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大環(huán)境下,人們對初中物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程度越來越深?;谛抡n改的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一共包含四個方面,分別為促使學生物理基本觀念的形成、幫助學生學會科學的探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思維、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而將玩具應用于初中物理課堂,其目的是讓玩具更好地輔助教學,以促使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探究。文章就核心素養(yǎng)下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展開了深入分析,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玩具;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科學玩具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的實踐研究”(GS[2020]GHB0038)。
作者簡介:包宇(1989—),女,甘肅省蘭州市第四十九中學,二級教師,碩士研究生學歷。
引 言
在初中的全部課程中,物理至關重要,其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而且對他們的生活意義重大。目前,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一定的困難和挑戰(zhàn),所以當下物理教師的工作重點在于如何完成這一時期的教學任務。如果物理教師無法掙脫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那么將遠遠無法滿足當下時代發(fā)展的需求?;诖?,物理教師需加強對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的重視程度,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物理學科不僅非常復雜,還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想讓學生既學好知識又強化各項能力,教師就必須加強輔助教學工具的有效性。而玩具既受學生喜歡,又非常新奇和多種多樣,因此,物理教師可以將其利用起來,用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一、初中物理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
物理不僅是自然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初中基礎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有助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譬如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
在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首先,學習方法科學合理?;诤诵乃仞B(yǎng)的初中物理課程教學,教師的任務不再是以往的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要將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放在重點的位置。想要促進學生科學學習方法的獲得,教師適當?shù)闹笇П夭豢缮?,其中包括課前預習以及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與此同時,對學生自主探究的引導也十分重要。這樣,學生通過探究可以獲取更加豐富的學習經驗,有助于加深其對科學學習方法的把握程度。其次,掌握科學的知識。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物理教學的核心內容逐漸變成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為主。而為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逐漸轉變?yōu)閷W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以促進他們物理知識的獲取。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分析,加強自身對自然界中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了解程度。最后,提高所學知識的實踐和運用能力[1]。無論哪一門學科,學習的目的都是使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夠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和有效性。由此可見,想要推動學生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和發(fā)展,就要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實踐能力和運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
首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就目前來看,當下教育不再只是針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評價,還綜合考慮了學生的其他能力,如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等。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全面貫徹核心素養(yǎng)教育,為學生各項能力的綜合提升做出努力。其次,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對初中物理的創(chuàng)新改革具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诤诵乃仞B(yǎng)的初中物理教學,必須掙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讓學生在獲取知識以及學習方法的同時,也能提升相關技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最后,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就必須改變教學方式,將原來的灌輸知識轉變?yōu)閷W生能力的培養(yǎng),以促進物理創(chuàng)新改革的發(fā)展。
三、玩具與物理教學的關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蓖婢弑旧砭哂腥の缎院托缕嫘裕瑩Q句話說,學生的玩具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學生的好奇心是天生就存在的,它會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索,從而實踐體驗中去發(fā)現(xiàn)物理知識,而這個過程,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促使學生保持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2]。由此可見,玩具具有非常大的優(yōu)勢,除了能夠幫助學生開發(fā)智力,促進學生探索興趣的產生,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現(xiàn)對學生動手能力的進一步培養(yǎng)。
大部分玩具的制作都與豐富的物理知識息息相關。學生通過對玩具的玩耍,能夠直觀地看到有趣的現(xiàn)象,從而進行原理的深入探究,這完全符合科學探究教學的要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币驗橥婢吲c學生喜歡玩樂、具有較強探究心理相符合,所以將玩具應用到教學中,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還能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偟膩碚f,玩具與物理學科有著非常多的共同之處,合理利用玩具,有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四、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物理教學中玩具的應用策略
1.利用玩具于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只要玩具能夠對課程教學起到促進作用,那么,其就可以被看作有效的教學資源。而站在初中物理教師的角度來看,其必須緊抓物理知識,在教學中加入更多合適的玩具,將玩具的作用如趣味性、多樣性以及新奇性等充分發(fā)揮出來,促進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能夠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學習。一節(jié)課最開始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課堂導入。課堂導入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和他們自身的學習興趣程度產生直接的影響[3]。因此,物理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玩具來吸引學生,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進而產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欲望和緊迫感。
例如,在學習“壓強與浮力”的相關知識時,在課程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將需用到的物品提前準備好,包含皮筋、燒杯、水、煤油、重物等,并為學生做演示。具體如下:首先,教師將重物自由地懸掛于皮筋下端,此時,學生可以看到皮筋被拉到一定的長度;然后,教師用手慢慢托舉重物,學生發(fā)現(xiàn)皮筋在逐漸變短;接下來,教師將重物浸沒在盛有水的燒杯中,學生發(fā)現(xiàn),皮筋的長度比最開始時的長度要略短一些;最后,教師將重物清理干凈,放在煤油中,測量得出皮筋的長度在煤油里要比在水中時略長。
試驗結束以后,緊接著,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是什么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發(fā)生嗎?”學生紛紛搖頭。但是,這種動手演示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迫切地想要知道其中的原理。此時,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試驗的引導功能,促使學生做進一步探究。最終學生了解到,因為水和煤油都是有浮力的,所以皮筋的長度比重物自由下墜時要短,但是,由于煤油的浮力要更小一些,所以,皮筋要稍微長一些。
利用玩具導入新課內容,有助于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從而在后續(xù)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全身心地參與學習,從而促進科學知識的把握。
2.創(chuàng)新玩具的應用方式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玩具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知識的理解程度,還可以為強化學生的認知提供保障,同時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诖?,初中物理教師應充分認識玩具的重要性,并將其充分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這樣,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使得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識更加深刻。具體來說,教師應創(chuàng)新玩具應用方式,將物理知識更好地滲透于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的認知得到強化,這樣才能達到提升學生物理知識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聲現(xiàn)象”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經常玩的小鼓利用起來——在小鼓的表面放上一些紙屑,然后利用手的力氣從小到大地敲擊鼓面。學生發(fā)現(xiàn),剛開始紙屑只是輕輕跳動,后來跳動幅度逐漸加大。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響聲越大,證明聲源振動幅度越大,所以,紙屑出現(xiàn)不同的跳動幅度[4]。這種方式,一方面能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另一方面,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強化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因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所以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側重點放在對玩具的應用上,以實驗演示的方式,增強物理現(xiàn)象的直觀性,以促進學生理解,為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學習“彈力”的相關內容為例,教師可以拿一根學生經常玩的皮筋,將其一端固定,用手用力將另一端拉長,然后松手,學生發(fā)現(xiàn)皮筋恢復了原狀;或者拿一把鋼尺,用力拗彎然后松手,鋼尺的形狀也沒有發(fā)生變化。接下來,教師取一塊橡皮泥,并進行揉捏,橡皮泥在變形后無法恢復原來的形狀。學生通過直觀的觀察,可以充分了解到什么是彈性,什么是塑性,對抽象的物理知識理解得就更加深刻了。
除此之外,由于很多玩具的制作都與初中物理知識密不可分,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玩具穿插進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就是說,探究活動的實施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為例,教師可以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玩具汽車展示給他們看,學生可以看到玩具汽車的輪胎有很多花紋。教師再將玩具汽車放在光滑的地面上,并給它一個向前的動力,這時,學生可以看到玩具汽車只行走了一段距離就停了下來,然后教師對玩具汽車輪胎的花紋進行打磨,使其表面變得光滑,再用同樣的力量讓其行走,學生發(fā)現(xiàn)玩具汽車走的距離要更遠一些。通過對比,學生可以了解到,之所以將輪胎制作成花紋的樣式,是為了增加其與地面的摩擦力,也就是說,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是影響摩擦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3.開展以玩具為載體的實踐活動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實踐活動除了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但是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在物理實踐活動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在于學生嚴重缺乏科學探究原動力,而這也導致實踐活動缺乏生氣,顯得死氣沉沉。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玩具作為實踐活動的載體,為學生做進一步的探究提供原動力。
例如,在學習了“大氣壓強”的相關知識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這樣一個課后實踐活動,具體如下:首先準備需要用到的工具——一個空的瓶子和一個煮熟并剝了殼的雞蛋,然后將點燃的紙放進瓶子中,待紙燃燒結束,馬上將雞蛋放于瓶口,最后讓學生觀察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同時,教師需要求學生將實驗現(xiàn)象記錄下來,以便在接下來的課程中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其他學生。另外,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實踐活動加以點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在以后的學習中加以改正。又如在教學了“二力平衡”以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繩子和砝碼開展實踐活動。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選擇合適的玩具進行實踐,相信一定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實踐體驗。上述方式,不僅使實踐活動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對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學生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有助于其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4.運用玩具于課后鞏固
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師可以運用玩具來為學生設置實踐任務。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能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5]?;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將合適的玩具推薦給學生,讓他們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結合理論進行深入分析,以加深自身對物理知識原理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學習了“光的反射”的相關內容以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玩萬花筒這個玩具。該玩具的外觀是一個圓筒,內部由各種好看的事物以及三棱鏡構成,筒的一端完全密閉,一端由開孔玻璃密封,當轉動筒身時,就可以從開孔的一端看到美麗的圖案。學生通過觀察,不僅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其中的原理,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促進自身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結 語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應用玩具于初中物理教學,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助于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供保障?;诖耍踔形锢斫處熢陂_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有意識、有針對性地采取相關措施,這樣才能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符合,為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最終目的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王瑞燕.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39):131-132.
董琦.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1,50(08):65-67.
李金陽.玩具課程資源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影響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20.
姜軍軍.趣味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9(23):45-46.
周虎田.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岳陽:湖南理工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