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進入初中不久,有一次考試我考到了年級前十名,成績的優(yōu)勝令我的自尊心極大地膨脹,還加劇了我的叛逆。
之前與有些同學關系疏遠本是因為我自己忙于學習,卻被我誤認為是他們看不起我,如今考到年級前十,我頓時有種出了口惡氣的感覺,經常說一些令人尷尬的話,朋友們紛紛與我交惡,甚至發(fā)生了肢體沖突。
我變得越發(fā)敏感,認為自己人際關系緊張是因為成績還是不夠好。我覺得只要考到年級第一,大家都會佩服我,都會對我友好。
我沒日沒夜地學,性格越發(fā)暴躁,經常跟父母叫嚷。為了節(jié)省出更多的學習時間,我在值日的時候潦草應付,害得同學們要幫我重新打掃。重要的集體活動我完全不參與,變著法子逃避,以此擠出時間學習。在大家眼中,我變成了一個孤僻自私的怪胎。
因為我眼里只有成績,老師交代的任務三天兩頭出岔子,而且見到老師也不打招呼,莽莽撞撞地就過去了。老師們感覺我變得冷漠、麻木、陰郁,對我的看法紛紛變了。
②
初二中期一場考試,我答得得心應手??荚嚱Y束后,老師們都去判卷了,學校安排了音樂、美術、體育課。同學們興奮異常,以震天的歡呼迎接音樂老師的到來。可是講著講著,音樂老師發(fā)現了一個不和諧音:劉嘉森同學竟然堂而皇之地在桌子上擺著練習冊,旁若無人地刷題。
音樂老師臉色陰沉得像暴雨前的黑云,我卻沒有發(fā)覺,仍沉浸在題目里。老師終于爆發(fā)了:“劉嘉森,你為什么在做題!”我囁嚅著,沒能吐出一個清晰的字眼。音樂老師吼道:“出去?!?/p>
我木訥地站了起來,緩緩走出去。徘徊兩圈后,我走進了物理老師的辦公室,坐下來繼續(xù)做題,我陷入了魔怔一般的狀態(tài),對外界的信息不管不顧。
不知不覺中,音樂課下課了,美術課上課了,我卻沒有回去。我鬼使神差地選擇了曠課,繼續(xù)做題、做題、做題。
美術課上到一半,辦公室的門被推開,我的同桌走進來:“嘉森,班主任白老師找你!”
回到教室,白老師肅穆地站著,全班同學鴉雀無聲,只聽到白老師說:“劉嘉森,到講臺上去。”我心涼了,白老師當眾批評必定是極為嚴重的錯誤。我驚疑地走到講臺上,面向白老師。
我就這樣度過了初中三年里最漫長的五秒,然而,魔幻的一幕發(fā)生了——白老師握住了我的手,說:“嘉森同學,感謝你為226班作出的貢獻……”我似乎理解了白老師的意思,問道:“多少名?”白老師一字一頓地說:“年級第一!”班級沸騰了,大家瘋狂地鼓掌,之前226班連年級前五名都沒有出現過,如今有了年級第一,算得上揚眉吐氣了。
我更是興奮得發(fā)暈,多少個日夜孜孜不倦的苦熬,為我?guī)砹诉@頂桂冠。我晃晃悠悠地回到座位上坐下,渾身舒暢。美術課繼續(xù)進行,老師講解著素描的基本知識,我聽不進去。我盼望著快點下課,好迎接同學們山呼海嘯般的喝彩。
終于下課了,我等待著,可是沒有,什么都沒有。同學們在下課的一瞬間哄然而散,沒有人到我身邊來。我悲哀地發(fā)現,自己獲得年級第一的消息僅僅在同學們腦海中停留了一小會兒。沒有人因此而喜歡我,沒有人因此而對我友善,我依然如此孤獨。
③
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家,父母對我考第一感到高興,我卻開心不起來。我忽然明白,之前的學習動力都來自一種莫名其妙的幻想,來自對世界的偏激認知。我以為學習好就能獲得一切,就能緩解緊張的人際關系,就能擁有幸福的生活,所以我為了學習而忽略了其他所有。
如今夢醒了,只有一地雞毛。我開始變得頹靡。我想要維持住自己的好成績,但是動力漸漸地不足了。我不甘心成績下降,每天晚上都熬夜學習,但效率極低。
我的成績下降了,從年級第一到年級30名左右。我懷疑世界在跟我作對,故意捉弄我。我明明努力了,可生活中還是處處不如意。如果成績不是一切,那我努力的意義在哪里?
就這樣我熬了小半年,變得消瘦、神經質。每天中午回姥爺家吃午飯,姥爺發(fā)現了我的變化,我跟他說出了我的苦惱。姥爺沒有正面給出建議,而是給我說起他的故事,說起他怎樣在十幾歲成為士兵,怎樣在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出生入死,怎樣拒絕了升職的調任而回家務農。我問他當初拒絕了升職調任后不后悔,姥爺淡淡地說:“活著就不能太滿,滿了就溢出去了,鉆牛角尖了反而啥都得不到?!?/p>
我的心里突然亮起了一束光。是啊,追求得太急切了,心態(tài)就滿,滿了就會目空一切,覺得只有成績重要,覺得集體活動不重要,覺得別人的感受不重要,覺得天底下只有自己的事情不順利,覺得周遭世界在有意地針對自己。
暑假里,我買來了很多關于心靈和成長的書籍,讀著讀著,我發(fā)現了自己的問題:平時偉人傳記讀多了,心里太急躁,總想著自己也要干一番大事。但是此時我的心境改變了,我買來陳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別傳》,看陳先生怎么給一個在時代中輾轉流離又零落成塵的小人物作傳,我才知道平凡的一生也有值得珍視的價值。
初三開學之后我的態(tài)度就改變了,我對人變得友善,對學習之外的事情變得十分耐心,對自己應該履行的義務都盡力去履行,盡可能考慮到周圍人的感受。于是,我發(fā)現自己跟身邊人的摩擦少了,心靈上的不安也減少了,學習起來不僅有干勁,而且更專注,所以花的時間雖然少了,但學進去的知識反而更多了。我的世界終于春暖花開。
我每天的生活規(guī)律到極致,晚上十一點睡覺,早晨六點半起床,中午到姥爺家吃午餐,下午會帶一小瓶糖果到學校,在大課間吃兩粒,以免因為先天的輕度低血糖而發(fā)暈。晚上做完所有的題目之后,我會聽著成龍的《壯志在我胸》或者林子祥的《男兒當自強》給自己鼓勁,緩解一天的疲憊,然后帶著滿足感進入夢鄉(xiāng)。
在初三的上半學期,我創(chuàng)造了一個小奇跡,四次考試分別考了年級第四、第二、第三和第一,達成了前所未有的連續(xù)高排名。由于我在各方面與人為善,主動為集體著想,我還榮獲了學校的“感動實驗中學十大學子”稱號。
我自豪地感到自己確實克服了青春期的性格缺陷,不僅成為一個學習優(yōu)秀的人,而且成為了一個各方面都更好的人。
(陳亮摘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心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