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瀟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手術室 商丘 476000)
乳腺良性腫瘤指乳腺纖維腺病結節(jié)、纖維腺瘤或乳腺囊性增生,通常表現為乳腺腫痛,多發(fā)于育齡期女性[1]。早期腫塊較小,但生長迅速,其形態(tài)多呈橢圓形或圓形,表面不光滑,邊界清晰,且腫瘤大部分是無痛性的腫塊,可推動。乳腺良性腫瘤多在體檢時發(fā)現,若不及時治療,會給患者日常生活及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該病目前臨床以手術治療為主。開放手術可有效切除腫塊,價格相對低廉,但患者術后恢復慢,并發(fā)癥多[2]。超聲引導下安珂(EnCor)真空輔助微創(chuàng)旋切術前期主要用于乳腺微創(chuàng)活檢[3],近年來被應用于治療乳腺良性腫瘤,具有切口隱匿、創(chuàng)傷小、恢復迅速、瘢痕小和術后并發(fā)癥少等特點,在清除腫瘤的同時不破壞乳房正常功能與美觀[4]。本研究探討安珂真空輔助微創(chuàng)旋切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療效及安全性?,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8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腫瘤患者73 例的臨床資料,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36 例和對照組37 例。觀察組年齡21~57 歲,平均(42.54±4.73)歲;腫塊直徑10.55~27.63 mm,平均(18.41±2.56)mm;腫塊數目2~5 個,平均(3.48±0.26)個;乳頭狀瘤12 例,乳腺纖維瘤14 例,乳腺囊性增生10 例。對照組年齡22~60 歲,平均(43.61±5.32)歲;腫塊直徑11.04~28.74 mm,平均(19.54±2.81)mm;腫塊數目2~5 個,平均(3.24±0.33)個;乳頭狀瘤13 例,乳腺纖維瘤13 例,乳腺囊性增生11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編號:2018-10-B023)。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經病理學、X線及B 超等影像學手段確診為乳腺良性腫瘤[5];(2)乳腺腫塊直徑≤3 cm;(3)符合手術適應證,如出現乳頭溢液、出血及腫瘤迅速增長等現象。排除標準:(1)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2)惡性腫瘤,有乳腺血管瘤史;(3)合并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和認知功能障礙;(4)合并心腦血管、急性感染性疾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開放切除術治療。依腫塊大小和部位確定切口長度(一般2~3 cm)和部位,采用乳暈弧形切口和非乳暈放射狀切口?;颊呷⊙雠P位,肢體外展,暴露術野;對術野進行常規(guī)消毒、鋪巾,鹽酸利多卡因膠漿(Ⅰ)(國藥準字H13021217)在預計切口位置周圍行局部浸潤麻醉,用手術刀沿標記部位切開患者皮膚、逐層分離皮下脂肪以及乳腺組織至腫物基底部,切除乳腺腫物連同少許正常組織后對創(chuàng)口采取電凝止血或加壓包扎縫合,切除物送病理檢查。觀察組采用超聲引導下EnCor 真空輔助微創(chuàng)旋切術。指導患者仰臥或側臥位,暴露術野,對術野進行常規(guī)局麻、消毒及鋪巾,并在術前標記擬定的最佳穿刺點(一般為乳房下緣、外緣或乳暈下緣,避開大血管),根據腫塊具體情況確定進針深度和方向;明確患者腫瘤的數量,并選擇合適規(guī)格旋切刀(7G 或10G)將術野皮膚切開0.5~1.0 cm,在超聲引導下將安珂旋切刀插入到乳腺腫塊深處,打開旋切窗,超聲監(jiān)視下對腫塊扇形旋切;過程中通過真空刀槽抽吸腫物碎塊和局部積血,扇形旋轉多方位清理各處腫塊直至超聲顯示病灶完全切除無殘留;撤出旋切刀,局部按壓5~10 min,防血腫;止血后對手術切口進行生理鹽水沖洗消毒,無菌紗布覆蓋或無菌黏膠粘合傷口,最后加壓包扎2 d,切除物送病理檢查。
1.4 觀察指標 (1)手術所用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手術切口長度及愈合時間,愈后瘢痕長度;(2)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切口感染、皮下血腫、乳房變形、皮膚破損及皮下瘀斑;(3)采用口述分級評分法(VRS)[6]對患者術后24 h 疼痛程度進行分級:0 級無疼痛;1 級觸摸時有疼痛感;2 級觸摸時有明顯疼痛;3 級疼痛明顯。(4)乳房美觀程度:采用乳房美觀評分[7]對患者進行評估,包含對稱性、凹陷程度、質地與彈性、皮膚顏色、瘢痕、乳頭橫向偏移距離、乳頭縱向偏移距離、乳房順應性差值等八個維度。評分標準:對稱性計分,對稱記為4 分;輕度不對稱記為3分;中度不對稱記為2 分;嚴重不對稱記為1 分。凹陷程度計分,無凹陷記為4 分;凹陷不明顯記為3分;凹陷但不影響對稱記為2 分;嚴重凹陷記為1分。質地與彈性計分,無變化記為4 分;改變不明顯記為3 分;彈性減弱記為2 分;水腫或纖維化記為1分。皮膚顏色計分,無變化記為4 分;改變不明顯記為3 分;輕度色素沉著記為2 分;明顯色素沉著記為1 分。瘢痕計分,正面看不清記為4 分;瘢痕不明顯記為3 分;瘢痕較明顯記為2 分;瘢痕粗大記為1分。乳頭橫向偏移距離計分,<0.5 cm 記為4 分;0.5~1.4 cm 記為3 分;1.5~3 cm 記為2 分;>3 cm 記為1 分。乳頭縱向偏移距離:0.5 cm 記為4 分;0.5~1.4 cm 記為3 分;1.5~3 cm 記為2 分;>3 cm 記為1 分。乳房順應性差值計分:<0.3 cm 記為4 分;0.3~0.7 cm 記為3 分;0.8~1.5 cm 記為2 分;>1.5 cm 記為1 分。總分8~32 分,>25 分為美觀程度優(yōu)良。(5)滿意度:兩組患者術后對乳房美觀程度進行滿意度評估。非常滿意為治療后乳房美觀評分>25分;滿意為治療后乳房美觀評分在25~18 分之間;不滿意為患者乳房美觀評分低于18 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后疼痛程度比較 觀察組2 級和3 級疼痛患者數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疼痛程度比較[例(%)]
2.2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所用時間、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1),手術切口長度、愈后瘢痕長度、切口愈合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切口長度(cm) 切口愈合時間(d) 瘢痕長度(cm) 住院時間(d)觀察組對照組36 37 t P 14.98±3.71 32.84±5.46 16.302<0.01 18.18±4.13 54.68±8.56 23.099<0.01 0.83±0.14 2.65±1.28 8.480<0.01 2.94±0.62 6.55±1.34 14.703<0.01 0.24±0.03 1.95±0.54 18.968<0.01 4.05±1.28 7.94±1.88 10.306<0.01
2.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切口感染、乳房變形、皮下血腫、皮膚破損、皮下瘀斑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2.4 兩組術后乳房美觀評分比較 術后觀察組乳房對稱性、凹陷程度、質地與彈性、皮膚顏色、瘢痕、乳頭橫向偏移距離、乳頭縱向偏移距離、乳房順應性差值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4。
表4 兩組術后乳房美觀評分比較(分,±s)
表4 兩組術后乳房美觀評分比較(分,±s)
組別 n 對稱性 凹陷程度 質地與彈性 皮膚顏色 瘢痕 乳頭橫向偏移距離 乳頭縱向偏移距離 乳房順應性差值觀察組對照組36 37 t P 2.89±0.57 1.74±0.68 7.819<0.01 3.05±0.66 2.69±0.54 2.553<0.01 3.42±0.23 3.02±0.28 6.659<0.01 3.41±0.15 3.24±0.18 4.377<0.01 3.06±0.47 2.74±0.52 2.755<0.01 3.44±0.22 3.24±0.25 3.624<0.01 3.36±0.27 3.06±0.24 5.020<0.01 3.41±0.36 3.18±0.34 2.807<0.01
2.5 兩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97.2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08%(P<0.05)。見表5。
表5 兩組滿意度比較[例(%)]
乳腺良性腫瘤發(fā)病率約占乳腺疾病的三分之一,不及時治療可能惡化,繼發(fā)乳腺癌概率是正常人的2~3 倍[8]。乳腺良性腫瘤通常外科以開放切除術治療,可有效清除腫塊,但由于是通過人手觸摸定位,創(chuàng)傷大,破壞乳房美觀,患者可接受度低[9]。EnCor 真空輔助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其原理是真空負壓抽吸乳腺組織,融合電動切割和真空抽吸技術,在B型超聲引導下,切除開放手術難以精準定位處理的深部或微小病灶,并吸取切除物將其經傳送系統(tǒng)有效傳至體外,對機體損傷小[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恢復時間快于對照組,手術切口長度、愈后瘢痕長度均短于對照組,這說明EnCor 微創(chuàng)旋切術療效優(yōu)于傳統(tǒng)開放手術??紤]原因為術中借助超聲引導能夠準確定位,利用真空負壓抽吸病灶組織,避免了反復進退針,創(chuàng)口少而小,因此避免了術中大量出血,縮短了手術時間,也利于患者術后恢復。本研究還顯示觀察組術后中度、重度疼痛患者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EnCor 微創(chuàng)旋切術對患者乳腺組織的損傷小于開放手術。考慮原因為EnCor 微創(chuàng)旋切術切口小,術后系統(tǒng)按壓止血無須縫合,穿刺點少,有效避免了術后疼痛。
本研究觀察組采用安珂旋切治療,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這說明超聲引導下EnCor微創(chuàng)旋切術治療乳腺腫塊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紤]原因為EnCor 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封閉,且能自動清理割除物和積血,受外界氣體干擾小,感染率低。同時因為避免了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正常腺體,組織損傷小,因此并發(fā)癥少[11]。本研究結果還發(fā)現,術后觀察組乳房美觀程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說明超聲引導下EnCor 微創(chuàng)旋切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較開放切除術更能保持乳房美觀,提高患者滿意度。考慮原因為安珂真空輔助微創(chuàng)旋切術由真空輔助微創(chuàng)全切刀完成,在彩超的引導下對乳腺腫塊進行切除,手術切口小,且穿刺精準,對組織的牽拉、傷害小,患者術后無明顯疼痛感,故而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明顯減少,乳房美觀度高,滿意度高[12]。
綜上所述,與傳統(tǒng)開放切除術相比,EnCor 真空輔助微創(chuàng)旋切治療乳腺良性腫瘤具有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勢,且患者術后疼痛程度較低,并發(fā)癥少,同時可保持患者術后乳房美觀,提高患者滿意度。但該手術也有局限性,僅適合乳腺中<3 cm 的較小腫塊,單個較大的腫物,最佳選擇仍為開放手術。兩種手術結合使用,更能滿足患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