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彬
大單元視角,需要教師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廣闊的視野把一個“單元”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知識的有效遷移與整合,在教學內(nèi)容上打破教材原來的編排順序,重新標建符合學生認識水平及教學實際的新知識體系。項目化學習,是指一種著眼于從真實情境中挑戰(zhàn)項目主題,在情感化設計任務和活動的基礎上進行長期開放探究,最終建構知識意義,提升能力的一種教學策略;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基于“項目”的微課程;成果導向和過程協(xié)作是項目化學習的顯著特征。
學生的學習只有在以問題解決為導向,有任務、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fā)展的有意的學習過程中才會真實發(fā)生。筆者在羅平縣羅雄第一中學八年級初二307班展開了為期一年的項目化學習實踐,通過一年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學生對“語文”變得真正地喜愛了,充滿了激情,成績也收獲了“驚喜”(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統(tǒng)測全班的平均分由初一時年級的第11名提前到第3名,及格率由60%提高到97%,上一百分的人數(shù)由1人提高到20人)?,F(xiàn)筆者以統(tǒng)編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實踐為例,和大家談談大單元視角下的初中語文項目化學習實踐,以期能為初中語文項目化學習的開展提供借鑒。
一、制定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確定要有大單元的視角,提煉相對適應的單元主題,構建素養(yǎng)為本的單元目標,從整個單元的高度確定項目化學習的目標。演講是一種在公開場合把自己的意圖想法表達出來的“說”。演講能力體現(xiàn)一個人的競爭力和綜合素質(zhì)。學生從小就對“演講”有所接觸,特別是進入初中以來,教材的課后練習、綜合性學習,有許多與演講有關的內(nèi)容,統(tǒng)編教材八年級上冊更是集中安排了圍繞“信”的小型演講會的活動。本單元是“活動·探究”單元,主要任務是學習演講,通過學習演講詞、撰寫演講稿和舉辦演講比賽三個目標任務來理解演講的特點,達到學會演講的目的。教材選取四篇演講詞,各具特點?!蹲詈笠淮沃v演》是即興演講,語言慷慨激昂,情感愛憎分明?!稇懈裎镏轮瘛敷w現(xiàn)了一種客觀理性、嚴謹求實的風格?!段乙簧械闹匾駬瘛丰槍π詮?,用語親切自然,幽默風趣。《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站位高、格局大,用語莊重、典雅。撰寫演講稿在學習演講詞的基礎上進行。寫作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由讀到寫,讀寫結合?!芭e辦演講比賽”將學習演講落實到口語表達實踐上,對閱讀所得、寫作所成進行綜合運用。
因此,在教學本單元時筆者將本單元的學習目標確定為:(1)學習演講詞,理解其觀點,感受其風格,獲得啟示,了解演講詞的主要特點。(2)閱讀文本,揣摩關鍵詞句,能準確地表達出演講者的觀點、風格、用語特點。(3)以自主學習為主了解寫作演講稿的常見技法,運用閱讀所得,學會撰寫演講稿。(4)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學習演講的技巧,進行演講實踐,舉辦演講比賽。(5)通過學習,提升讀寫能力、理解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等。(6)獲得有益的啟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創(chuàng)設情境是為了使學習目標能很好地達成而設置的學習環(huán)境。語文學科的特點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因此,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要嚴格樹立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意識。教師在全面理解了解四篇演講詞的有關背景以及演講詞特點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向?qū)W生完整地展示四篇演講詞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相關資料等,讓學生感同身受,站在作者的立場思悟演講詞,激發(fā)學生探索文本的興趣,引起學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鳴。同時項目學習的語文教學中的情境應該是真實的生活情境,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學生不僅便于帶入生活閱歷的感知,而且有利于從文本中產(chǎn)生理解與共鳴。
基于學習需要,在教學本單元時,圍繞四篇演講詞我們創(chuàng)設了這樣真實的學習情境:(1)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資料;(2)播放相關的視頻;(3)我們常常會把自己的意圖想法說出來,以“激情演講”為本單元的學習情境,在精讀作者筆下的演講詞的前提下,激情演講文本,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演講者的愛憎分明、對祖國的熱愛、獻身精神,對中國學生培養(yǎng)實驗精神的期望,自己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崇高精神及對奧林匹克主義未來發(fā)展的美好祝愿。從不同角色角度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討論、分享、演繹領會演講的特點、技巧、風格等。
三、設計任務模塊
項目化學習強調(diào)學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知識的記憶,基于教材已有單元開發(fā)及學習目標和學習情境,我們設計了三個主要的學習任務,三個任務由讀到寫再到綜合活動,學習活動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三者之間既有區(qū)分又有聯(lián)系,每個任務由若干個小活動組成,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分組探究問題,然后完成項目學習的學習目標。
任務一:學習演講詞
(1)學生課前搜集資料。小組成員分任務搜集有關演講詞的文體知識,四篇演講詞的寫作背景、作者介紹等有關的資料,歸納整理后由小組代表在全班進行展示。
(2)了解演講。學生觀看《我是演說家》《開講啦》《超級演說家》等視頻片段后,相互交流學習的心得。
(3)了解演講者,了解演講背景,了解演講詞。學生觀看四篇演講詞有關的視頻資料,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文意。
(4)讀一讀。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閱讀所得,研討四篇演講詞的內(nèi)容、寫法、語言、風格等,并完成教師下達的任務書。
(5)講一講。學生以小組為活動單位,將演講本身作為學習對象,以演講的方式學習演講,嘗試把知識技巧轉(zhuǎn)化為能力進行演講實踐,本活動指向的是“學習演講詞”,并非指向“舉辦演講比賽”。小組成員分角色扮演文本人物,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模擬演講四篇演講詞的部分段落或者部分內(nèi)容。
在實踐中我們預設了這樣的情境:你是參加李公樸追悼會的愛國熱血青年,聽了聞一多先生的演講。但時隔幾小時,聞一多先生便倒在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槍口之下,你懷著沉痛的心情又參加了聞一多先生的追悼會。請你代表青年們講一講你此時此刻的心情。選取了《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最后一段,《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中的最后兩段,《慶祝奧林匹克復興25周年》中第6、7自然段進行“講一講”實踐,進一步體會四篇演講詞的內(nèi)容、特點、風格等。
任務二:撰寫演講稿
項目化學習中教師要以任務為驅(qū)動,給學生布置合適的項目任務,學生根據(jù)提供的任務仔細分析課文,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觀點等,由讀到寫、讀寫共生。以下是圍繞任務二而設置的項目。
(1)探究演講詞的一般結構及特點。教師在探究過程中給予學生適當?shù)闹笇?,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歸納。以任務一中學習的四篇演講詞為支架歸納出演講詞由開頭、主體、結尾三部分構成,基本特點是要有針對性,觀點要鮮明,結構要完整,思路要清晰,語言風格因需要而異的特點的主要成果。
(2)研究演講稿的寫法。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制訂本組的學習計劃并開展實踐,小組之間互評,然后在班上展示成果。教師結合任務一學習的四篇演講詞,指導學生總結歸納演講稿的主要寫作格式,同時指導學生上網(wǎng)查資料,優(yōu)化演講稿的寫法。
(3)小組列寫作提綱。各組各自確定演講的主題,確定觀點,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為支架,列好提綱,由各組的代表在班上展示結果,教師進行綜合評價。
(4)撰寫演講稿。根據(jù)列好的提綱進行演講稿的寫作,完成后全班交流展示,師生評價。
任務三:舉辦演講比賽
舉辦演講比賽是一項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競賽,要求學生有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良好的表達能力,能運用演講技巧,通過極具感染力的“演”和“講”將觀眾帶入自己的世界。圍繞這一任務我們設置四個項目:
(1)歸納“演”“講”的技巧。教師指導學生歸納“演”的技巧,主要從手勢、表情、姿勢、視線方面進行總結;“講”的技巧主要從停頓、語調(diào)的抑揚、重音、語速方面進行總結。
(2)制定比賽規(guī)則,演講比賽評分表。在教師的指導下,師生共同制定比賽規(guī)則,演講比賽評比表。
(3)演講選拔賽。根據(jù)班上分成的學習小組,組員在小組內(nèi)進行演講選拔賽,每小組評出一名最優(yōu)秀演講者,代表小組參加全班的演講決賽。
(4)進行演講決賽。演講比賽活動全部交由學生策劃組織,將演講展示和學生的點評結合起來,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比賽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活動過程談談自己的收獲。
一年的實踐證明,在初中語文課程中使用項目化學習的成效是顯著的,但也有許多的困境,如何實現(xiàn)多種學習方式的有機整合、教材的整合、跨學科學習等有待我們不斷地去突破。
◇責任編輯 晏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