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勤
廚師羅五常
劇團最牛的角色是導演。導演就像單位領(lǐng)導,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電影開始前或結(jié)束后的演職員表里最顯著、占時間最長的,那肯定是導演的名字。
早先的班社沒有導演,排練劇目的人叫“說戲的”,也有的叫“老戲母子”。他們肚子里都有幾十本或者一百多本戲,劇本、唱腔、道具,從“一末”到“十雜”,都裝在他的肚子里。排練劇目的時候,他一樣一樣從肚子里往外倒騰,一個一個地口傳身教。等到大家都會了,便穿好戲服,在舞臺上試演一遍,戲就成了。這就像羅五常做大燴菜,炸酥肉、搓丸子、煎豆腐、泡粉條、洗白菜……然后倒進鍋里一燴,勾芡撒調(diào)料,再燉燉,最后撒上蔥花,濃香撲鼻的大燴菜就好了。
羅五常的父親羅老師就是一個說戲的精怪,都說他肚子里就有幾百本子戲,可以做到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不重樣。民國的時候,他走州過縣四處說戲,是陜南三市二十八縣響當當?shù)娜宋锬亍?/p>
可惜這樣的老戲母子沒有傳人。
甕城劇團名叫漢劇團,事實上是唱現(xiàn)代京劇,后來唱花鼓,他的一肚子漢劇沒地方倒。兒子羅五常倒是聰明伶俐,也在劇團工作,卻是一個做飯的廚師,打死都不愿意學戲。
羅五常的飯做得好。那時窮呀,吃啥都是對付,將就果腹就行。羅五常不將就,他講究。單就是一個普通的燴面片兒,別人把蘿卜白菜炒熟,倒進煮熟的面條鍋里,用個大鏟子攪拌均勻,不結(jié)疙瘩就行了。他不,他做的拌料得先用蔥姜蒜爆香,里面有白蘿卜片、胡蘿卜片、青菜葉子、綠豆芽、油炸豆腐條,拌進面鍋里一攪,色彩豐富,香氣襲人,美味又漂亮。
那時都窮,下鄉(xiāng)演出別說是掙錢,有時連頓飽飯吃都沒有,常常用洋芋充饑。那些小演員見了洋芋就口吐酸水,寧愿餓著肚子也不吃。羅五常在洋芋上做文章。他中午把洋芋蒸熟拍碎,用五香大料炒著吃;下午把洋芋磨成泥,做成洋芋饃;第二天又把洋芋做成洋芋煎餅;第三天再把洋芋做成洋芋丸子汆湯……他變著花樣地做,把小演員的肚子喂得圓滾滾的。
我記憶最深的,還是他做的大燴菜。炸丸子、紅燒肉、煎豆腐、泡粉條、燉白菜,他對每一個程序都精益求精,每一份配菜都精致講究。他說:“做菜就像演戲,只有小人物,沒有小角色?!彼裕龅拇鬆Z菜總是食材豐富又精美,吃過就念念不忘。
羅五常不做飯時,喜歡看戲,看導演排戲,看演員演戲,看樂隊伴奏。那時已經(jīng)有導演了,那導演牛氣沖天,把演員、樂隊,甚至把老團長都收拾得屁滾尿流。老團長雖說是老戲母子,但現(xiàn)代戲不懂呀,便任由導演收拾。羅五常不明白,導演咋那么?!粒?/p>
他爹比畫著說:“那導演肯定是個二百五?!?/p>
那導演真是二百五。戲排好了,準備晚上公演獻禮呢,演“小爐匠”欒平的老肖得了絞腸痧被送進了醫(yī)院。楊子榮是英雄,有備選的B角的,欒平哪配有B角?老團長建議讓導演上。
導演草雞了,說:“我我我不會唱,也不會演哪……”
那是非常時期的政治任務(wù)呢,出了問題老團長可擔待不起。
眼看要出大事,羅五常搓搓手站起來,給老團長說:“讓我試試看?!崩蠄F長睜大眼睛疑惑地盯著他,說:“那是一個硬角色,而不是一盤硬菜?!绷_五常做了兩個“小爐匠”的動作。不等老團長說話,導演連忙說:“他行他行……”老團長也只好死馬當作活馬醫(yī),讓他頂上了。
羅五常真是一個好演員,唱腔合轍嘹亮,一招一式非常到位,把“小爐匠”的奸詐狡猾猥瑣可恨刻畫得入木三分,還把楊子榮勇敢機智威猛過人的形象襯托得更加高大。就連那牛氣沖天的導演都說,這是他見過的最好的“小爐匠”。
演出結(jié)束,老團長苦口婆心勸羅五常當演員,他卻一百個不答應(yīng)。
他說:“我爹僅僅是個說戲的,現(xiàn)在成了啥?”
也真是,他爹因為說戲,被批斗過上百次,還被打斷了雙腿。
須生老米
老米生得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雙眼目光如炬,鼻如懸膽,一看就是一個光彩照人的人物。自然,他飾演的都是一些高大上的正面角色——古典戲劇的關(guān)公、皇帝,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中的李玉和、《林海雪原》中少劍波、《杜鵑山》里的雷剛等,光芒四射,威武雄壯。
老米私下里說,自己最喜歡演丑角,他在學員班偷偷學會了許多丑角戲。《十五貫》里的婁阿鼠、《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沙家浜》中的刁德一,他唱得真是好呀!到了劇團,老團長讓他唱須生,他很不樂意,一再要求唱丑角。老團長拿出婁阿鼠的長袍讓他扮婁阿鼠,拿出座山雕的大氅叫他演座山雕。雖然他竭盡全力,但是……唉,怎么說呢?不倫不類,一點兒都不像個壞人,扮出的婁阿鼠一看就是落難公子的模樣,飾演的座山雕瞥一眼就知道是地下黨員。連他自己都覺得磨不開臉,他只好委曲求全作古正經(jīng)地去唱須生。
他真是演須生的料,不僅扮相俊美,唱功也好,音域?qū)掗?,字正腔圓,每次演出總是迎來掌聲一片。觀眾非常喜愛,特別是女觀眾。劇團里就有幾個女演員喜歡他,社會上喜歡他的女戲迷更是成串。她們爭相用自己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愛意。他一臉得意,心里很是受用。那年月男女關(guān)系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培養(yǎng)一個演員不容易,老團長擔心他年幼把持不住自己,鬧出什么事兒,便及時敲響警鐘,曉以利害,讓他走正道。而他也及時剎車,立馬做出一副正人君子的嚴肅模樣,高高在上,讓人難以接近。
越是這樣,越是讓人著迷,喜歡他的女戲迷更多了。不僅有少女,還有小媳婦。有個小媳婦膽大心細有心機,弄得他神魂顛倒,把持不住了。據(jù)說,他放下那么多小姑娘不喜歡,偷偷和這個小媳婦好了起來。聽說這小媳婦名聲還不怎么好,但架不住他喜歡呀。他前半夜在舞臺上唱楊子榮,扮李玉和,演雷剛,后半夜就偷偷和那個小媳婦唱《西廂記》,演《站花墻》,快意無限。
還是老團長厲害。老團長說水滸英雄要接受招安,落魄的公子都會狀元及第。老團長給他封了一個演員隊長,把他從那個小媳婦的床邊拉了回來。他繼續(xù)當少劍波,扮李玉和,演雷剛。他更加成熟了,戲唱得更好了,贏得的掌聲更多了。自然,喜歡他的女戲迷也更多了。據(jù)說,他又和某個戲迷有了故事。還是老團長懂人惜才,推薦他當了副團長,他才及時收手。接著,他當上某位副縣長的乘龍快婿,日子紅紅火火,讓人羨慕嫉妒。
副縣長幾年后到市里工作,把老米調(diào)進了市劇團。他的戲唱得好呀,沒幾年他就成為市里最紅的須生,在省城都有了名氣。他那么帥氣,那么紅,傳說和市劇團的當家花旦關(guān)系不一般,為此和妻子鬧得很不愉快。就在大家懷著復雜的心情關(guān)注著他下一步做何行動時,他的妻子遭遇車禍,高位截癱了。大家嘆息之余,都覺得他會離婚,然后調(diào)進省城劇團,開始新的生活呢,卻聽說他改行了。
他改行是為了照顧妻子,妻子的生活離不開人照顧。離開了那個行當,關(guān)注他的人就少了。不過他的故事還是不斷傳來。傳說中的故事很多,很多都是和女人有關(guān)。這也怨不得他,誰讓他生得那么好看呢?就像美女,哪個不被人議論一些真真假假的故事?有人說他和那個當家花旦一直好著,有人說他和某個女老板有染,還有人說他和甕城原來的某個相好還保持著來往。
傳說只是傳說,我知道的是他到文化館當了個管戲劇的干部,接著當上了副館長、館長。他一直照看著自己的妻子。因此,他還當選過市里省里的道德模范,報紙上有整版關(guān)于他的事跡的報道,看得讓人敬佩不已。據(jù)說省里要把他的事跡報上去,參加全國道德模范評選,卻有人告狀,說他私下和某個業(yè)余演員關(guān)系不正當。組織趕忙調(diào)查,事情虛虛實實說不清。等調(diào)查清楚,那趟車已經(jīng)開走——評選全國道德模范的事情告吹了。
他雖不在乎,但領(lǐng)導覺得惋惜,要提拔他。還是傳說——本來是提拔他當甕城的副縣長的,他申請去市文化局當了副局長。不過他的副局長當?shù)煤?,懂業(yè)務(wù),善溝通,正派公道,上上下下都喜歡。后來又當上了局長。遺憾的是當局長那年,他妻子去世了,他也沒有再續(xù)弦。
去年秋天吧,老米退休了,他回到甕城,在一個業(yè)余劇團唱戲。本來是讓他扮須生呢,他堅持演丑角。他的須生演得好,他的丑角演得真不怎么樣,依然有種讓人說不出的怪怪的感覺。不過他唱得很高興,私下也高興,和一班中老年女粉絲跳交誼舞,唱卡拉OK,猜拳喝酒,熱鬧非凡。
[責任編輯 易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