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先鳳 鄧全生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tài)化,這不僅僅意味著時間較長,更重要的是要求我們常懷責任之心、謹慎之心,保持耐心和韌勁,著眼于“常”??捎腥瞬活櫼咔樾蝿?,拒不配合有關疫情防控規(guī)定,觸碰防疫紀律、政策紅線;有人沒有如實向?qū)俚厣鐓^(qū)報告前往中風險地區(qū)的情況,在確診前未執(zhí)行相關隔離政策;有人明知居住地已經(jīng)采取封控的情況下仍然外出,頻繁活動于人員密集場所,致使疫情擴散蔓延……盡管有關部門從嚴從快查處了違反疫情防控規(guī)定的行為,但更需要廣大居民引以為戒。
疫情風險隨時存在,廣大居民需要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不能有絲毫松懈的思想。對潛在風險決不能麻痹大意,對個人防護決不能隨意放松,對常態(tài)化防控決不能消極抵觸,以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tài)度,嚴格落實好疫情防控社會責任。
在任何情況下,那些共通的規(guī)則,都需要我們共同遵守。非常時期當盡非常之責,在疫情面前的表現(xiàn)和選擇,既考驗著黨員干部的黨性和政治品格,也考驗著民眾的良知和公德心。
對疫情的擔憂和生活上的種種不便,難免讓人們心態(tài)上出現(xiàn)一些焦慮,這完全可以理解,也符合人之常情。人當然會有私心,但應該審時度勢,因為這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行動,牽涉千家萬戶,沒有誰能夠游離于規(guī)則之外,也沒有誰能夠依靠僥幸無虞,生命容不得兒戲。
任何突發(fā)疫情所引發(fā)的公共應急事件,都隱藏著高度的不確定性、極大的風險性和嚴重的破壞性。如果應對防控不力,就會導致各種矛盾升級,引發(fā)嚴重的公共危機。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都采取了嚴密管控措施,不管是三令五申要求出門戴口罩、進公共場所測體溫,還是一再強調(diào)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出發(fā)點都是為了人民身體健康,將一切不安全因素,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
在過往的抗疫日子里,廣大基層干部、醫(yī)務人員、公安民警、志愿者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大家夜以繼日、不辭辛勞、默默奉獻,只為疫情早一天遏制、居民生活每一天都有保障。疫情防控是一個系統(tǒng)性工程,沒有旁觀者,沒有局外人,需要每個人都加強責任自覺,全力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wǎng),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庭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比窨挂撸總€人都是命運共同體中的一環(huán),誰也不能置身事外。雖然每個人在社會上的角色定位不同,但是自我責任、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是不可逃避的。只有把責任內(nèi)化為一種自覺意識、外化為一種自覺行為時,履行責任才能從被動轉(zhuǎn)向主動、從自發(fā)走向自為。
疫情防控,還在路上。愿人們少點任性妄為,多點自律意識和自控能力,自覺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爭做一個有溫度、有擔當、負責任的人,共同守護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