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碧卉
近年來,《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教育督導問責辦法》等一系列文件相繼出臺。在學前教育領域,教育部印發(fā)的《幼兒園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辦法》《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辦法》等文件對學前教育督導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這是健全學前教育政策保障體系,推動各地加強和改進對幼兒園監(jiān)管的重要舉措。
學前教育責任督導在規(guī)范辦園行為、保障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推動學前教育整體質量水平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以下簡稱“經開區(qū)”)與時代發(fā)展同步,嚴格落實國家、省、市要求,在武漢市內率先落實學前教育責任掛牌督導,促進了區(qū)內園所辦園質量的提升。
建立“合作督導”評估模式
經開區(qū)的學前教育責任督導與時俱進,牢牢樹立了為基層園服務的思想觀念,建立了“合作督導”的良性循環(huán)關系,如圖1所示。
在“合作督導”關系中,被督園既是督導對象,也是督導的主體。責任督學是檢查者,更是指導者、服務者,以調查的事實和基于事實所作的評價為依據,發(fā)揮教育督導的激勵和輔助作用,調動被督園的積極性。在督導工作中,督導人員充分尊重、信任、理解被督園,建立了平等、互信、合作的雙主體伙伴關系,從心理上打消顧慮、縮短距離、真誠溝通、以誠相待,盡力解決督導對象的實際問題,讓對方真正體驗督導給園所發(fā)展帶來的好處,相信并將督導工作看作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構建多元化督學隊伍
一是構建多元化督學隊伍。2005年,經開區(qū)成立學前教育中心教研組、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嘗試打破督導隊伍的固有結構,讓幼教專家、優(yōu)秀園長、優(yōu)秀教師參與督導工作,讓專家組協助擬訂學前教育督導標準、督導重點。隨著國家督導政策的出臺,經開區(qū)規(guī)范了學前教育督導方案,構建了督導人員數據庫,進一步完善了督導隊伍,打造了一支專職化、專業(yè)化、多元化的專兼職責任督學隊伍。
二是建立“另類培訓”機制。在開展各級各類幼兒園規(guī)范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工作和武漢市登記園評定工作中,區(qū)督導辦會同區(qū)教育局學前教育科,擴大督導督學范圍,除了公辦園園長和教師,還會邀請優(yōu)質民辦園的骨干力量和教研負責人參與評估。通過參與評估和督導形成“另類培訓”模式,讓更多園所學到其他園所的好經驗、好做法,以督代培,以督促建,促進更多園所朝著健康、科學的方向發(fā)展。
細化督導方式流程
一是找準園所薄弱環(huán)節(jié)??紤]到學前督導隊伍的構成多元,在實際檢查和督導時,督導組會根據各個督學的專長和特色進行詳細的職責分配,如園所規(guī)劃、教學課程、園所管理、教科研、后勤、保育保健等方面。同時,督導組會通過隨堂聽講、座談會、采訪調查、問卷調查等方式,從學前督導“第三只眼”的角度,匯總多方信息,客觀分析園所發(fā)展的歷程軌跡,歸納診斷園所發(fā)展中的難題困境,幫助園所發(fā)掘潛能,挖掘發(fā)展空間,提煉成功的經驗和做法,讓園所能更快地走上正確的、可持續(xù)的發(fā)展之路。
二是細化督導方式流程。根據經開區(qū)實際情況,督導組細化流程,提煉出“綜合督導+專項督導+按需督導+每日隨機督導”片區(qū)包保的特色督導方式。督導組定期舉行綜合督導標準培訓,詳細解讀國家評估指標體系,幫助被督園全面了解綜合督導評估過程,實現綜合督導公開、透明。督導組每月根據省市要求及實際情況,制訂專項督導重點內容,并根據上學期的督導情況和包保園所的反饋,按需提供協助,實施幫扶項目。督導組還會對包保園所進行不定期、不通知的隨時抽查,對園所進行全方位監(jiān)管。
探索多重指導方案
責任督學要堅持“督導并舉,督為本,導為重”的基本原則,對于國家政策必須堅決執(zhí)行、貫徹、落實,要多給建設性意見,讓園所明確從何處入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著力幫助園所解決管理當中的痛點、難點,真正將督導的責任落到實處。
跟蹤指導。跟蹤指導具有參與性、全程性。自評是現代幼兒園質量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自評機制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是衡量園所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但一些新建園、民辦園對于如何自評摸不著頭緒,針對這種情況,督導組將工作前置,在正式開展評價督導之前就深入園方,全程參與園所的自評過程,有的放矢地指導園方認真、規(guī)范地開展自評工作。
抽簽指導。抽簽指導是督導過程中最常用的方式,具有針對性強、實效性好、立竿見影的特點。每個幼兒園都是獨立的辦園實體,自主辦園,特征各異,需要根據綜合督導過程中的即時發(fā)現,有選擇地進行隨機性指導。如檢查安全消防工作時,督導組發(fā)現某園崗位培訓計劃要求多、措施少、操作難,與實際實施方案存在“兩張皮”現象。于是,督導組挑選出某一典型案例,具體地為園所解剖分析,進行“手把手”的指導。
互動指導?;又笇Э梢钥醋魇且粓鲂⌒蛯<覇栐\會,具有開放性、深刻性、多元性的特點。在“問診”過程中,督導組不作任何評價,只是“就事論事”。如被督導園在開展幼小銜接工作時與家長發(fā)生了分歧,這種情況比較適合用研討的形式進行指導,雙方在和諧的氛圍中開展互動式的研討,各抒己見,出謀劃策,集思廣益,為園方提供參考借鑒。
亮點指導。督導評估報告是綜合督導后,以書面形式正式呈現給園方的“指導性文件”,通常會采用“亮點指導”方式,以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撰寫督導報告。在報告撰寫過程中,督導人員在充分查實、反復醞釀的基礎上慎重對待,力求內容全面、語句精煉、用詞準確、指向明確、導向性強。第一,充分肯定園所的辦園成績,突出亮點,激勵人心,鼓舞士氣。第二,提出的問題要切中要點,必須是園所發(fā)展中關鍵性的、最主要的、需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第三,在提出問題后要有相應的、具體的、可操作的建議。此外,在下發(fā)報告前,督導組還會提前與園所進行溝通和說明,讓園方更容易認可接受。
新時代的教育督導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責任督學要做教育管理的明白人、促進發(fā)展的引路人、執(zhí)行法規(guī)的鐵面人、協調各方的聯絡人、排憂解難的貼心人、榮辱與共的一家人,這樣才能讓被督導的園所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跟進、改進方向上明確,讓幼兒園的保教質量穩(wěn)步提升。
責任編輯/曹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