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聞
我的美國老公托尼生長在熱愛勞動之家,從3歲起就要承擔(dān)力所能及的勞動,會使用各種工具。平時家里需要什么東西,首先考慮能不能自己做一個,實在做不了才會買。
我們有5個孩子,每個孩子學(xué)開車,都是托尼手把手教的,他還要求孩子們會修車。每個孩子的第一輛車都是二手車,每個孩子的第一臺電腦,都是托尼買來各種零部件,教他們自己組裝的。至于日常的家務(wù)活兒,從做飯、洗碗到吸塵,每個孩子都要做。
每個孩子都曾抱怨:“為什么啥都要我干?!”當(dāng)然,后來孩子們大了,都明白了勞動的好處,他們也這樣教他們的孩子。
孩子16歲以后,都要自己去打零工。我們的小女兒曾在冰激凌店打工。有一次,我們?nèi)ニ昀锍员ち?,她非常得意地給我們演示如何用液態(tài)氮來制作冰激凌,那情形就像在給我們上一堂化學(xué)實驗課一樣。
勞動,是提升能力和自信的最佳途徑,所以讓孩子多多嘗試,才有利于他們發(fā)現(xiàn)自身的潛能和興趣。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因此更加敏銳地認(rèn)識到社會的需要和未來的趨勢,從而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智慧的選擇。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