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蕓
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習作《我的“自畫像”》,從題目要求看屬于寫人的習作,可以歸入記實類習作類型。記實類習作通常有明確的表達對象,尤其是寫人這一類的習作,既有明確的交際對象和實用性,又在習作要求中普遍提出分享、交流的要求,意在強調讀者意識和相應的交際語境。有鑒于此,在《我的“自畫像”》習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把握編者意圖,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寫人的動機,適時為學生搭建表達支架,在互動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者意識,讓學生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寫好自己的“自畫像”。
統(tǒng)編教材在安排寫人的習作時,一般按照從他人到自己、由外表到內心的順序,安排了一系列的訓練。
首先,梳理寫人習作的系列安排。統(tǒng)編教材在習作編排上注重以能力發(fā)展為主線,既體現(xiàn)梯度,又重視銜接、過渡。寫人習作的安排也是如此。三年級第一次習作《猜猜他是誰》就是寫人的,從寫他人開始,這是寫人習作的起步訓練。這次習作,僅僅是讓學生在初步關注人物特點中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卻能促進學生在平時注意觀察人。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習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明確提出了所寫的人物必須是“有特點”的人,與《猜猜他是誰》比,寫人物的要求明顯提高了。四年級上冊的寫人習作有《小小“動物園”》,其中的寫人要求,一是要寫群體(家庭成員),二是需要運用打比方的策略,即把家庭成員先分別想象成動物,找出兩者的相似點。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習作是《我的“自畫像”》,寫作對象發(fā)生了轉移,即由寫他人為主轉為寫自我。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習作是《“漫畫”老師》,這里的“漫畫”突出的是表達方法上的戲劇性效果。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安排的習作《形形色色的人》和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習作《有你,真好》都帶有總結性要求。通過梳理,我們能夠看出《我的“自畫像”》在寫人這一類的習作中,處于中間位置,具有承前啟后的特點。
其次,確定本課寫人的教學目標。具體到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來說,語文要素學習目標指向閱讀的是“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中感受人物的品質”,指向表達的是“學習從多個方面寫出人物的特點”。兩相對照,我們可以看出在本單元學習中聚焦人物特點是學習的關鍵,主要是從閱讀中學習描寫人物特點的方法,運用到寫作實踐中去。綜合上述要求,我們可以確定本次習作的目標為:根據(jù)具體情境需要選擇適當?shù)氖吕榻B自己的特點,使對方能夠認識或記住自己。學生要達到這樣的習作要求,自然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
從習作題目和習作要求能夠看出,此次寫人習作具備交際語境下的習作特點,適合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讓“自我介紹”隨著目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展示自己的特點。
首先,創(chuàng)設“自我介紹”的情境。在習作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回顧本單元口語交際中的自我介紹安排了哪些情境,然后再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更獨特的情況下必須進行自我介紹。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創(chuàng)設的情境允許有區(qū)別。在創(chuàng)設情境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互動交流,彼此之間進行追問,通過追求促使對方將自己創(chuàng)設的情境盡量做到自圓其說,為進一步自我介紹打好基礎。
其次,關注“自畫像”的特點?!白援嬒瘛比绻麅H僅是外表上介紹得“像”的話,當今科技十分發(fā)達,完全可以放大真實的照片,不用語言就一看便知;但這樣的介紹偏重于表象,很難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見,“自畫像”還需要突出自我特點,達成既真實又鮮活的介紹目標,也就是需要仔細思考,怎樣才能介紹得更“像”一些。毫無疑問,這種更“像”的介紹需要抓住自我所具備的內在特點——經(jīng)常是一些隱蔽起來平時不為外人察覺的性格特點,而且還需要采用夸張、風趣的方法進行介紹,使之成為自我標志性的特點,給所有讀者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創(chuàng)設情境后,教師還要給學生提供思維支架,幫助他們寫好《我的“自畫像”》。
首先,提供審視自己的方法。在寫人習作中,介紹他人通常采用比較客觀的立場,用第三人稱來寫,也可以方方面面地去介紹,內容比較豐富。在《我的“自畫像”》習作中,介紹的對象與習作者二者合起來了,只能采用第一人稱寫。一般來說,人特別容易忽略,甚至堵住關注自己的內視通道,許多時候自己做的事情,通常做過就完事了,不再去想自己是怎么做的,為什么要這么做。這種習以為常的生活,本來是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個性特點的因素,可是由于人尤其是還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缺少對自身行為的關注,久而久之也就說不出自己究竟有什么特點了。有鑒于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喚醒內心的自我,讓學生睜開眼睛由內而外地審視自己;這樣就可以把自己當成另一個人看待,抓住這個人的多方面特點,選擇突出的特點進行介紹。
其次,提供生動畫像的路徑。學生把“自畫像”通過語言呈現(xiàn)出生動的一面,需要尋找合適的表達方法。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以往寫人習作積累的方法中提取適當?shù)姆椒?,讓學生回顧曾經(jīng)的寫人習作中,什么方法能夠有效地把人物寫得生動一些。學生能夠意識到在《小小“動物園”》中,用不同的動物來形容家人的特點,抓住相關動物的突出特點與人物的外貌、行為進行匹配,就能夠將人物寫得生動。另一方面,教師從本單元課文中選出寫得有生動感的范例,如黃繼光撲向敵人槍口的描寫、哈爾威靜靜地與諾曼底號一起沉沒海底等,這些范例選擇了典型事例和動作,突出人物的光輝形象和崇高品質,值得學生模仿。教師所搭設的不同思路的表達支架,為學生在“自畫像”中找到突破點提供了多種選擇的可能。
總之,在習作《我的“自畫像”》教學中,教師要將其納入寫人習作的整個體系中進行考慮和定位,為學生習作提供選擇材料、打開思路、突破重難點等方面的指導與幫助,讓學生在寫人習作方面獲得切實的發(fā)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