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竹欣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實踐家,為推動我國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作為我國現(xiàn)代教育的先驅,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論,仍然切合當下教育實踐的核心要求,尤其在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學習能力方面,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著顯著的效果。本文結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要點,深入分析陶行知思想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問題。
關鍵詞:行知思想;幼兒教育;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10?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0-0092-03
Analysis of Tao Xingzhi's Thought Applied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Practice
MIN Zhuxin(Chaoyang Kindergarten,Yushan Town, Kunshan City,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Mr. Tao Xingzhi is a famous thinker and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 in China,who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 As a pioneer of 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Tao Xingzhi's theory of “l(fā)ife is education” still meets the core requirements of current educational practice, especially in the training of children's hands-on learning ability, Tao Xingzhi's educational thoughts have a remarkable eff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ao Xingzhi's thoughts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core points of tao Xingzhi's educational thoughts.
【Keywords】Xingzhi though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pplication analysis
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對幼兒啟蒙教育也愈加重視,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優(yōu)質的啟蒙教育,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陶行知教育思想作為經(jīng)久不衰、歷久彌新的經(jīng)典教學理念,在幼兒園教育中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從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我們知道幼兒教學應以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為基本,并強調學習能力是在不斷地動手實踐中獲取的,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才能有顯著的教學效果。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我們秉持“生活即教育”的核心思想,引導幼兒在動手實踐中展開思考,給幼兒營造一個活躍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幼兒擺脫枯燥,樂享學習,茁壯成長。
1.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要點
陶行知作為我國近代以來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發(fā)表過系統(tǒng)的、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指導思想,整理成冊后,即形成了我們熟知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主體可以分為三個核心要點:第一,“生活即教育”;第二,“社會即教育”;第三,“教學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也就是指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應穿插到教學內容和形式中。在進行教育活動時,教師不應過于依賴紙面教學,如果只采用教條死板的教學模式,或者一味模仿教學材料的內容開展教學,則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往往造成事倍功半的結果。為此,陶行知先生強調教育需要結合生活實際,擴張教學范圍,讓知識充滿生活的點點滴滴,真正發(fā)揮教育的作用,引導孩子更好地認識世界。所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可以概括為:教學需要突破書本的限制,將基礎知識擴展到實際生活中??傊吧罴唇逃币笪覀冏龅教障壬f的“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p>
“社會即教育”的理念類似于“生活即教育”,要求我們在教學時不能拘泥于學校的限制,應當引導幼兒多與社會的“真善美”相接觸,引導幼兒區(qū)分善惡,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培養(yǎng)幼兒優(yōu)良的品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此外,教室還需要傳達給幼兒一個“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母拍睿屗麄兠靼壮嗽趯W校內跟老師學習知識,在與他人接觸的過程也是學習的好時機。學校對于教育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教育不能脫離家庭、社會的影響。只有把教學思路從學校延展到社會中,才能幫助幼兒全面發(fā)展。
“教學做合一”則突出實踐對于學習的重要作用?;钴S的課堂需要與生活構建橋梁;優(yōu)秀的課堂需要邁開實踐的腳步。陶行知先生十分認同實踐的正面影響,認為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幼兒思考,都應該給予充分的實踐時間。對于幼兒園教學而言,枯燥的教學模式很可能讓孩子反感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園教師應當編排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案,鼓勵孩子積極動手實踐,激發(fā)他們對事物認知的興趣,把教學主體交給幼兒,讓他們在親身經(jīng)歷中體會情感、豐富見識,有效利用“教、學、做”的相互促進作用,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目標。
2.陶行知思想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應用分析
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與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fā)生作用?!庇纱丝梢钥闯?,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要點中,生活教育理論是十分基本和重要的內容。因而,在應用分析中,應當處處體現(xiàn)教育生活化的理念。在進行幼兒園教學時,教師需要多多開設具有探索性的教學互動,強調幼兒的教學主體地位,減少陳述性、說教性的教學方式,增加有助于激發(fā)幼兒活力與興趣的生活化教學活動,著重提升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為此,筆者結合具體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四點應用陶行知思想的策略分析。
(1)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教學思想和教學實踐的體現(xiàn)。它既代表著思想的表現(xiàn)形式,又代表著實踐的具體策略,綜合了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對教學效率的提升意義重大。教學模式中體現(xiàn)一定的生活元素,是編排設置教育模式的重要衡量標準,因此我們需要設置生活化的教學課程,系統(tǒng)規(guī)律地開展幼兒園教學活動。幼兒園的孩子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想了解周遭的一切,并且想象力豐富,是開發(fā)發(fā)散性思維的最好階段。因此,從孩子日常生活中尋找合適的教育材料,更符合幼兒階段的認知能力。在進行教學時,在教學模式中添加生動的生活中的例子,符合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生活教育要求。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需要秉持陶行知教育思想,密切觀察幼兒的生活環(huán)境,在幼兒所熟悉的事物中提取有利于教學的內容,設計成情境式問題,并讓幼兒自主思考解答,把教學主體地位交給孩子,教師自己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這鍛煉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幫助幼兒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避免說教式的教學模式,采用開放性的教學模式,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關注生活、享受生活,以生活的點點滴滴作為出發(fā)點,組織游戲形式的教育活動。這樣的活動還需要持續(xù)更新豐富的內容,盡可能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游戲情境,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提升他們的集體意識,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幫助幼兒健康成長。如在開展一日活動中“說話有禮貌”這一教育內容的時候,教師如果單純的講解與別人交流時需要注意的文明禮儀,對于幼兒來說是非常難以理解的,為此,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交流模式,可以邀請幼兒扮演過家家游戲活動,一些幼兒扮演爸爸媽媽,一些幼兒扮演孩子,然后模仿在家中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情景。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幼兒的交流興趣,這時教師將說話文明禮儀融入進去就能取得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2)科學選擇教學材料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痹趯嶋H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將生活元素融入幼兒園教育,讓幼兒切身體會到所學皆源于生活的道理,這是現(xiàn)今幼兒教學活動中必須思考的問題。而在設計編排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學材料作為“因材施教”中的“材”,是搭載教學內容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師需要思考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深刻內涵,明確生活要素需要與教學活動安排息息相關,特別是所挑選的教學材料應當既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又能為教學活動提供良好的承載作用,并不一定限定在書本范圍。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仔細觀察幼兒的日常生活,挑選一些方便幼兒理解認識的教學材料,如花瓣、水果等。靈活運用這些隨處可見的物品,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之后,再引導幼兒動手實踐,親身接觸這些材料,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聯(lián)想能力,讓他們明白生活也是知識的來源。再例如,可以選擇孩子都很喜愛積木玩具作為教學材料,相比其他普通玩具,積木玩具的優(yōu)勢在于種類豐富,顏色各異。教師可以設置一個主題,比如:建筑、動物、植物等,再請孩子結合生活的所見所想,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拼接出符合主題的造型。最后,經(jīng)過老師的點評和優(yōu)化,孩子不僅增長了見識,還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如在開展種植園活動的時候,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到生活中去尋找自己認識的種子,這就能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也會到生活中去尋找合適的材料,這不僅有利于后續(xù)的種植活動順利開展,也能幫助幼兒積累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提高對生活的認知。教師對于幼兒帶來的種子,可以帶領他們到種植園中進行種植,整個種植活動不需要教師的過多指揮,幼兒就能饒有興趣的完成。在這個活動中,幼兒教師可以趁機對常見種子的生長規(guī)律、種子為什么能發(fā)芽等幼兒比較好奇的問題進行簡單的介紹。這就是生活化材料所帶來的教育效果,是商品化材料所不能實現(xiàn)的教育目標。
(3)完善教學內容
陶行知先生曾批評一些教學狀況是:“一些教師只會教授,只會拿一本書要兒童來讀、來背,把那活潑的小孩子做個書架子、字紙簍?!痹趯嶋H教學中,我們不能變成只會因循守舊地按照書本去教學,而需要擴展教學內容,讓其更符合幼兒的特點,更具有生活的色彩,這樣才能獲得孩子的喜歡。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需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生活的眼睛,能夠注意到幼兒對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并針對這些事物設計別出心裁的教學內容。此外,幼兒教師還需要考慮每個孩子的認知基礎和學習能力,設計幼兒容易理解的教學內容。對于教學內容的完善還需要幼兒教師結合班級幼兒的成長需求,對于一些特殊的幼兒還需要設計個性化的教學內容,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得到最合適的教育內容。教師在完善教學內容的時候,不應該將目光局限在教室和幼兒園內,要充分利用陶行知社會既學校理念,不斷發(fā)掘和引入對于幼兒成長有益的社會資源。
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游戲活動,來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室可以組織幼兒參與“水果知識大賽”。首先,準備幾種常見的以及造型奇特的水果,并了解這些水果的相關知識。之后,利用道具創(chuàng)設一個水果攤位的情景模擬。這時,為了強化幼兒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先提出:“某某水果叫什么名字?”“它的味道是甜還是酸?”“它有幾種顏色”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再讓孩子自主思考和分組討論,并舉手回答,教師在一旁補充。最后,如果有一些不常見但有趣的水果沒有人回答上來,教師可以請孩子回去詢問家長,第二天再作答。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常識普及,比如“報警電話是多少”“車牌號怎么認識”等等。幼兒通過親身實踐,鍛煉了自己的記憶聯(lián)想能力,增長了生活常識,加深了對世界的了解,潛移默化間促進了孩子的成長。
(4)將學習融入生活
相比于青少年學習而言,幼兒并不需要學習太多記憶性知識,而應該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對事物的認知興趣,掌握更多的常識性知識,對生活有敏銳的感知,能夠了解一些簡單的自然規(guī)律。因此,在幼兒階段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指導幼兒理解知識源自生活的道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不需要講解過多的理論知識,而是需要將教育內容與幼兒生活結合起來,以生活為鋪墊與引子,讓幼兒在玩耍的時候學習和領悟到教育內容,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目標。
在幼兒園開展教學時,教師陪同孩子參與的各項活動,比如吃飯、運動、討論等都蘊涵豐富的常識性知識,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幼兒探尋和思考這些知識。例如,在花園游覽過程中,孩子觀賞植物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植物的外形特點,詢問他們相似的植物名稱。在一些孩子伸手采摘花朵時,教師還需要善意地提醒他們不能隨便采摘花草樹木,植物也是有生命的。這樣的活動中,不僅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清新美麗,學習了生活中常見的植物特點,還讓他們明白生命之珍貴。像這樣在生活交流中接受教育,更容易讓幼兒接受,讓他們潛意識里得到正確價值觀的熏陶,從而提升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再如,在孩子參與幼兒園運動會時,學校應當邀請孩子的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比賽活動,并且多設置一些親子合作才能完成的項目,讓孩子在游戲中拉近與父母的距離。而在運動會開始之前,還需要向孩子普及一些運動的知識,比如,運動前該做哪些準備活動;運動時要穿合腳的運動鞋;運動時累了要及時補充營養(yǎng)和水分等等生活小常識。像這樣,通過將生活實踐融入教育,幼兒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知識,培養(yǎng)情感,達成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目標。教育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我們不能脫離生活實踐進行教學,而應該以生活作為切入點,設計編排多姿多彩的教學活動,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觀察,善于用學習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每一件事。
3.結語
總而言之,幼兒園教師需要研究和應用陶行知先生先進的教育理念,將生活元素融入教學,強調幼兒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運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積極調整和完善幼兒園的教學模式、教學材料和教學內容,讓孩子在生活的點滴中吸收知識,體會情感,培養(yǎng)情操,提升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顧佳琳.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在幼兒園區(qū)域活動中的應用[J].家長,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