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茜
如何讓教學評價落實在教學過程中,讓評價及時、有效,同時盡可能真實、客觀又富有情感?我決定從七年級開始,用成長手冊來記錄每個孩子成長的點滴。
這本成長手冊包含:新學期寫給自己的一封信,家長寄語,班級建設、小組建設和宿舍建設,一周作業(yè)及過關情況記錄,一周五天在校記錄,周反思,周末作業(yè)記錄及活動概述,成績分析,導師寄語,等等。孩子們一人擁有一本屬于自己的“成長故事書”,值得珍藏一生。
那么,具體如何使用呢?
重新定位。這是一本記錄心路歷程的日記,是學生的傾訴方式,是自我評價與日復一日地反思,長久堅持下去,可以促進學生形成學業(yè)上的進步,人格的塑造。
共同約定。什么樣的形式才能對學生有一定約束,同時又讓他們樂意去做?經(jīng)過小組展示梳理成條:要寫最能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感受的,課堂、作業(yè)、生活等方面都要基于事實寫真話;不占用太長時間,十分鐘左右完成,這就要求只書寫要點;對于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要想辦法改正,要言行統(tǒng)一;要尊重別人的隱私,未經(jīng)他人允許不得翻閱;貴在堅持。
每日反思。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孩子們每天認真填寫,真誠反思。比如“我的成長點”,寫自己一天中最滿意的事情,可以是一次回答問題,也可以是跳繩跳了100個,或者助人為樂等事情。讓孩子們每天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對自己給予肯定,樹立自信和培養(yǎng)樂觀的心態(tài)?!拔业钠诖?,寫自己認為還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比如上課說小話等,還要標明原因,有沒有好的方法幫助自己改正,同時第二天寫反思時要再次審視與昨天相比在這方面進步了。
這樣,孩子們在不斷的自我評價中自我悅納、自我批評、自我改正,也化解了很多班主任和孩子們之間不必要的矛盾,師生關系更加緊密。
及時批閱。老師會每天給每個孩子及時評價。從簡單的一個“棒”“OK”“好”,到言辭懇切的長句和交流。這樣每天和每個孩子進行對話,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對把握班情也事半功倍。
另外,老師每天看到孩子們的一些可圈可點的表現(xiàn),也會記錄在他們的手冊里。這種無聲的,充滿愛的關注,潤澤了每個孩子的心田,他們會感知到“我是被老師重視的”,自然對自己的行為約束也會更加嚴格。
建設“加油站”。只有一本“成長手冊”肯定不夠,我還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成長袋”,收納了他們入學時的通知書,犯錯時的自我反思,各科的優(yōu)秀作品,讀后感,難忘的照片……我想等他們畢業(yè)了,這將是一份值得珍藏一輩子的禮物。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開始走心了。他們會給自己的成長手冊繪制各種精美的封面;擔心封面的墨跡被蹭掉,會想辦法貼上透明膠帶;心疼我每天批閱翻看不方便,會細心地貼上標注了日期的標簽;有時文字不能表達的,會畫生動的簡筆畫……
孩子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變!小孟同學在作文中寫道:“小學時我很壓抑,學習沒有動力,來到初中,每天都能看到老師的批注,感受到老師的關懷,都成為我成長的動力,同時班級氛圍也是積極向上的,同學們充滿了正能量,我真的很幸運在這樣的班集體中。”
這本成長手冊還成為我們班級文化的一部分,老師給予他們貼心的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也會回饋給老師。比如,政治老師嗓子啞了,他們會寫下對老師的心疼;教師節(jié)會提前寫好對老師的祝福;女老師懷孕了,他們會記錄老師的不辭辛苦……這已經(jīng)不僅僅是他們的成長手冊,更延伸為師生一起成長的痕跡。
責任編輯/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