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
愛孩子,就讓他做點家務(wù),勞動是更重要的學習。
體驗前情
周末,閨蜜們聚在一起,沒有像往常一樣喝茶放松,而是七嘴八舌吐槽起自家放暑假在家的娃有多懶,越說越氣憤。
晚上,我把這件事當笑話講給老公聽,他若有所思地說:“還真別小看這件事,你瞧成成,長這么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真是該鍛煉一下了。”我一愣,想想還真是。放假以來,成成天天懶洋洋地窩在沙發(fā)上,指使奶奶為他疊被穿衣,倒水端水果。有時候,大人偶爾喊他把飯碗放進水槽,動手洗個小內(nèi)衣,他溜得比誰都快。
怎么辦呢?正巧,最近學校發(fā)來暑期實踐作業(yè),號召小朋友們“勤勞動手,多做家務(wù)”。老師說,《義務(wù)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將勞動、信息科技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在標準公布的勞動課程內(nèi)容結(jié)構(gòu)中,日常生活勞動任務(wù)包括清潔與衛(wèi)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yǎng)、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等。
真是及時雨,我們舉雙手支持,改變從這個暑假開始!
7月17日 星期日
今天,我特意查看了人民日報微博整理的一份兒童家務(wù)年齡表,從不足一歲的嬰兒到13歲以上的孩子,都能找到對應(yīng)年齡段適合做的家務(wù)??紤]到成成幾乎沒有做過家務(wù),我決定從易到難,先從比較好操作的洗碗開始。
晚飯后,成成一推飯碗,準備去看動畫片。我立馬捉住他,鄭重宣布:“學校的勞動實踐活動開始了,從今天起,一日三餐的碗都要你來洗了!”成成像被踩了尾巴的小貓,奓了毛:“什么?我才不要洗!”說完,一溜煙奔進自己房間,任我怎么敲門都不出來。
初戰(zhàn)失敗,我沮喪極了。老公安慰說:“這事得循序漸進,別著急?!彼^續(xù)分析道,“咱們平時總是告訴他學習最重要,幾乎沒讓他做過一點兒家務(wù),現(xiàn)在突然要求他洗那么多碗,誰能接受??!”“也是,我們大人洗碗,有時都覺得又累又麻煩,何況孩子呢!”我確實過于急躁了,明天試著調(diào)整方案。
今天,飯桌上的氣氛明顯不同。平時吃飯很積極的成成磨磨蹭蹭,米飯幾乎一粒一粒數(shù)著吃。我正準備開口,就被老公用眼神制止住了。老公早已看透孩子逃避洗碗的小心思,笑著摸摸他的頭,說道:“成成,爸爸媽媽昨天對你要求確實太高了?!甭牭竭@話,孩子立刻把要扎到飯碗里的小腦袋抬了起來。接到老公遞過來的眼色,我明白自己該上場了:“昨天突然要求你洗那么多碗,是不是給你壓力了?”成成有些委屈,又有些茫然,噘著小嘴沒說話。我繼續(xù)柔聲解釋:“以前媽媽總是讓你專心學習就好,不讓你做家務(wù)。但現(xiàn)在,我看了很多新聞報道才知道,做家務(wù)不僅不會耽誤小朋友的學習,還能讓他們從繁重的課業(yè)中得到休息,大腦變得更聰明?!笨粗⒆佑悬c動心的表情,我鼓勵道:“你不是一直想要變得更優(yōu)秀嗎?那我們今晚試試看吧!”成成想了想,然后豎起一根手指討價還價道:“洗好碗,可不可以讓我吃一根奶酪棒棒糖作為獎勵?”我和老公相視一笑,點點頭。
稀里嘩啦,丁零當啷,成成的“洗碗秀”在不絕于耳的鍋碗瓢盆協(xié)奏曲中上演了。20分鐘后,看著渾身濕漉漉的他,我問道:“寶貝累不累?”“不累,很有意思。”他舔了一下棒棒糖,笑了,“洗碗的味道好像還有點甜!”
我開心地跟閨蜜們分享自己巧用小妙招讓兒子做家務(wù)的戰(zhàn)績,她們卻潑起了冷水:“孩子做事3分鐘熱度,時間一久肯定厭倦;物質(zhì)獎勵可是‘有毒的哦……”
果不其然都被她們說中了。成成洗了幾天碗,碗沒有變干凈,反倒是要求的獎勵越來越大了。最初要一根棒棒糖,再到小玩具,后來他竟然要求延長看動畫片的時間?!耙s緊停止物質(zhì)獎勵,得幫助他找到內(nèi)驅(qū)力,讓他真正意識到做家務(wù)很重要才行。”我和老公商量。
今天吃完飯,我沒有催成成洗碗,而是給他講了“神童”魏永康的故事。得知他兩歲認字,3歲學小學知識,8歲讀初中,13歲考上大學,成成驚呼:“哇,他好厲害,簡直是天才!”可是聽著聽著,他就感覺出不對勁兒,“他不知道按時起床上課,亂用同學的牙膏,衣服臟了臭了也不會洗,這不是好習慣!”接下來,在聽到魏永康因為缺乏生活技能導致學習進度跟不上,最后被退學時,成成嘆了口氣,連說了好幾句,“真可惜!”過了一會兒,他揚起小臉嚴肅地總結(jié)說:“一個只懂念書而不會做家務(wù)的人,就像沒有翅膀的小鳥,飛不高也飛不遠,更快樂不起來。”沒有想到,小家伙竟說出這么有哲理的話,我欣慰地摸著他的小臉兒連連點頭。
更讓我驚喜的是,成成今天飯后就去洗碗了,罕見的沒要小獎勵。他主動站上凳子,一點一點洗刷起來,雖然動作有些笨拙,但他的目光是堅定的。
因為工作需要,我出差了幾天。拖著行李箱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餐具被洗得干干凈凈,擺得整整齊齊。路上的辛勞一掃而光,我開心地夸獎成成能干。這時,奶奶走出來略帶埋怨地說:“別夸了,都是我洗的。孩子這么小,讓他洗什么碗,這不,碗摔了不說,還把手劃破了,你趕緊去看看他。”成成聽到了奶奶在客廳說的話,一臉委屈地走出來:“媽媽,我知道做家務(wù)很重要,也想把碗洗好,可是太難了,我洗不干凈,浪費水,還打破了碗,奶奶不準我洗碗了,嗚嗚嗚……”
在孩子的傾訴中,我慢慢了解到事情的經(jīng)過。原來,前幾天吃完飯孩子要洗碗,早就對此頗有意見的奶奶,立即表示要自己洗。在你爭我奪中,涂了洗潔精的碗摔在了地上,還劃破了成成的手。
傷口雖然不深,卻讓人心疼。那一刻我差點兒脫口而出:“算了,我們以后不洗了?!钡D(zhuǎn)念一想,沒有誰生來就會做家務(wù),每個孩子都需要歷練的過程。我們當父母的,不應(yīng)該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過度心疼勸他放棄,而應(yīng)在他學習摸索的時候,耐心陪伴,溫柔引導。
“寶貝,你已經(jīng)做得很棒了,給你點贊!如果你想要做得更好,媽媽和你一起想辦法。”我拿出紙和筆,趴在桌子上和孩子一起研究了起來。我們把洗碗拆解成了一個個小步驟,就每一步展開討論。成成努力開動小腦筋,把如何優(yōu)化洗碗過程當作功課去琢磨,有創(chuàng)意地提出了不少省水小妙招?!澳阏嬗修k法!”老公悄悄探進頭,朝我豎起大拇指。
成成手上的傷好了以后,就興致勃勃地執(zhí)行起我們之前商量好的洗碗小計劃。今天,看他洗得起勁兒,我拍了視頻發(fā)到群里,收獲同學們的點贊和老師的夸獎,成成更有動力了。
現(xiàn)在的成成,當然也會偶爾犯懶,但只要一鼓勵,他還是很樂意行動起來的。更重要的是,他在做家務(wù)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辛苦,慢慢懂得了體諒父母。比如,他今天就一臉驕傲地說:“我要多鍛煉自己,等爸爸媽媽老了,我來照顧你們?!?/p>
曾有哈佛大學學者做過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愛做家務(wù)的孩子,不僅學業(yè)表現(xiàn)優(yōu)異,還擁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指數(shù)和家庭幸福指數(shù)。俄國作家托爾斯泰也表達過同樣論調(diào):假如一個人懂得怎樣勞動和怎樣去愛,那么他將擁有美好的人生。
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從不是過度的關(guān)愛與呵護,而是勇敢放手,讓他熱愛勞動,學會獨立,飛得更高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