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報酬不足以維持基本生活 員工能否兼職
胡律師:
因我所在的一家事業(yè)單位長期處于癱瘓狀態(tài),所能發(fā)放的生活費無法維持基本生活,我遂在附近一家公司擔任季節(jié)工,雖然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我必須遵守公司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并據(jù)此考核、考勤、發(fā)放報酬,我也有公司的工作證、考勤記錄為憑。半年前,我因工受傷后,公司以彼此不存在勞動關系為由,一直拒絕承擔工傷賠償責任。請問:公司的理由成立嗎?
讀者:賴慧慧
賴慧慧讀者:
公司的理由不能成立,即你與公司同樣存在勞動關系。
一方面,你與公司之間具備勞動關系的構成要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關于確定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二條分別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的組成部分?!?/p>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fā)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fā)放的‘工作證‘ 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四)考勤記錄;(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惫疽竽阕袷仄涓黜椧?guī)章制度,并以此對你進行考核、考勤并發(fā)放報酬,你依約提供勞動且有工作證、考勤記錄為憑,無疑與之吻合。
另一方面,你與公司建立勞動關系并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八條規(guī)定:“企業(yè)停薪留職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以及企業(yè)經(jīng)營性停產(chǎn)放長假人員,因與新的用人單位發(fā)生用工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動關系處理?!奔雌渲胁]有包括如你之類的人員,雖然《公務員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yè)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jīng)批準參照本法進行管理?!奔磳藛T不能和其他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但是,前者雖未包括也沒有否定如你一類的人員,后者中不得兼職是以單位能夠保障相應人員正常的基本生活水平為前提,在非因你自身原因導致單位的人事關系不能正常履行且你從單位取得的報酬不足以維持基本生活的情況下,公司以你與單位存在人事關系為由否認勞動關系,無疑不能成立。
胡律師
行人已在橫道停下 駕駛員也應禮讓斑馬線
胡律師:
一周前,我駕車通過一處人行橫道(斑馬線)時,行人鐘某已走上人行橫道并以較快速度接近中央位置,看到我駕駛小車而來,放慢了腳步但沒有停止,見我沒有明顯減速且無停車的意思,鐘某才停下來。交警在聽取我的陳述和申辯后,當場制作并送達了處罰決定書,對我罰款100元、記3分。請問:在鐘某已經(jīng)停下的情況下,交警部門的處罰對嗎?
讀者:王思思
王思思讀者:
交警部門的處罰并無不當。
一方面,你的行為違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機動車行經(jīng)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jīng)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逼渲斜砻鳎喝诵袡M道是行車道上專供行人橫過的通道,是法律為行人橫過道路時設置的保護線,行人有從人行橫道上優(yōu)先通過的權利。機動車作為一種快速交通運輸工具,在道路上行駛具有高度的危險性,與行人相比處于強勢地位,因此必須對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時給予一定的權利限制,以保護行人。同時,對行人“禮讓斑馬線”是文明安全駕駛的基本要求,機動車和行人穿過交叉道路屬于一個互動的過程,任何一方都無法事先準確判斷對方是否會停止讓行,如果處于強勢地位的機動車利用自己的強勢迫使行人停步讓行,無疑不利于保障作為弱勢一方的行人安全,不利于減少交通事故,不符合保障生命安全的現(xiàn)代文明要求。只有在行人明確示意機動車先行通過或者機動車駕駛人示意行人快速通過行人不走時,機動車才可以先行通過。與之對應,在鐘某既沒有示意你先行通過,你也沒有示意鐘某快速通過的情況下,你即行駕車通過的行為明顯與之相違。
另一方面,鐘某停留在人行橫道也屬于“正在通過人行橫道”。認定行人是否“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以特定時間段內行人一系列連續(xù)行為為標準,而不能以某個時間點行人的某個特定動作為標準,尤其是當該特定動作不是行人在自由狀態(tài)下自由作出,而是由于外部強力原因迫使其不得不作出之時。結合本案,鐘某已走上人行橫道線,并以較快的速度接近中央位置,當看到你駕駛小車而來,鑒于無法確定你是否停下,雖放慢了腳步但并沒有停止,直到發(fā)現(xiàn)你沒有明顯減速且無停車的意思,才基于自身安全考慮不得不停下腳步。也就是說,如果你有明顯減速并停止行駛,則鐘某肯定會連續(xù)不停止地通過路口。由此決定了鐘某當時的一系列連續(xù)行為構成“正在通過人行橫道”。
胡律師
孩子遭遇家暴 “旁觀者”也可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胡律師:
小倩現(xiàn)年9歲,母親早年病故,而父親經(jīng)常對其實施毆打,甚至不時被打得遍體鱗傷。由于恐懼,小倩從不敢對外聲張。其父雖然經(jīng)過村委會多次批評、教育,卻屢教不改。近日,村委會決定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請求對其父的行為加以禁止??捎腥苏J為,村委會只是“旁觀者”,并非小倩的近親屬,無權提出申請;法院也不能處理這種家事。請問:該說法對嗎?
讀者:王曉芳
王曉芳讀者:
該說法是錯誤的。
一方面,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并非只有受害者本人或近親屬?!斗醇彝ケ┝Ψā返诙龡l規(guī)定:“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xiàn)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lián)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奔瘁槍彝コ蓡T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jīng)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只要受害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對應組織均可代為向被申請人居住地、家庭暴力發(fā)生地的基層法院提出申請。申請應當以書面方式;書面申請確有困難的,也可以口頭申請,由法院記入筆錄。正因為年僅9歲的小倩屬于未成年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經(jīng)常性被父親毆打,甚至不時遍體鱗傷,母親已故,而其由于恐懼不敢申請,甚至不知道可以通過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來獲得救濟,決定了村委會可以代為申請。
另一方面,法院應當發(fā)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斗醇彝ケ┝Ψā返诙邨l規(guī)定:“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有明確的被申請人;(二)有具體的請求;(三)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現(xiàn)實危險的情形?!奔粗灰舷鄳獥l件,人民法院就應當在72小時內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情況緊急的,應當在24小時內作出下列措施:禁止被申請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保護申請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與之對應,本案自然不能例外。
胡律師
“熊孩子”闖禍,并非“他還小”就沒事
胡律師:
我們鄰居家有5個孩子,由于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常常四處闖禍,弄得我們苦不堪言而又防不勝防。我們曾分別要求過其父母賠償被打碎的玻璃、打死的雞鴨、劃傷的車身等等,其父母卻總以“孩子歲數(shù)小不懂事”為由拒絕,并繼續(xù)放任孩子調皮搗蛋。請問:“熊孩子”闖禍,真的因為“還小”就沒事嗎?
讀者:沈航航等5人
沈航航等讀者:
“熊孩子”闖禍并非“還小”就沒事。
一方面,“熊孩子”闖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jiān)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jiān)護人盡到監(jiān)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chǎn)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chǎn)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jiān)護人賠償?!倍蜔o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監(jiān)護人,《民法總則》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七條分別規(guī)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jiān)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jīng)死亡或者沒有監(jiān)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jiān)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jiān)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擔任監(jiān)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jīng)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也就是說,只要“熊孩子”造成了他人人身或者財產(chǎn)損失,如果“熊孩子”有財產(chǎn),自行賠償;如果沒有財產(chǎn),監(jiān)護人擔責。一方面,“熊孩子”闖禍,特定情形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缎谭ā返谑邨l規(guī)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奔慈绻靶芎⒆印狈赶缕渲凶镄校諛颖仨毷艿叫淌轮撇?。
胡律師
員工開始領養(yǎng)老保險 合同未到期也自動終止?
胡律師:
我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員工。三年前,經(jīng)申請,公司為我辦理了內退手續(xù),和我簽訂了內退協(xié)議,雙方約定內退待遇我可享受到法定退休年齡。這個月我正好達到了退休年齡,單位就停止了對我的內退待遇,并將我辭退?,F(xiàn)在我已經(jīng)到了60歲,開始領取養(yǎng)老保險,但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還沒有正式到期,就這樣被用人單位“辭退”是否屬于違法解雇呢?
讀者:范師傅
范師傅讀者: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一)勞動合同期滿的;(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的。另外,《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范師傅認為,自己雖然到了60歲,但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還沒有到期,就被用人單位“辭退”屬于違法解雇,這是對法律的誤解。國家法定的企業(yè)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由醫(yī)院證明并經(jīng)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勞動者達到退休年齡,開始領取養(yǎng)老保險后,原先的勞動合同終止。
胡律師
如此“發(fā)生工傷概不負責”的雇工合同無效
胡律師:
今年5月份,我與幾名青年到外地打工,被錢某組建的施工隊雇用。錢某在與我們所簽訂的雇工合同中,其中有一條為:發(fā)生工傷概不負責。由于當時我們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只得勉強在合同書上簽字。我們在工程施工中發(fā)現(xiàn),錢某為了省錢,所使用的多是報廢的機械設備。前些日子在施工中,挖掘機的機械臂突然斷裂,將我的左腿砸骨折,至今已經(jīng)花去醫(yī)療費3800多元。當我要求錢某給我負責醫(yī)療費并給予補償時,卻遭到拒絕。他的理由是:在雇工合同書上已經(jīng)寫明了“發(fā)生工傷概不負責”,所以不會承擔任何責任。請問:“發(fā)生工傷概不負責”的雇工合同有效嗎?
讀者:小馮
小馮讀者:
如此“發(fā)生工傷概不負責”的雇工合同是無效的。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在第四十二條中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chuàng)造勞動就業(yè)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并在發(fā)展生產(chǎn)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睋?jù)此,我國《勞動法》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勞動安全衛(wèi)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第八十九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钡诰攀l規(guī)定:“用人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和勞動衛(wèi)生條件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或者未向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
從你在咨詢中所介紹的情況看,錢某作為雇主,對于雇用人員理應給予必要的勞動保護,但他卻在雇用合同中寫上“發(fā)生工傷概不負責”的條款,這種行為明顯地違反了我國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利。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下列民事行為無效”,其中第(五)項為:“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為此,錢某在雇用合同中所寫的“發(fā)生工傷概不負責”是無效的,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錢某違反施工安全要求,給你造成的人身損害應當擔責,依法向你賠償損失。
胡律師
用人單位不得扣留員工的制服押金
胡律師:
一年前,我來到一家糧油公司當保安,公司向我們發(fā)放了統(tǒng)一制服,共收取了500元的押金,當時公司承諾說,在我們離開公司時,將全部押金如數(shù)退還。日前,我找到了更符合自己的新工作崗位,便向公司提出了辭職申請,很快得到了公司的同意。但當我拿著公司發(fā)給我們的制服交還給公司并出示了公司給我開據(jù)的押金證明,要求公司向我退還押金時,卻遭到公司的拒絕。公司稱:制服是發(fā)給你穿用的,你已經(jīng)穿了一年多了,制服交回來也沒有用處,押金是不能退還的。我對這家糧油公司出爾反爾的行為大為失望。請問:用人單位可以扣留員工的制服押金嗎?
讀者:小荊
小荊讀者:
在這里,我們可以明確地答復你,這家糧油公司向你收取制服押金就是錯誤的,而當你在辭職時又要扣留你的制服押金更是錯上加錯。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蛘咭云渌x向勞動者收取財物?!钡诎耸臈l第二款中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p>
另外,我國原勞動部在《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動合同的內容第二十四項中規(guī)定:“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物)。對違反以上規(guī)定的,應按照勞動部、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于加強外商投資企業(yè)和私營企業(yè)勞動管理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和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國有企業(yè)和集體所有制企業(yè)能否參照執(zhí)行勞部發(fā)〔1994〕118號文件中的有關規(guī)定的請示的復函》的規(guī)定,由公安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立即退還給勞動者本人?!?/p>
從以上規(guī)定可以看出,任何用人單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員工交納押金,更不得扣留員工的押金。你可以繼續(xù)向這家糧油公司主張權利,要求公司退還押金,也可以向有關管理部門或司法機關反映情況,以此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胡律師
(本欄目稿件由顏梅生、廖春梅、程文華等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