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閱讀的基礎和前提。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學生從被動地學習到主動地學習。我們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建立知識的聯(lián)結(jié),建構(gòu)相關(guān)的知識鏈和漢字知識系統(tǒng),進行整體識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識記生字。為提高識字效率,有以下幾個識字教學策略。
一、字形識字,提高識字興趣
象形文字在我國漢字學習中是最早的,象形文字通過字畫結(jié)合,讓學生們在圖畫中發(fā)現(xiàn)字形與字義之間的聯(lián)系,了解象形文字構(gòu)字的規(guī)律,學生們很容易學習生字。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現(xiàn)一些富有動感的畫面讓學生感知。根據(jù)偏旁的學習和掌握對學生識記字形和理解字義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一年級下冊識字教學中學習“蟲”字旁、“艸”字旁和反犬旁。蟲字旁是昆蟲類的如蝴蝶、蜻蜓、蚯蚓,“艸”字旁有花、草、蓮,反犬旁的有狗、貓、狼等等。在教學中,根據(jù)偏旁拓展識字的方法讓學生們很容易遷移到其他生字的學習中。課堂上我主要用圖片、文字的結(jié)構(gòu)進行教學,學生們在課上能很快掌握字形字義。
二、字族文識字,提高識字量
字族文識字,是以母體字作聲旁展示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構(gòu)字規(guī)律。在學習一年級語文《小青蛙》這篇課文就是通過字族文識字的方法。青字族“清、晴、睛、請”是通過母體字加偏旁構(gòu)成,在教學中我首先出示“清”字以及表示“清水”的圖片,通過觀察圖片,思考:為什么“清”是三點水?學生們看圖后回答:“清水跟水有關(guān)。”“晴”字為什么是日子旁?學生們就會猜到“晴”字跟太陽有關(guān)。我們再把這些青字族的生字在句子中加以運用學生們就可以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它們的含義,不容易忘記。
三、加減和對比法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在識字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漢字與事物的聯(lián)系,“加一加”“減一減”,反義詞等以舊引新,加深生字的印象,學生們通過積累認識生字。比如,在一年級下冊語文中“禾”加“火”就是“秋”字,“月”加“半”變成“胖”,“明”減“日”就是“月”,“張”字減“長”變成“弓”。“加一加”“減一減”學生們一看就會,通俗易懂,學生們知道了漢字是可以通過加一加、減一減變成新的漢字,漢字真的是有趣多了。同時我們也可以用反義詞來學習漢字。比如男的反義詞是“女”,大的反義詞是“小”,上的反義詞是“下”,南的反義詞是“北”,這樣的識字方法對比明顯,學生容易理解。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在教學中把容易混淆的字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教學。比如說在教學“?!焙汀拔纭睍r,讓學生讀一讀“小牛中午在喝水”,這里包含了兩個字,先從字音上比較:“?!弊xniu,“午”讀wu。再從字形上比較,“?!北取拔纭倍嗔艘粋€“丨”,最后從字義上幫助學生理解。在句子中“?!北硎静溉閯游铮拔纭北硎緯r間。如:“小牛在吃草”“中午很安靜”。通過把字放在特定的情境中,這樣學生就會區(qū)別“牛”和“午”了。
四、會意字識字,提高識字興趣
例如,在一年級語文《日月明》中就是通過會意字來學習生字的兒歌。“日月明”,日和月都是亮的,合起來表示明亮?!疤锪δ小?,古時候拿著農(nóng)具在田力出力的主要是男人?!靶〈蠹狻币活^小一頭大,兩頭是尖的?!岸藦摹币粋€人在前一個人在后跟從。“三人眾”三個人以上就是比較多人即為眾。“三木森”很多樹木合在一起就可以成為森林。學生們在學習中感受漢字的魅力,提高學習漢字的興趣。
五、與生活經(jīng)驗結(jié)合,拓展課外識字
提高識字量我們也可以從課外學到生字,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學習向課外延伸,與現(xiàn)實生活結(jié)合起來。比如我們在大街上可以看到很多廣告牌,商品包裝物,報紙報刊等,上面印了很多生字,有些學生認識的,也有一些是他們不認識的。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們認識會的生字,再遷移到?jīng)]有學過的生字來學習,遇到不會的生字及時問家長或者查字典。同時,學生們在課外學習背古詩、講故事中認識很多生字,這樣與課外生活結(jié)合起來可以大大增加學生的識字量。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