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玲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金庸的武俠小說紅遍大江南北,我在金庸小說的絕代風華里,領略了故事的撲朔迷離、情感的蕩氣回腸。
特別是《天龍八部》,我讀得熱血沸騰、如癡如醉:翩翩公子,神仙姐姐,山茶花,蝴蝶谷,寂寞的風,憂傷的月。大理,蒼山洱海,一個如夢如幻的地方,令我生出無限神往。
從此,心心念念想的就是這個神秘的地方。洱海,是元稹筆下“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海么?如果是,那么,從今而后,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也常常追問,蒼山洱海,你到底是怎樣的嫵媚?可像古人說的“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么?那么,你最美的境界應該是“眉眼盈盈處”了?那里是不是一直演繹著那個風花雪月的故事?
好想,好想去那座隱含著無數(shù)人文和自然密碼的城市,彩云之南,夢之歸處,看花看??丛铝?,遇見你,遇見美好。
然而,年年歲歲,望盡天涯,卻只見山高水闊。
聽聞遠方有你,動身跋涉千里。
山一程,水一程。遠山含黛,綠水揚波。然而,沿途的明媚已安放不下我那顆渴盼已久的靈魂。
大理石林的怪石嶙峋、鬼斧神工俘獲不了我的心,麗江古城的詩情畫意,茶馬古道的粗獷神秘,似乎也拴不住我飛揚的情絲,我只要見證蒼山洱海,我只要看那個風花雪月的故事。
洱海真的與眾不同!洱海不是海。
洱海雖然叫海,但并不是大海,在云南十八怪中就有一怪為“湖泊稱作?!?,這就是說,湖泊在云南多被叫作“?!?。
洱海,一個風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呈狹長形,宛如一輪新月,靜靜地依臥在蒼山和大理壩子之間,形狀如同一個耳朵,故取名為“洱?!薄6贁鄬酉萋浜?,湖水清澈見底,透明度極高。
有人說,洱海是大自然寫給世界的一封情書,令世人向往癡迷。
的確,風平浪靜的洱海,像一顆深綠色的寶石鑲嵌在云南大地上,微風吹過,海面波光粼粼,純粹、明亮而又幽遠、深邃,說不出的神秘在心頭縈繞。泛舟洱海,仿佛在干凈透明的藍天上航行,給人以寧靜而悠遠的感覺。那醉人的碧綠,映著白云,映著蒼山,仙境一般,讓人不能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與奧妙。
蒼山位于洱海西部,共有19座山峰,其中最高峰為馬龍峰,海拔在4122米左右,每兩座峰之間都會有一條小溪流,下瀉東流,最終注入洱海,這也就是非常著名的蒼山十八溪。
蒼山是厚重的,它是大理的一切開始的地方。蒼山的景色以雪、云、泉著稱。蒼山的云變幻多姿,時而淡如青煙,時而濃似潑墨。
清晨,遠處的蒼山被白色的流云輕擁著,恰如一個身穿白紗的新娘。每天早上,裝扮好的蒼山將影子照向洱海的時候,會不會羞澀地問上一句“畫眉深淺入時無”?
蒼山的顏色,是剛剛浸染過的綠,蔥翠而清新。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她們就這樣珠聯(lián)璧合地永遠彈奏著那首亙古不變的高山流水,演繹著那些風花雪月的故事。
真的,沒有哪一個地方能夠比大理賦予“風花雪月”更多的意境。
20世紀60年代,著名作家曹靖華游過大理之后,對大理的風、花、雪、月四景感慨萬千,賦詩一首:下關風,上關花,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而這每一處風景,都是有來歷的,都浸潤著浪漫和深情。
相傳蒼山斜陽峰上住著一只白狐,她愛上了下關一位白族書生,于是仙女與書生相戀了。洱海法師羅荃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事,便施法將書生打入洱海。狐女為救書生,向觀音求救,觀音給她六瓶風,讓她將洱海水吹干以救書生。當狐女帶著六瓶風回到下關天生橋時,遭到了羅荃法師的暗算,跌倒在地,打碎了五瓶風。霎時間,狂風怒吼,四季不斷,后來人們就把下關叫作“風城”。
上關是一片開闊的草原,鮮花鋪地,姹紫嫣紅。上關的花,是絢爛的,是繁盛的,一望無際的花海在一年四季里流轉(zhuǎn)。在關外花樹村有棵“十里香”,傳說為仙人呂洞賓所種,花大如蓮,每朵12個瓣,應十二個月,閏年則開13瓣,花色黃白相間,美麗誘人。其果殼黑硬,可做朝珠,因而又叫朝珠花,“上關花”由此得名。而這種花,就是木蓮花,現(xiàn)在大理境內(nèi)隨處可見。
經(jīng)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風花雪月”之最。在大理民間流傳著一個凄美的傳說,相傳有一年蒼山腳下瘟疫流行,十人九亡。有白族兄妹為拯救百姓,在觀音的指引下學法,將瘟神攆到蒼山頂上埋在雪里凍死了。為了使瘟神永不復生,妹妹變成了雪神,永鎮(zhèn)蒼山。于是蒼山雪人峰就有了千年不化的白雪。
寫到這里,我的心頭一震,自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以來,我們的白衣天使不就是鎮(zhèn)守瘟疫的“雪神”么?他們勇敢逆行,無私無畏,正是他們的奉獻和犧牲精神,才換來國泰民安,換來了我們的歲月靜好。
關于洱海月,流傳最廣的是天宮公主下凡的故事。傳說天宮一位公主下凡人間與漁民成婚。公主為了幫漁民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寶鏡沉入海底,把魚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讓漁民們能打到更多的魚。從此,寶鏡就在海底變成了金月亮,放著光芒,照著世世代代的捕魚人。
如今,“洱海月”成了觀賞美景。每當月出,行近洱海之濱,仰望天空,玉鏡高懸,俯視海面,地涌銀濤,一輪明月在海中隨波漂蕩,煞是驚艷。而在中秋節(jié)晚上,月亮會離洱海水面特別近,且會呈現(xiàn)出金色。居住在大理洱海邊的白族人家都要將木船劃到洱海中,欣賞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映在一起,形成一幅絕美的圖畫。
蒼山洱海,以其大量的神話故事和傳說,豐富著人們的想象,再現(xiàn)著大理人們對遠古自然現(xiàn)象的樸素解釋及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它使大理原本豐厚的文化底蘊更加厚重。
慢慢地騎行在洱海之濱,白族白色的屋墻,一排排立在綠草之上,藍天白云下,像極了一個童話,純凈而安詳。迷途桃園的小道上沒有一粒塵埃,路旁繁花一片,鮮艷明媚得像擦拭了一般。水,是有了靈性般的清純;天,是塊透明的藍水晶,冷艷而高貴;云,像棉花山一樣一座一座連綿地懸浮在空中,純潔、淳厚;風,是被蒼山雪、洱海水洗滌了過濾了的綢緞般的柔。一種純粹的、純凈的、安寧的、風雅的、悠遠的慢生活,就這樣把人陶醉了征服了。這個遠離喧囂的桃花源,這個如嬰兒般心性透明干凈的世外仙境,就是我心目中的風花雪月呀。我想與你相守,一直到白頭!
然而,我用盡心思,沒有帶走一片云彩。
路遙遙,水迢迢,山高路遠,回程黯然。
別緒悠悠,惆悵此情難寄。衣帶漸寬,無奈為伊憔悴。
我吹過你吹過的風,這算不算相擁?
我走過你走過的路,這算不算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