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進家,段培高,伊春海
(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陜西西安 710049)
高校教師教學評價是推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途徑。不可否認,以“評教”為主的教學評價體系對我國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起著不可或缺的支撐作用。
但從學生自身發(fā)展角度來看,這種“重教輕學”的教學評價體系不但不利于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且開始背離“教是為了不教”的初衷?;ゎ惤處熃虒W評價同樣無法逃脫傳統教學評價的束縛,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如“評教”遠多于“評學”,更多是關注教師個人專業(yè)技能的提升,忽視學生的學習效果;“評教”組織方式和指標觀測點單一,缺少“四位一體”的全方位人才培養(yǎng)模式思想;重視評價結果,忽視幫扶改進與發(fā)展。
相反,如采用“評學”代替“評教”,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如課堂中學到了什么、怎么學習的、學習得如何、他們所學的是不是自身成長所需要等,即實現基于成果導向教育(OBE)的教學評價。因此,應當建設新的化工類教師教學“評學”指標及觀測點,做到因評施教,勢在必行。
改變過去以“評教”為主的教學評價模式,建立“評學”評價為主,“督導評價、學生評價和自我評價”為輔的化工類專業(yè)教師教學多元評價形式,即基于成果導向教育(OBE)和“品行養(yǎng)成、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思維創(chuàng)新”的“四位一體”育人理念,關注學生學習效果的教師效能評價。
基于“評學”評價,建立與“立德樹人”和“課程思政”人才培養(yǎng)新要求相適應的化工類教師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潤“德育”于無形教學,融“智育”于“教學內容”,通過“教學效果”反饋“立德樹人”和“科研育人”成效;立足“教學成效分析”指標,通過調研及學生走訪,請督導專家完成五個問題提問。問題1:是否了解該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有助于達成課程目標及畢業(yè)要求;問題2-5 為該課程的專業(yè)問題,由督導專家自行提問,簡要記錄學生回答情況,完成評價。
解決傳統教師教學評價體系與人才培養(yǎng)模式變革要求不相適應的環(huán)節(jié),建立教學評價結果反饋與幫扶改進制度,幫助專業(yè)教師成長并持續(xù)改進教學效果。在促進教師個人專業(yè)能力發(fā)展與教學效果提升的同時,更要使學生的德、智雙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全面提升。通過教學評價形式與指標體系的革新實現“學教相長”。
“立德樹人”已成為高等教育政策的首要立足點,并成為高校和高校教師的首要任務。課程思政與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是立德樹人的最直接體現。課程思政不能完全孤立于教學內容,而應潤物無聲,融思政于課程內容,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陶冶政治情操、凈化道德心靈。在專業(yè)知識點講解過程中體現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正反兩方面看問題,避免片面性和決策性的錯誤。如工業(yè)合成氨反應,3H2+N22NH3-92.4kJ·mol-1,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根據熱力學vant Hoff 公式,dlnKθ/dT<0,升高溫度不利于正反應的發(fā)生。根據動力學Arrhenius 公式,升高溫度可以加速正反應的進行。因此,溫度對放熱反應的影響是矛盾的,是相互對立的。在實際的工業(yè)生產中,既要考慮反應速率,又要考慮轉化率,突出主要矛盾,選擇一個最適宜的反應溫度T。實際運行的工業(yè)合成氨的溫度為500 度。因此,適當的溫度將矛盾統一了起來。
專業(yè)知識點升華與延伸,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樹立先進典型,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懷。如侯氏制堿法的發(fā)明人,侯德榜先生。憑著多年的制堿經驗和在海外留學時所積累的化學知識,經歷500 多次循環(huán)試驗,分析了2000 多個樣品后,侯德榜終于研究出了一套新的生產流程。這全球首創(chuàng)的制堿法將食鹽的使用率極大地提高到了95%。產生了可以制造氮肥的副產品氯化銨,簡化了制堿工藝流程,并將成本降低了40%,絕對是世界制堿法發(fā)展的一座豐碑。鼓勵學生時刻克服困難,始終保持樂觀心態(tài),如西安交通大學的“西遷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西安交通大學時強調,“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到指揮跟黨走”。面對困難與挑戰(zhàn),交大人沒有退縮,他們披荊斬棘,向科學進軍。新時代的大學生,亦應輕以待己、重以報國,傳承并發(fā)揚這種“西遷精神”。
化工專業(yè)課知識的傳授要體現科研育人、魅力化工。專業(yè)教師的授課應該是授之以魚和授之以漁并重,不但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學到能力。專業(yè)知識要體現最新科技前沿,因為所有創(chuàng)新的思想都是教師在攻克科研過程中的經驗、業(yè)績以及整個過程的心得,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怎么把一個創(chuàng)新的東西做出來,學會實現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法。比如在講授“過濾”這一單元操作時,可向學生介紹一些新型的過濾方法,如“膜過濾、超濾”等,再如講授“精餾、吸收”單元操作時,可簡要介紹新型的傳質方法,如“特殊精餾、反應精餾、吸附、超臨界萃取”等。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不但識“舊”,更要知“新”。
圍繞以學生具體學習效果為中心的觀測點。每節(jié)課結束評價人員隨機抽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了解學生是否真正體會到了課堂上的思政育人、科研育人。評價人員對教師授課水平的評價不能僅僅局限于學生是否懂了,而要根據課堂知識點隨時設置題目讓學生來回答,掌握本堂課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習的效果。最終的學習效果還要結合學生的考試情況,而且還要評價教師所選的試題是否直接或間接體現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或方法論,是否能體現教師課堂上傳授給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如在講授“化工原理”吸收板塊后,在“化工原理實驗”吸收塔的操作中,可以結合“化工制圖”課程中的化工工藝流程圖模塊,讓學生畫出相應的工藝流程圖,讓學生在課堂上分組講述相應的工藝流程原理。
采用問卷調查、專家打分與層次分析等方法確立“評學”評價指標以及每個指標的觀測點。具體操作方法是,設計調查問卷,發(fā)放給專家并回收,運用統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SPSS),EXCEL 統計數據和修正評價形式,并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分析各指標權重。
評價問卷設計為一級指標,主要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評價以及教學成效分析等三個方面,每個一級指標具有不同的權重。每個一級指標下設不同的觀測點。主要通過計算界值的方法對建構的指標進行篩選。具體操作方法是,運用SPSS、EXCEL 分別計算滿分頻率、均值、變異系數的均值和標準差,從而計算出臨界值。其中,滿分頻率與均值的界值計算方法為“均值-標準差”,保留得分高于界值的;變異系數的界值計算方法為“均值+標準差”,保留得分低于界值的評價形式的問卷。
表1 “評學”評價指標及觀測點
表2 “評學”評價層次結構模型
專家采用兩兩指標進行比較的方式進行判斷,對各個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比較,如表3 所示。研究采用九級標度法,用1、3、5、7、9 分別表示同等重要、稍微重要、比較重要、很重要、絕對重要。2、4、6、8 則表示重要程度介于相鄰的兩個等級之間。具體計算方法為先一致性檢驗再利用R 軟件進行權重分析。
在上述問卷調查、專家打分與層次分析等方法的基礎上,確認了各評價指標的順序,每個指標的相對權重,每個指標的具體可觀測點以及順序。考慮到實際評價過程中的可操作性,“評學”評價指標主要有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教學成效分析3 部分組成,前兩者的權重均為20%,教學成效分析評價占比60%,體現OBE 和“四位一體”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學生學習效果的教師效能評價。評價結束,建立幫扶改進與發(fā)展制度。
構建完善的化工類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化工專業(yè)教學改革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以學生學習效果為核心,完善的化工類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該摒棄傳統的“重教輕學”模式,著重研究以“學生學習成果導向”為核心的教學質量評價形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立德樹人,科研育人,“OBE”與“四位一體”育人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學到知識,學到能力,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創(chuàng)新思想。在此過程中,化工類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制訂和構建還要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注重發(fā)展階段和發(fā)展規(guī)劃的有效匹配,以此發(fā)揮學校的管理效能,提升化工專業(yè)教師整體的教學水平和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