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快到了,奉上一道兒童動畫片“開胃菜”。故事的主角是五個無惡不作的壞蛋——風度翩翩的扒手“大壞狼”、見多識廣的保險箱竊賊“貪心蛇”、冷靜沉穩(wěn)的偽裝大師“美肚鯊”、暴躁易怒的打手“食人魚”、伶牙俐齒的黑客專家“駭客蛛”閃亮登場,他們是最臭名昭著的“壞蛋聯(lián)盟”。直到某一天,他們突然想成為模范公民,然而轉型路途甚是艱難,且意外層出不窮,令人啼笑皆非。
千萬不要把它看作是一個“邪不壓正”或者“洗心革面”的故事,如果那樣就太辜負《the bad guys》故事的主人公們劣跡斑斑,做著違背社會秩序和道德觀念的事: 偷盜、搶劫、詐騙。除了不被世人認可,我覺得他們活得非常盡興,財務自由、鐵桿情誼、自我實現。不知道為什么,我更愿意稱它為青春片。
天下三分,烽火四起,在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戰(zhàn)爭不僅有刀光劍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殺。秘密情報線上的生死角逐,正涌動于滾滾洪流的陰影當中。兩個不被亂世聚焦的“小人物”——陳恭與荀詡,他們生死相依的兄弟情在驚心動魄的諜戰(zhàn)中爆發(fā)出奪目光輝,譜寫出一段英雄傳奇。
一直都非常喜歡三國時期的歷史,小時候看歷史,更多看的是精彩紛呈的故事,長大之后才懂得,歷史是關于人的歷史,而不僅僅是故事。2014年我有幸拜讀了馬伯庸老師《風起隴西》這本小說,當時就被親王在這個故事中所書寫的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所吸引,在英雄輩出的年代里,正是這樣一群寂寂無名的小間諜,在風起云涌的歷史中展現了他們的光輝。這樣的故事,不再聚焦王侯將相,而是著眼于最平凡的普通人。在三國那個恢宏紛亂的歷史時代中,陳恭、荀詡等角色,他們只是活躍在蜀漢和曹魏之間。
軟件質量,不但依賴架構及項目管理,而且與代碼質量緊密相關。這一點,無論是敏捷開發(fā)流派還是傳統(tǒng)開發(fā)流派,都不得不承認。本書提出一種觀點:代碼質量與其整潔度成正比。干凈的代碼,既在質量上較為可靠,也為后期維護、升級奠定了良好基礎。作為編程領域的佼佼者,本書作者給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整潔代碼操作實踐。
實踐在本書中體現為一條條規(guī)則(或稱“啟示”),并輔以來自實際項目的正反兩面的范例。只要遵循這些規(guī)則,就能編寫出干凈的代碼,從而有效提升代碼質量。書中介紹的規(guī)則均來自作者多年的實踐經驗,涵蓋從命名到重構的多個編程方面,雖為一“家”之言,然誠有可資借鑒的價值。
本書共收錄雪莉·杰克遜的16個短篇小說,除經典短篇《摸彩》外,大部分為首次譯介的作品。有“超自然現象”(涉及鬼怪和異時空),也有日常生活里由于人性的惡意而導致的失控場景。雪莉·杰克遜的寫作有其幽暗、殘暴的一面,也有哥特小說慣常的冷峻、寫實風格,但她并沒有沉浸在驚異、怪誕中,她的作品有強烈的隱喻風格,更關注對歷史與人性的解讀。
二戰(zhàn)以后,世界各地人民都在努力從恐怖的陰霾中逐漸走出,心理上逃出那個親人離去、無家可歸的荒地,逃出那極端的孤寂感,在現實中茍活余生。一部分作家選擇逆流而上,試圖在文學的世界中再次搭建那不該被遺忘的歷史場景,他們選擇用驚悚小說的方式完成這些創(chuàng)作,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雪莉·杰克遜。短篇小說中的懸疑小說,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么多的合集。因為我覺得懸疑小說重要的就是渲染氣氛,恐怖氛圍不常有,需要用大量篇幅把讀者代入其中,身臨其境??墒茄├騾s反其道而行之,她用平常的生活描述來烘托整體氣氛,然后再突然反轉,讓人欲罷不能。
在近二三百年里,曾有幾百萬歐洲白人被穆斯林從海上或者沿海的家中擄走,然后在北非的奴隸市場上被販賣。英國少年托馬斯·佩洛就是白人奴隸之一,18世紀初,他被摩洛哥蘇丹穆萊·伊斯瑪儀買下。當時這位蘇丹正在建造一座氣勢宏偉的宮殿,而這座宮殿完全是由白人奴隸建造的。因為佩洛比較年輕、機智,他成了蘇丹的私人奴隸。佩洛既見證了這個殘酷的政權,也目睹了這個朝廷的壯觀景象。在經過二十多年的奴役生活后,佩洛終于重獲自由,他也寫下了自己的故事,本書主要是根據佩洛的見聞和其他相關文獻寫成的。
無論歐洲人如何有優(yōu)越感,讓歐洲白人選擇穿越回一個時代,稍有歷史研究的人,一定不會選擇穿越回到17世紀,更不會選擇去到土耳其,也就是那時候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因為那里有著他們所不愿意面對的一段黑暗歷史。在那個時代,奧斯曼帝國國王的面包房里,新行宮、新城池的修建現場中,有著數以萬計且衣不遮體的奴隸,他們在國王監(jiān)工的謾罵與鞭打中,拼盡全力干著磨面、采石、砌筑等粗重的體力活,而與我們想象中不同的是,這些奴隸都有著天生的白皙皮膚,而叫罵著的監(jiān)工卻皮膚黝黑。
林帝浣
任職廣州中山大學,畫家,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電腦報》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