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喜,張 寧,李 輝,鄧建華
(1.桂林市中醫(yī)醫(yī)院,廣西 桂林 541002;2.資源縣人民醫(yī)院,廣西 資源 541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屬于呼吸系統(tǒng)病變,主要表現(xiàn)為持續(xù)氣流障礙、呼吸系統(tǒng)癥狀[1],可有效防治。目前認為本病發(fā)生機制主要是有害氣體(或有毒顆粒)侵襲氣道、肺臟并導致慢性炎癥反應,近年公眾生活環(huán)境污染問題逐漸嚴重,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提高,本病發(fā)生率與病死率也不斷升高,COPD是引發(fā)全球人口死亡的第四大病因[2],位于中國居民死亡原因第三位[3],已成為全球公共衛(wèi)生領域的一大難題。目前主要通過戒煙、氧療及藥物等治療[4],但治愈難、病程長,仍無法根治。本研究充分發(fā)揮中醫(yī)藥優(yōu)勢,采取中藥燙熨聯(lián)合肺康復訓練治療COPD穩(wěn)定期患者,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在桂林市中醫(yī)醫(yī)院及資源縣人民醫(yī)院就診的100例COPD穩(wěn)定期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5~65(56.8±5.2)歲;病程5~10(6.9±1.6)年。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45~65(57.1±4.7)歲;病程5~10(7.3±1.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中COPD的評估標準[5],并屬于非急性發(fā)作期:慢阻肺全球倡議(GOLD)分級標準屬于GOLD 1~3級者,靜息下呼吸空氣經(jīng)皮血氧飽和度>90%;年齡45~65歲;患者均自愿簽訂同意書參與本研究。
1.3 排除標準 ①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需行短效支氣管舒張劑干預者,需行抗生素與糖皮質激素治療者,急性加重的發(fā)熱、胸悶、呼吸障礙、咳嗽加劇、痰液顏色或/與黏度變化、痰量增加與喘息者,嚴重合并癥者;②不能配合治療者;③營養(yǎng)狀況差者;④對中藥過敏者;⑤治療部位有傷口或嚴重皮膚病者;⑥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
1.4 剔除標準 治療中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者,依從性差、要求退出治療者。
2.1 對照組 參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5]的COPD穩(wěn)定期管理方案開展健康教育、治療干預,必要時采用吸入法使用支氣管擴張藥(抗膽堿藥、β受體激動藥)。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中藥燙熨聯(lián)合肺康復訓練療法。
2.2.1 肺康復訓練 康復治療師每日指導患者進行肺康復鍛煉。①腹式呼吸[6]:患者全身放松,取坐位或立位,用鼻緩慢吸氣、呼氣,雙手按于上腹部,在呼氣的同時,腹部下沉、手部略提高按壓力度,從而使腹壓提高,上抬膈肌,在吸氣時,上腹部與手部壓力對抗,慢慢隆起腹部,盡量突起腹壁,膈肌收縮,呼吸頻率每秒為8~10次,訓練頻次為2次/日,每次10~15 min;呼氣時配合縮唇呼吸。②縮唇呼吸:在呼氣的同時,縮小嘴唇,呈吹口哨狀,略施一定阻力,緩緩呼氣,吸呼時間比例為1∶(2~4)。③有氧運動[7]:康復醫(yī)師制定運動處方,包括體操、太極拳、八段錦、腳踏車、擴胸運動、上下肢伸展,每次40 min,4次/周。④放松訓練:患者取舒適體位,為其播放柔緩音樂,放松心身。
2.2.2 中藥燙熨治療 ①愈肺促康方組成:中藥燙熨方來自桂林市中醫(yī)醫(yī)院鄧建華主任醫(yī)師經(jīng)驗方“愈肺促康方”。方藥組成:黃精15 g,零陵香10 g,吉祥草10 g,通關藤15 g,黨參10 g,陳皮20 g,艾葉15 g,干姜10 g,藿香10 g,八角蓮10 g,穿破石15 g,九節(jié)風10 g,白芥子10 g,防風10 g,丁香10 g,紅花10 g,蘇子10 g。上藥裝入15 cm×10 cm棉布口袋中,先用自來水浸泡30~60 min,再采用中藥熏蒸機加熱2~3 h,藥包溫度保持60~70℃?zhèn)溆?。②燙熨方法:用毛巾包裹中藥包,操作者手背試溫,避免燙傷患者,將燙熨藥袋置于患者肺俞、膈俞、心俞、大椎、風門、厥陰俞穴來回熨燙,期間均勻施力,初始力度宜小,在藥包溫度下降時,提高力度,并降低速度,或及時更換加溫;操作期間注意查看燙熨皮膚狀況,防止燙傷。燙熨頻率1次/日,每次用時20 min。
兩組療程均為2周。
3.1 觀察指標 ①肺功能:采用德國耶格肺功能儀檢測患者治療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FEV1/FVC。②6 min步行試驗(6MWD)[8]:測量患者6 min內能夠行走的最大運動距離,患者自行選擇合適速度,試驗中不進行言語鼓勵,每1 min給予提醒。③呼吸困難量表(mMRC)評分[9]:由患者根據(jù)主觀自我感覺進行評分,該量表共5個選項,采取5級評分法(0~4級),分別計0~4分。0級屬于輕度,1級為中度,2~4級為重度。④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shù)[10]進行評估,100分為正常,≥80分表示生活可基本自理,60~79分表示輕度生活依賴、功能障礙,41~59分表示中度生活依賴、功能障礙,21~40分表示重度生活依賴、功能障礙,20分以下表示生活完全依賴。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對比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 結果
3.3.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后肺功能指標均較治療前改善(P<0.05),治療后觀察組肺功能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 別觀察組對照組n 50 50 FVC(L)治療前1.95±0.53 1.91±0.51治療后2.38±0.50①②2.17±0.52①FEV1(L)治療前1.14±0.58 1.10±0.56治療后1.58±0.67①②1.33±0.58①FEV1/FVC(%)治療前61.66±13.15 60.35±12.56治療后71.63±12.41①②65.89±11.87①
3.3.2 兩組治療前后6MWD、mMRC評分及Barthel指數(shù)比較 兩組治療后6MWD、mMRC評分及Barthel指數(shù)均較治療前改善(均P<0.05),且觀察組改善更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6MWD、mMRC評分及Barthel指數(shù)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6MWD、mMRC評分及Barthel指數(shù)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 別觀察組對照組n 50 50 6MWD(m)治療前281.3±30.2 276.4±29.6治療后361.5±39.1①②343.8±37.6①mMRC評分(分)治療前3.77±0.63 3.62±0.59治療后2.24±0.39①②2.51±0.44①Barthel指數(shù)(分)治療前51.29±10.97 53.78±11.32治療后67.46±8.81①②61.52±9.17①
COPD屬于慢性呼吸道病變,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肌無力或萎縮、通氣功能下降、有效呼吸減少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及生存質量,科學有效的治療是提高本病預后的重點。隨著對疾病認識的深入,COPD的診療目標不再是單一的修復其病理改變,而是以促進肺功能的整體恢復為中心,改善活動耐量,緩解呼吸障礙,提升生存、生活質量。中西醫(yī)在肺康復方面各具特點,西醫(yī)更注重局部功能的恢復,中醫(yī)則以調理臟腑、恢復整體機體功能為主[11],如何將二者有機結合是目前研究的熱點。
肺康復鍛煉是COPD非藥物療法的有效手段,腹式呼吸可延長呼吸時間,改善呼吸模式,削弱阻力負荷,緩解呼吸肌疲勞,提升呼吸肌機能與耐力,刺激膈肌和腹壁肌,幫助膈肌復原,提升通氣能力,糾正心肌供氧、供血功能,阻止病情加?。?2]??s唇呼吸對呼氣相時的氣道內壓具有維持作用,可推遲小氣道塌陷時間,減少殘氣,改善缺氧狀況。有氧運動對呼吸肌肌力與耐力具有改善作用,可改善胸腔順應性,提高膈肌活動范圍,增加通氣量。放松訓練能讓緊張的呼吸肌群放松,舒緩緊張心理,減少呼吸肌耗氧量,減輕呼吸困難癥狀[13]。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干預后各項指標較干預前大幅改善,差異顯著,也對此結論給予了有效驗證。
在中醫(yī)學中,COPD被歸入“喘病”“肺脹”等范疇,緣于患者機體正氣不足,肺衛(wèi)不固,不斷受外邪侵犯,失治誤治,長期未愈,痰飲瘀積滯,阻塞氣道,肺、脾、腎三臟受損,主癥見氣促、氣急、動則喘甚等。其證本虛標實,治當補虛瀉實,應給予化痰除濁、健脾益肺補腎等治療。中藥燙熨是具有中醫(yī)特色的外治法。馬影蕊等[14]觀察發(fā)現(xiàn),把溫度適宜的中藥包放到機體患病區(qū)域或穴位上,借助溫熱之力,對肌膚施以刺激,開啟腠理,使毛細血管有效擴張,加速機體代謝,促使藥包內中藥離子滲入體內,循經(jīng)運行,直達病所,可達到調理臟腑、恢復身體機能的目的,療效安全可靠。本研究所用的愈肺促康方中,黨參、黃精、吉祥草健脾補肺,益腎納氣;干姜、陳皮溫中和脾,除飲祛痰;蘇子、白芥子化痰平喘;艾葉、通關藤、紅花、八角蓮、穿破石、九節(jié)風溫經(jīng)通絡,活血化瘀,解毒瀉濁;藿香、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零陵香、丁香芳香理氣,引藥歸經(jīng)。諸藥合用,共奏補脾肺益腎、活血通絡、溫化痰飲之功。燙熨穴位選擇肺俞、膈俞、心俞、大椎、風門、厥陰俞。肺俞穴是治療肺系疾病的常用穴,配合膈俞,可治療肺氣壅閉、胸膈氣機不利,兩穴合用可有效調整肺功能;大椎主治咳嗽、喘逆,肺俞配大椎可止咳平喘。《針灸甲乙經(jīng)》曰:“風眩頭痛,鼻不利,時嚏,清涕自出,風門主之。”風門穴主治傷風咳嗽,而喘病患者肺氣不足,更易感受外邪而發(fā)病,故選風門配肺俞穴以疏風止咳。肺朝百脈,主治節(jié),如肺氣不足、壅塞,功能異常,則影響其輔心行血,COPD常見合并癥如肺心病,心血無法正常運行,堵塞血脈,故配心俞、厥陰俞溫經(jīng)通絡、活血化瘀。
綜上所述,采用愈肺促康方燙熨聯(lián)合肺康復訓練治療COPD穩(wěn)定期,可緩解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提升運動功能與生活質量,促進康復,幫助患者再次融入社會與家庭生活,在臨床中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