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這一詞很少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由于肺栓塞的癥狀不典型,加之較為少見,很多病人對其警惕性不夠高,導致錯失治療良機。
肺栓塞(PE)是指肺動脈及其分支被來自身體其他部位的物質(zhì)(如血栓、腫瘤、空氣或脂肪)所阻塞。血栓栓塞是肺栓塞最常見的類型,因此肺栓塞通常是指肺血栓栓塞。引起肺栓塞的血栓主要來源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血栓脫落后順著血流阻塞肺動脈即為肺栓塞,因此DVT和PE本質(zhì)是同一疾病過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階段的表現(xiàn),兩者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癥(VTE)。
肺栓塞的核心在于靜脈血栓形成。尤其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不伴腿腫的漂浮血栓往往容易被忽視,非常危險。年齡是肺栓塞的獨立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肺栓塞的發(fā)病率逐漸增高。此外,近期手術(shù)、創(chuàng)傷、制動、激素治療、肥胖以及大量吸煙等都是肺栓塞的危險因素。
肺栓塞的起病特征多種多樣,且沒有特征性的表現(xiàn),最主要有以下幾種癥狀:
1.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多于栓塞后即刻出現(xiàn),尤其活動后明顯,是最常見的癥狀。
2.胸痛:可以是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絞痛樣胸痛。
3.暈厥:可為肺栓塞的唯一或首發(fā)癥狀。
4.煩躁不安、驚恐甚至瀕死感:由嚴重呼吸困難和劇烈胸痛引起。
5.咯血:常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見。急性肺栓塞時,咯血主要反映局部肺泡的血性滲出,并不意味病情嚴重。當呼吸困難、胸痛和咯血同時出現(xiàn)時稱為“肺梗死三聯(lián)征”。
6.咳嗽:早期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
1.對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應指導其避免可能增加靜脈血流瘀滯的行為,如長時間保持坐位,特別是坐時蹺二郎腿;穿束膝長筒襪;長時間站立不活動等。
2.長期臥床的病人應鼓勵其進行床上肢體活動,不能自主活動的進行被動活動。
3.適當增加液體攝入,防止血液濃縮。
4.血栓形成高危病人應遵醫(yī)囑應用抗凝藥物。
肺栓塞的治療方案選擇取決于臨床嚴重程度,判斷標準在于血流動力學是否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