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盛
摘要:在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通過科學引入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打造高質量的數學課堂。數學是一門復雜性強、綜合性高、密集度高的學科,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化的素質教育要求,所以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合理的教學方法。本文針對山區(qū)縣高中數學課堂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意義與作用進行了分析,探究了相關的實施策略,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合作學習;探究策略
一、高中數學課堂中應用合作學習的作用與意義
(一)可以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利用合作學習的指導模式,從而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以往的教育經驗中,教師的灌輸式指導,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而且還會抑制學生的思維擴展,導致學生產生固定性的思考模式,對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很不利。而利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認知,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促進自身的課堂主導地位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如果實施和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學生就可以在探究的過程中,與同學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討論,有利于活躍數學課堂的學習氣氛,使課堂增加了活力,改變了傳統(tǒng)的沉悶環(huán)境,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1]。而且,也可以促進學生發(fā)表自身的想法,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與此同時,學生也可以在合作討論中,了解和學習到其他同學身上所具有的優(yōu)點,從而有利于自身構建更加高效的學習方法與模型。
(三)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在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激發(fā)學生的了解興趣,促進學生提高對于問題的發(fā)現、分析和解決的能力。再通過小組討論和合作的方式,進一步促進數學解題思路的思維發(fā)散,創(chuàng)新學習數學的途徑和方式。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潛能,并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
二、高中數學課堂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在新課標的引領下,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重在利用新的教育理念作為教學工作的指導目標和方向,但是目前還是存在部分教師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突破傳統(tǒng)思想的限制,還是會以一種傳統(tǒng)的思想,展開合作學習的相關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學生降低學習數學的熱情,減少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而且也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從另一方面來說,數學教學質量的停滯不前,也會受到教師分配教學時間與內容的影響。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耗費過多的時間,進行小組合作的分配工作中,就無法保證合作學習的合理性,反而使得小組間的學習差異變得越來越大。此外,部分教師在課堂中并沒有實施嚴格的監(jiān)管制度,所以存在部分的學生,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只是在課堂中討論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所以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學習效果[3]。
(一)明確分組的目標,促進有效的合作
高中教師要想充分發(fā)揮出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就要及時順應新課標的發(fā)展要求,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首先,要對自身的教學觀點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進,而且還要格外注重教學模式的進一步改革,努力構建出和諧、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和傳統(tǒng)的方法進行比較,合作學習模式沒有太大的束縛性質,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可以更加容易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明確的分組,針對班級學生的具體狀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特點。通常情況下,教師在進行分組時,需要把合作小組的人數控制在4至6人,如果組內的人數偏多,就會減少學生在課堂發(fā)言中表現自我的時間,而且人數過多也會導致學生的貪玩心理。但是如果人數偏少,就可能導致出現討論問題不積極的現象,最終無法解決相應的問題。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充分保證每個小組內,要有學習成績均衡的學生,不能出現較大的差異性。教師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科學化、合理化的分配,確保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可以實現取長補短的作用效果。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在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其知識點內容相對比較復雜,而且題目的難度也會相應增加很多[4]。由于知識點的內容具有較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所以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疲倦或抵觸的學習心理。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和手段,消除學生的不良情緒。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比賽的方法,劃分小組以后,設計符合學生學習進度的數學題目,指導小組利用比拼的方式,進行題目的搶答,最終回答正確次數最多的小組即可獲得相應的獎勵。再比如,在學習“數列”的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要明確和制定合作學習的目標任務,設置具體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的數學公式和推導方法,進行問題的解答[5]。因此,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建立小組,類比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推導過程,來對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進行推導,或者也可以創(chuàng)建以下的問題情境:假如在一個托盤中放置一枚棋子,在第二個托盤中放置兩枚,第三個托盤中放置四枚,以此類推。教師則作為一個輔助者的身份,針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和記錄,最后再進行統(tǒng)一的講述,增強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結語:
綜合以上的敘述,和傳統(tǒng)的結伴學習不同,小組合作學習不管是從組織方式還是實施過程中,都具有一定的整體性。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時,要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教學意識,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出合作學習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學生在高中階段,是培養(yǎng)合作精神與綜合運用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和未來發(fā)展,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分析和融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點,不斷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使其逐漸形成合作學習的精神,從而促進學生的未來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傳開. 綜合高中數學課堂有效合作學習的探究[J]. 數理化學習(高中版),2012(12):66-68.
[2]潘俊標.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大科技,2016(32):56-57.
[3]鄭勝芳. 數學課堂學生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策略[J]. 新課程·下旬,2019(9):149.
[4]史文潔. 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研究——基于新手教師與專家教師的對比[D]. 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15.
[5]王莉.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外交流,2020,27(7):277.BC88E35E-4677-4FB4-AD3E-D944F6A698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