畫圣吳道子所建。畫圣祠兩壁繪有吳道子的畫作,山下是蘭河,游客乘坐游艇可觀看到吳道子垂釣臺。現(xiàn)今,畫圣祠早已成為一處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旅游勝地,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