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蕾
摘要:作文是學生抒發(fā)情感,表達自己思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外閱讀作為學生拓展知識面、積累語言素材的良好途徑,學生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可以積極培養(yǎng)寫作興趣,同時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這對于提升學生作文寫作水平、奠定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和文字基礎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著重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課外閱讀;作用研究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發(fā)展,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越來越重視。強化學生的語文寫作鍛煉對于提升其綜合語文素養(yǎng)大有助益。單純依靠課本教材進行語文作文教學,不管是在教學內容素材還是在教學形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引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強化課外閱讀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深度應用,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語文寫作素材,為其提供多種多樣的閱讀形式和內容,始終保持其閱讀新鮮感,對于提升其寫作興趣、提升寫作能力、拓寬知識視野、強化社會意識都很有幫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綜合提升,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閱讀和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密切,要想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就應該在開啟寫作教育的前夕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并且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以此來滿足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好奇心,讓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被喚醒有關閱讀的記憶,幫助學生完成高質量文章。
(二)培養(yǎng)思維能力
豐富多樣的課外讀物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內容和形式,如寓言故事、經典名著等,優(yōu)美的語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強化生活感悟,激發(fā)潛在的思想情感,引發(fā)其與作者的心靈共鳴,使其內心的思想情感更加豐富,也進一步激發(fā)其寫作和情感表達的欲望,促進其通過閱讀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強化其思維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幫助學生在寫作時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強化作文內涵。
(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課外閱讀所包含的范圍和內容十分廣泛,當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能夠通過閱讀來拓寬自身的知識面,從而提升寫作效果。為了讓學生的作文內容進一步向豐富多彩的方向發(fā)展,避免學生寫作中出現無話可說的情況,教師應該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工作,定期為學生推薦質量較高的閱讀素材,讓學生能夠在語文教師的引導下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拓寬知識面,掌握更多可用的知識。
二、課外閱讀融入小學作文教學措施研究
(一)創(chuàng)建適宜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強化寫作積累
提升學生閱讀的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只有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到樂趣,才可以讓學生重拾學習的自信心,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極思考,保證閱讀的質量有所提升,使學生可以積極融入課外閱讀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經驗與素材。所以說,教師應當善于運用適宜的方式進行教學,找到豐富的教學資源,依照學生的需求來科學選擇內容,在有效的引導中使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思考,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課外閱讀情境,并從中獲得知識。例如在講解《手術臺就是陣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手術?手術臺和陣地有什么關系?”之后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外閱讀,尋找問題的答案,并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考與探究,相互交流,創(chuàng)建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回答,在學生全面了解之后,對文章進行分析。通過閱讀,可以發(fā)現文章背后所蘊含的故事。最后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還了解白求恩的哪些事情?”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通過有效的問題設計來探索文章的內容,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豐富閱讀材料的積累,使得自身的寫作經驗更加豐富。
(二)鼓勵學生進行仿寫
仿寫是鍛煉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進行課外閱讀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外讀物的寫作內容、結構形式、語言應用、寫作思路等,進行適當的仿寫訓練。也可以引導學生針對自己在課外閱讀中遇到的優(yōu)秀的段落進行自主仿寫,提升其遣詞造句、優(yōu)化文章結構布局的能力,教師可以將優(yōu)秀的仿寫作文當作教育素材,對學生樹立榜樣進行正面引導,久而久之觸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促進其綜合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利用課外閱讀讓學生學會融入感情
當前小學作文的一大問題就是缺乏感情的融入,大部分學生的作為如同流水賬一般,很難體現出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和感情。因此感情的融入是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方向之一。而在課外閱讀資料中,不乏一些具有內涵和感情的文章,因此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建立起屬于自己的閱讀記錄本,鼓勵學生將閱讀完成后的感悟、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好詞好句、文章中富有情感的內容和人物特點等等進行記錄,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情感表達,進而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作文的質量。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故事會的形式來豐富學生的情感表達,帶領學生展開閱讀感悟分享,尤其是對課外閱讀中的人物感情、故事感情等進行感悟和分析,讓學生勇于表現自己,進而再鼓勵學生將感情融入寫作。
(四)組織閱讀分享活動
閱讀分享的過程也是提升表達能力的過程,在與其他學生交流時,學生要將自己的想法完整而清晰地表達出來,從而抒發(fā)閱讀感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都能得到提升,進而提升了寫作能力。其次,在與他人交流時,學生能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準確,還能借鑒他人的觀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如此一來,學生對文章的感悟會變得更加深刻,提高了課外閱讀的效率。學生在交流過程中能收獲更多成就感,從而更加熱愛閱讀活動。
結束語
總之,小學是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與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尤其是語文學科當中的作文教學,無論是對學生日后的考試還是語言、表達以及思維和創(chuàng)新等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語文教師應當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科學地為小學生規(guī)劃課外閱讀的范圍,讓他們能夠通過課外閱讀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文學涵養(yǎng),并為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煥.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課外語文,2021(6):133.
[2]傅秀蓮.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讀寫算,2021(3):201.
[3]李正一.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