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雖然已經(jīng)降下帷幕,但運動員們奮力拼搏的身影,早已深深刻進我們的腦海里。殘缺的身體一樣可以綻放美麗,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可敬的運動員,走進他們的故事,去感受自強不息的精神,去獲取前進的動力……
在高山之上“擁抱”整個世界
來自遼寧省莊河市的孫鴻勝,6歲時因一次電擊意外失去雙臂。殘酷的命運讓孫鴻勝的父母痛不欲生,但孫鴻勝并未因此消沉,為了安慰父母,他克服各種困難,慢慢學(xué)會了用腳做家務(wù)、用腳寫字,甚至學(xué)會了騎自行車,奔跑速度在同齡人中也是佼佼者。
孫鴻勝出色的身體素質(zhì)與協(xié)調(diào)能力被沈陽殘疾人游泳隊發(fā)現(xiàn)。2008年,他與體育結(jié)緣。
在游泳隊的時光進一步鍛煉了孫鴻勝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高強度的訓(xùn)練也讓他的心性得到磨煉。經(jīng)過刻苦的訓(xùn)練與大大小小的比賽,孫鴻勝飛速成長,開始向往更為廣闊的天空。2016年,孫鴻勝進入國家殘疾人滑雪隊。
不過,孫鴻勝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在滑雪時,由于沒有雙臂進行身體平衡,進行飛躍動作時容易被側(cè)風吹飛,摔倒甚至沖出賽道是家常便飯。為了鍛煉雪上平衡能力,他需要雙腳站在瑜伽球上,不僅要穩(wěn)穩(wěn)立住,教練還會朝他投擲足球和籃球,就是為了鍛煉他在受到強大外力沖擊時保持重心的能力。以外,教練還會用一兩公斤重的球在孫鴻勝的肩膀上敲打,為他模擬高山滑雪回轉(zhuǎn)項目中身體觸碰旗門的感覺,以克服沒有雙臂帶來的不適應(yīng)感。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3月5日進行的賽場上,孫鴻勝終于以1分20秒88的成績奪得北京冬殘奧會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zhuǎn)(站姿)項目的冠軍。
(新華社2022年3月8日)
思考:雖然失去了雙臂,但努力與拼搏讓孫鴻勝擁有了“一雙隱形的翅膀”,他沖下高山掠過終點的時候,曾經(jīng)所有的奮斗與磨礪,都得到了回報。他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奧運冠軍,不只是感動,還有戰(zhàn)勝困難、不斷超越自我的力量。
適用話題:身殘志堅、自強不息、苦難、奮斗、榜樣等。
100%信任,因為你是我的眼
3月7日,在延慶賽區(qū)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舉行的北京冬殘奧會高山滑雪女子全能視障組的比賽中,中國選手朱大慶和引導(dǎo)員閆寒寒,憑借出色的發(fā)揮和默契的配合,再獲得一枚銀牌。
32歲的朱大慶來自河北省,從小患有嚴重眼疾,可見視力僅有10厘米。談及比賽感受時,她對自己的引導(dǎo)員閆寒寒充滿感激,她認為功勞都是寒寒的。
根據(jù)規(guī)則,比賽時,引導(dǎo)員要滑在選手之前,彼此之間相隔大概一個旗門的距離。但引導(dǎo)員不能直接幫助選手,只能用對講機或揚聲器溝通速度、地形細節(jié),因此,運動員要100%信任引導(dǎo)員,因為引導(dǎo)員就是選手的“眼睛”。作為引導(dǎo)員,比賽時閆寒寒既要自己快速準確判斷賽道情況,更要成為朱大慶的“眼睛”,幫她指引路線、角度、彎道等。
鮮為人知的是,引導(dǎo)員閆寒寒實際上是一位先天性右臂殘疾運動員。中學(xué)時,他是名殘疾人游泳運動員,后來轉(zhuǎn)練滑雪項目,憑借出色的能力入選國家殘疾人男子高山滑雪隊。但是,這位年輕的小將甘當幕后英雄,每次比賽開始前的5分鐘里,他都要和閆寒寒相互鼓勵,再梳理一遍賽道難點。
3年多的相處,讓兩人建立起了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情誼。不少網(wǎng)友感嘆:“冬殘奧會版‘你是我的眼,并肩作戰(zhàn)了不起!”“堅韌不拔的毅力令人佩服!”
(《北京日報》2022年3月8日)
思考:作為患有嚴重視力障礙的人,朱大慶在比賽過程中,離不引導(dǎo)員閆寒寒的幫助和鼓勵,閆寒寒不僅充當了她的眼睛,同時也給了她拼搏的動力。他們用默契的配合,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奇跡。感謝朱大慶奮力拼搏,為國爭光;也感謝閆寒寒無私奉獻,甘當陪襯!
適用話題:信任、配合、幕后英雄、榜樣等。
“金色女孩”鑄就歷史突破
3月6日,當張夢秋越過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巖石賽道最后一個彎道,躍入人們視野并全速沖向終點時,守候在終點區(qū)域的中國隊教練組、技術(shù)官員和志愿者人群,已經(jīng)進入狂歡模式。最終,她奪得了殘奧會高山滑雪項目女子超級大回轉(zhuǎn)(站姿)比賽冠軍。
張夢秋出生于2002年,因患小兒腦性癱瘓導(dǎo)致身體具有一定的運動功能障礙。14歲時,她被河北省殘聯(lián)選中,成為高山滑雪運動員。剛到隊里的時候,教練說想要把雪滑好,就必須練好體能。一次完成體能訓(xùn)練后,她的雙腿已經(jīng)疼得走不了路了。她想過放棄,但看到隊友每天都在努力訓(xùn)練,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堅持下來。
第一次穿上滑雪板站在雪道上的時候,她在一個小緩坡上就摔了好幾跤,后來慢慢掌握了一些技巧,就越滑越好了。第一次參加河北省殘運會時,小夢秋沒能登上領(lǐng)獎臺。看到站在領(lǐng)獎臺上的隊友,她暗下決心:下次一定要站上領(lǐng)獎臺。終于,她在自己參加的首次殘疾人全國高山滑雪錦標賽上,拿下一銀一銅,并且順利進入了國家隊。
贏得全國冠軍后,張夢秋開始向更高的目標發(fā)起沖擊。參加了歐洲杯和世界杯比賽后,張夢秋感覺自己和國外運動員的差距特別大,于是加倍努力。
2020年,張夢秋在瑞士為中國隊拿下殘疾人高山滑雪首枚世界杯金牌,隨后又在當年的世界杯分站賽中贏得三枚獎牌。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前,她被國際殘奧委會官網(wǎng)認為是“承載‘東道主奪冠希望”的選手。
奪得金牌之后,當記者問到她想通過這個冠軍給人們傳遞怎樣的價值觀時,她先是說,“我腦瓜子笨,不會說”,然后思考了一會兒,緩緩地說:“想讓更多人知道,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
(新華社2022年3月7日)
思考:張夢秋先后獲得了本屆冬殘奧會女子滑降站姿銀牌、女子超級大回轉(zhuǎn)站姿金牌、女子全能站姿銀牌、女子大回轉(zhuǎn)站姿金牌和女子回轉(zhuǎn)站姿銀牌,5次登上領(lǐng)獎臺!這份成績單的取得,是她不畏強手、頑強拼搏的結(jié)果,更是她面對挫折,堅持不懈的結(jié)果。張夢秋用自己的努力,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殘疾人運動員的風采。
適用話題:身殘志堅、刻苦、堅持、夢想、風采等。
冬殘奧會六朝老將的堅守
在北京冬殘奧會越野滑雪男子長距離(傳統(tǒng)技術(shù)-視障)比賽中,42歲的加拿大選手布賴恩·麥基弗奪冠,這是他個人生涯第14塊冬殘奧會金牌。在此后的比賽中,他又奪得了北京冬殘奧會越野滑雪男子短距離(自由技術(shù)) ——視障比賽金牌和殘奧越野滑雪男子中距離(自由技術(shù))——視障比賽金牌,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小目標”——與冬殘奧會歷史男子第一人、德國高山滑雪選手格爾德·舍恩菲爾德的“16金之最”持平。
從2002年鹽湖城冬殘奧會開始,麥基弗已是第六次參加冬殘奧會。歷次冬殘奧會他都有所斬獲,可謂冬殘奧會越野滑雪“常青樹”。鹽湖城和都靈兩屆冬殘奧會,他各有兩金入賬;此后溫哥華、索契、平昌連續(xù)三屆冬殘奧會,他更是驚人地各奪三金。北京冬殘奧會前,他已經(jīng)累計進賬13金,所有金牌均來自于越野滑雪。
輝煌源自熱愛。盡管年過40,麥基弗對于這項考驗體力和毅力的運動熱情不減。麥基弗3歲接觸滑雪,12歲時開始參加比賽,19歲時因遺傳父親的眼底黃色斑點癥導(dǎo)致視力下降,此后成為殘奧越野滑雪選手。長期的訓(xùn)練和參賽,傷病困擾難以避免。2008年,麥基弗訓(xùn)練中肋骨骨折;2009年參加加拿大全國錦標賽時發(fā)生意外,左肱骨骨折;2010-2011賽季,鼻竇炎和肺炎一直困擾著他;2017年,他脊椎受傷……
堅持不懈和追求卓越的精神為麥基弗贏得諸多榮譽。在2018年加拿大年度體育獎評選中,他被授予冬季體育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2016年,加拿大授予他和他的哥哥羅賓“功勛獎?wù)隆薄?/p>
(新華社2022年3月8日)
思考:六屆冬殘奧會的堅守,16塊金牌的輝煌成就,讓布賴恩·麥基弗成為滑雪賽道上的真正英雄。細數(shù)這一枚枚獎牌,我們仿佛看到了布賴恩·麥基弗頑強拼搏的身姿,看到了他對這項運動的熱愛,看到了他堅韌的眼神,看到了他臉上綻放出的燦爛笑容……
適用話題:興趣、理想、堅持、堅韌、拼搏、熱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