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新 毛建勛 紀以紅
(1.江蘇省淮安體育運動學校 江蘇淮安 223001;2.遼寧理工學院 遼寧錦州 121000)
賽艇運動是一項全身肌肉協(xié)同參與的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目。青少年賽艇運動員處于身體生長發(fā)育的特殊時期,加之訓練年限相對較短,動作穩(wěn)定性較差,長期高強度的重復性的動作模式是導致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早期的運動損傷的預防和篩查以及糾正性訓練在青少年業(yè)余訓練中顯得尤為重要。
功能動作篩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xiàn)MS)是20 世紀90 年代美國矯形專家Gray cook 等設計并提出的一個基于基本動作模式來預測運動風險的篩查系統(tǒng),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受試者功能障礙,并根據其測試結果實施相應的糾正性訓練,以達到預防運動損傷、恢復基本動作模式、改善功能動作的目的。前人對于賽艇運動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損傷調查、生理生化指標監(jiān)控、體能訓練,對于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功能動作篩查的研究鮮見報道,且業(yè)界普遍認為的14 分的風險閾值不能適用于所有運動項目。該文通過對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傷病情況調查、FMS篩查及其相關性分析,得出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的損傷風險的截斷點分值,為青少年賽艇運動員運動損傷預防、發(fā)展體能、改善技術動作、提升運動表現(xiàn)提供參考。
該文以30 名優(yōu)秀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為研究樣本,以運動員傷病、功能動作篩查及其相關性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運動員20人,女運動員10人,均為國家二級及以上運動員,運動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樣本基本信息(n=30)
以“功能動作篩查”“運動損傷”“青少年運動員”“賽艇”為關鍵詞,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檢索相關文獻資料,為該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獻資料支持。
對調查問卷進行信效度檢驗后,共發(fā)放調查問卷34 份,回收問卷30 份,通過問卷調查統(tǒng)計運動員基本信息、訓練情況、運動傷病。
對30名青少年賽艇運動員進行FMS測試,其中包括7 個基本動作和3 個排除性檢查動作。測試動作涉及人體左右兩側的,需要分別進行評分,取兩側得分中的低分為最終得分。
該研究運用Excel 和SPSS 23.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處理。得出受試者工作曲線(ROC)的線下面積,最終確定FMS總分的截斷點(cut-off point)分值。
傷病類型以慢性損傷為主,占72.4%;急性損傷,占27.6%。其中,傷病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占51%;其次為膝關節(jié),占24%;踝關節(jié),占14%;背部、大腿、髖以及足,占2.7%(見表2)。
表2 青少年賽艇運動員損傷部位統(tǒng)計(人次)
30名青少年賽艇運動員按照有無傷病分為健康組和傷病組,與FMS 總分相關性分析采用非參數獨立樣本檢驗。結果顯示有無傷病與青少年賽艇運動員FMS總分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0.05),見表3。
表3 有無傷病運動員在FMS總分中的差異
FMS各個動作的得分與運動員是否有傷病進行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只有深蹲這一個動作的得分與運動員傷病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0.05),如表4所示。
表4 有無傷病運動員在FMS各項得分中的差異
使用SPSS 23.0軟件繪制ROC曲線,曲線下面積為0.868(=0.002),曲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圖1)。
圖1 非參數檢驗的FMS總分ROC曲線圖
確定截斷點分值根據ROC曲線中最靠近左上角的那一點即為最佳臨界點,此點上靈敏度與特異度都比較高,而假陽性與假陰性最少。根據Youden 指數(YI)最大化來確定最佳臨界點,Youden指數=敏感性+特異性-1。該研究中,Youden 指數為0.556 時,顯示截斷點分值為15.5,靈敏度與特異度都比較高,因此,該研究的截斷點為15(見表5、表6)。
表5 曲線下方的區(qū)域
表6 分界點的敏感性、特異性、YI
運動員慢性損傷的發(fā)生率較高,病程基本超過6周甚至更長時間,嚴重影響運動員訓練和參賽。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第一,錯誤的動作模式下大強度的力量訓練。由于訓練年限較短,動作結構不合理,在力量訓練時,錯誤的技術動作往往造成身體其他環(huán)節(jié)的過度代償,長此以往就容易形成慢性勞損。第二,專項技術動作的特殊要求。賽艇的技術動作要求運動員在拉漿的過程中,作為腰椎主動穩(wěn)定系統(tǒng)的肌肉是維持脊柱穩(wěn)定的關鍵,運動員在坐位條件下,完成單一、重復性的技術動作,往往會導致腰痛的發(fā)生。第三,訓練后缺乏足夠的系統(tǒng)性放松活動。訓練后的放松整理活動,能夠幫助運動員緩解肌肉僵硬、酸痛,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代謝廢物的排出,維持肌肉彈性、延展性等生理功能。青少年運動員往往因為忽視訓練后的放松,運動系統(tǒng)不能及時得到調整,長期的疲勞累積導致肌肉功能性降低,造成運動損傷。
功能動作篩查(FMS)是通過評價動作的分級系統(tǒng)來描述動作模式的質量,不是診斷或測量孤立的關節(jié)動作,作為預測運動損傷風險的篩查系統(tǒng),F(xiàn)MS可以評價身體在靈活性、平衡性、穩(wěn)定性存在的缺陷,且這種缺陷與運動損傷高度相關。該研究中健康組與傷病組的FMS 總分存在顯著性差異(<0.05)。FMS 得分越高,運動員的動作模式越趨于合理,未來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風險就會相對較低,而FMS得分較低的運動員,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風險則會相對較高。說明功能性動作篩查可以作為運動員損傷風險的預測工具。
該課題研究了7種不同動作模式與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傷病的相關性,發(fā)現(xiàn)只有深蹲分數與運動員傷病存在顯著相關性(=0.002),其他6 個動作與運動員傷病均不存在相關性。
深蹲動作是很多功能動作的重要組成,其目的是評估肩、髖、膝、踝的對稱性和靈活性以及肩胛和脊柱胸椎段的靈活性、穩(wěn)定性,反映了整體的協(xié)調及穩(wěn)定能力,需要全身力學動力鏈和高級神經肌肉的協(xié)調控制。作為許多功能動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運動員無法高質量完成深蹲動作,將會很大限度上影響其他功能動作。該項評分較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腘繩肌緊張,延展性不足另一方面在于踝關節(jié)背屈功能障礙。賽艇運動的技術動作要求運動員在推漿階段,髖膝踝關節(jié)高度折疊來提高拉漿的動作效率。運動員深蹲動作得分較低會直接降低拉漿功率。有學者認為,人體在實際運動過程中,不存在某種動作模式更加重要或高效,但在青少年賽艇訓練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某動作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應該引起教練員以及科研人員的關注,并制定糾正策略,從而規(guī)避損傷風險。
受試者工作曲線(ROC曲線)將2個用于判斷診斷價值的指標敏感性和特異性以曲線圖示的方式結合在一起,曲線下面積用以評判診斷效率,面積越大,診斷準確性越高。根據文獻報道,當曲線下面積在0.5~0.7時準確性較低,在0.7~0.9 時有一定準確性,大于等于0.9 時,有較高準確性。該研究中的曲線下面積為0.868,=0.002,差異具有顯著性,可以用來評估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的損傷風險。
在該研究中,青少年賽艇運動員損傷風險閾值為15 分,當FMS 測試分數低于15 分時,訓練或比賽過程中發(fā)生運動損傷的風險相對較高,教練員或科研人員應該根據較低得分項出現(xiàn)的異常動作模式制定合理的糾正性訓練方案。
(1)青少年賽艇運動員運動損傷以慢性損傷為主,且多集中在腰部、膝關節(jié)等,教練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糾正性訓練策略。
(2)FMS測試總分、深蹲動作得分與青少年賽艇運動員損傷高度相關,教練員應予以關注。
(3)青少年賽艇運動員FMS測試總分預測運動損傷的截斷點分值為15,總分小于等于15 分時,運動員損傷風險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