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 左玉 張鑫
1.蘇州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綜合科 蘇州 215000;
2.桂林醫(yī)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口腔修復科 桂林 541004
牙周炎是導致牙周支持組織破壞和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療包括基礎治療、手術治療、修復階段的治療以及支持治療,其中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術(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P)被認為是牙周基礎治療中的金標準。SRP是一種非手術的機械性清創(chuàng)方法,用于清除牙周袋內(nèi)的牙石、菌斑生物膜和受感染的病變牙骨質及牙本質[1],通常能顯著改善臨床癥狀;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牙周袋底部的厭氧性致病菌不能完全被清除,也難以清除根分叉處以及深牙周袋等部位的牙周致病菌等[2]。這些致病菌可以在以前治療過的部位重新定植,影響治療效果[3]。為了克服SRP的局限性和減少細菌的數(shù)量,SRP的輔助治療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如系統(tǒng)性使用抗生素、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等[4]。系統(tǒng)性使用抗生素與SRP相結合的方法可以提供比單純SRP更多的益處,但是在牙周治療中定期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導致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或者會促進新病原體的過度生長[3],而PDT因其具有較多的優(yōu)點被視為牙周輔助治療的新策略。
PDT是利用光激活光敏劑而產(chǎn)生單重態(tài)氧和自由基來殺滅微生物,其主要過程為相關波長的低功率激光/光啟動,以激發(fā)光敏劑,基態(tài)的光敏劑吸收光,產(chǎn)生單重態(tài)氧,或者經(jīng)過系統(tǒng)間的交叉進入三重態(tài),后一種狀態(tài)會導致光化學反應,產(chǎn)生單重態(tài)氧、自由基和超氧化物,這些物質具有細胞毒性,從而導致微生物死亡[5]。PDT具有以下優(yōu)點:PDT可以作用于多種生物,如細菌、病毒、真菌、酵母菌和寄生性原生動物;對宿主組織的不良影響和損傷有限;對早期創(chuàng)面的愈合有積極作用[6];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多次治療后無抵抗[7];還能到達傳統(tǒng)牙周治療器械無法到達的區(qū)域[8],從而彌補了SRP治療牙周炎的局限性。
國內(nèi)外不少學者[9-11]認為:PDT輔助SRP治療牙周炎的效果優(yōu)于單純SRP;但是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12-14]:與單純SRP相比,輔助PDT對牙周炎沒有更多的治療效果。由此可知,目前相關研究的結論并不一致,PDT輔助SRP治療牙周炎的效果尚不明確。Meta分析作為統(tǒng)計工具,可以克服單個研究中不同樣本量的局限性,從而計算出最佳的估計值。據(jù)筆者整理,過去10年有7篇Meta分析[15-21]討論了PDT輔助SRP治療牙周炎的效果,這些已發(fā)表的文獻是對慢性牙周炎或侵襲性牙周炎中的一種進行研究,但根據(jù)2018年牙周病新分類[22],牙周病已無慢性牙周炎和侵襲性牙周炎的概念,因此有必要進行新的Meta分析。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評價PDT輔助SRP治療牙周炎的臨床效果,為臨床醫(yī)生選擇合適的牙周炎輔助治療方案提供依據(jù)。
本研究根據(jù)系統(tǒng)回顧和Meta分析的首選報告項目(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is,PRISMA)的擴展聲明開展[23],按照PICOS(participants,interventions,control,outcome,study design,PICOS)原則提出問題。P:臨床上被診斷為慢性牙周炎或侵襲性牙周炎的患者(根據(jù)1999年牙周病新分類)或在臨床上被診斷為牙周炎的患者(根據(jù)2018年牙周病新分類[22])。I:PDT輔助SRP,沒有限制激光波長、光敏劑種類等參數(shù)。C:單純SRP(對照組)。O:牙周治療術后1、3、6個月的臨床附著喪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探診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數(shù)(plaque index,PI)、探診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S: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1.1.1 文獻檢索詞 中文檢索詞:牙周炎、慢性牙周炎、侵襲性牙周炎、成人牙周炎、光動力治療、光動力療法、PDT、aPDT(antimicrobial photodynamic therapy,抗菌光動力療法)、齦下潔治術、齦下刮治術、根面平整術、SRP、隨機對照試驗、隨機對照研究、RCT。英文檢索詞:periodontitis、chronic periodontitis、aggressiveperiodontitis、adult periodontitis、photodynamics therapy、photodynamics treatment、PDT、antimicrobial photodynamic therapy、antimicrobialphotodynamictreatment、aPDT、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ubgingival scaling、root planning、SRP、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1.1.2 檢索策略 本研究由2名研究者獨立在計算機上檢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萬方數(shù)據(jù)庫、中國知網(wǎng)、維普數(shù)據(jù)庫已發(fā)表的一次文獻,采用布爾運算法則組合醫(yī)學主題詞+自由詞,檢索時間由建庫至2020年12月,語言類型為中文或英文。由相同的2名研究者根據(jù)以上檢索詞獨立手工檢索期刊獲取可能的相關研究,以免發(fā)生文獻遺漏。
以在PubMed中的檢索為例,相關檢索式如圖1所示。
圖1 PubMed中的檢索式Fig 1 The search strategy in PubMed
1.2.1 納入標準 1)國內(nèi)外已發(fā)表的一次文獻,語言類型為中文或英文。2)研究對象:年齡已滿18歲,在臨床上被診斷為慢性牙周炎或侵襲性牙周炎的患者(根據(jù)1999年牙周病新分類)或在臨床上被診斷為牙周炎的患者(根據(jù)2018年牙周病新分類[22]),且無與牙周炎相關的系統(tǒng)性疾病。3)干預措施:試驗組為SRP+PDT,對照組為單純SRP。4)主要結局指標:CAL。5)次要結局指標:PD、PI、BOP[24]。6)研究類型:RCT。7)隨訪時間≥3個月。
1.2.2 排除標準 1)文獻不能查看全文,或無原始數(shù)據(jù)者。2)文獻研究對象為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有吸煙和/或飲酒等不良習慣,研究前近3個月使用過抗生素等藥物,研究前近12個月接受過牙周治療。
由相同的2名研究者根據(jù)Cochrane協(xié)作網(wǎng)偏倚風險評價工具[25]對已納入的文獻獨立進行質量評價。評價內(nèi)容包括7項:隨機分配方法、分配方案隱藏、研究人員或患者的盲法、結果評估者的盲法、結果數(shù)據(jù)的完整性、選擇性報告研究結果和其他偏倚來源。評價結果包括3項:“正確,即滿足所有標準”、“不正確,即有一個或多個標準不滿足”、“不清楚,即有一個或多個標準不清楚”。當一篇文獻中的評價結果有超過1個(包括1個)為“不正確”時,則將該文獻剔除。文獻質量評價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不同意見,則第3名研究者加入并參與討論,討論后,由第3名研究者做出最后的決定。對于沒有獲得的信息,或者信息不清楚的,應盡量與原作者聯(lián)系,視情況決定該篇文獻是否應被納入。對最終被納入的文獻用Review Manager 5.3進行相關評價。
由相同的2名研究者獨立進行文獻資料提取,并互相核對結果。對已納入的文獻,需要提取的資料包括:第一作者、發(fā)表年份、國家、研究人數(shù)(男/女)、樣本量(試驗組/對照組)、年齡、研究設計、激光波長、額定功率、PDT次數(shù)、光敏劑種類、光敏劑濃度、光敏劑放置時間。文獻資料提取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不同意見,則第3名研究者加入并參與討論,討論后,由第3名研究者做出最后的決定。
運用RevMan 5.3軟件對被納入的文獻進行Meta分析。計量資料的分析以標準均數(shù)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以及95%置信區(qū)間(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來表示,繪制森林圖。利用I2對異質性進行定量分析,若I2≥50%,則提示存在顯著異質性差異,需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若I2<50%,則提示不存在異質性差異,可采取固定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若存在顯著異質性差異,需用亞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來尋找異質性來源。檢驗水準為雙側α=0.05。用Stata 14.0軟件的Meta分析包進行發(fā)表偏倚的檢測并繪制漏斗圖,設納入文獻數(shù)量為m,當8<m≤20篇時,選擇Egger’s檢驗;當m>20篇時,選擇Begg’s檢驗。
通過計算機檢索數(shù)據(jù)庫獲取文獻336篇(其中Pubmed數(shù)據(jù)庫82篇,Embase數(shù)據(jù)庫73篇,Web of Science數(shù)據(jù)庫109篇,萬方數(shù)據(jù)庫18篇,中國知網(wǎng)52篇,維普數(shù)據(jù)庫2篇),通過手工檢索期刊獲取文獻9篇,共獲取文獻345篇,去除重復文獻32篇,剩余313篇進行文獻篩選。通過閱讀文獻的標題和摘要,去除與主題無關的文獻221篇;剩余92篇進行全文評估,根據(jù)納入、排除標準進行篩選,排除文獻64篇(其中研究對象存在與牙周炎相關的系統(tǒng)性疾病9篇,干預措施不符合11篇,隨訪時間短于3個月3篇,不能查看全文或無原始數(shù)據(jù)28篇,研究對象為懷孕或哺乳期女性、有吸煙和/或飲酒等不良習慣、研究前近3個月使用過抗生素等藥物、研究前近12個月接受過牙周治療的文獻13篇);剩余28篇進行文獻質量評價,排除低質量文獻7篇,最終有21篇符合標準的文獻被納入Meta分析[6,11-12,26-43]。
本研究納入的21篇文獻發(fā)表年份為2009—2020年;共涉及702例患者,其中男性305例,女性397例;總樣本量為927,其中試驗組473,對照組454;研究設計為全口試驗設計(full mouth design,F(xiàn)MD)11篇,分區(qū)試驗設計(split mouth design,SMD)10篇;使用的激光波長為625~980 nm,額定功率為60~2 000 mW;PDT使用次數(shù)分別為1次或3次;光敏劑的種類有吲哚菁綠、亞甲基藍、吩噻嗪氯化物、甲苯胺藍,光敏劑質量濃度為0.05~100 g·L-1,光敏劑放置時間為60 s和180 s兩種。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見表1。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Tab 1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included study
本研究分別有9、4、2、2、1篇采用計算機生成的隨機化表、拋硬幣、區(qū)組隨機化、隨機數(shù)字表、抽簽法進行隨機分配,余下3篇未描述隨機分配方法。有10篇采用按順序編號的密封的不透明信封來確保隨機化的盲法,有11篇未描述分配方案的隱藏方式。有4篇對研究人員或患者采用了盲法,其余17篇未描述是否對研究人員或患者采用盲法。有13篇對結果評估者采用了盲法,其余8篇未描述是否對結果評估者采用了盲法。21篇文獻的結果數(shù)據(jù)均完整。有9篇無選擇性報告研究結果,12篇未描述是否選擇性報告研究結果。有9篇無其他偏倚來源,12篇未描述是否有其他偏倚來源。納入研究的文獻質量評價結果見表2。
表2 納入文獻的質量評價結果Tab 2 The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included literatures
本研究4個測試指標CAL、PD、PI和BOP的Meta分析結果表3:在1個月時,試驗組和對照組PD、BOP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個月時,試驗組和對照組PD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個月時,CAL和PD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各指標試驗組和對照組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1 CAL 18篇文獻[11-12,26-27,29,31-43]納入分析,卡方檢驗顯示I2≥50%,說明納入文獻間存在異質性,故選擇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1、3個月時CAL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1、3個月時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異;6個月時CA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低于對照組,提示6個月時試驗組和對照組在改善CAL上存在差異,試驗組CAL改善更明顯(表3,圖2)。
圖2 CAL的meta分析結果Fig 2 Meta analysis results of CAL
2.4.2 PD 21篇文獻[6,11-12,26-43]納入分析,卡方檢驗顯示I2≥50%,說明被納入的文獻間存在異質性,故選擇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1、3、6個月時試驗組和對照組PD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低于對照組,提示1、3、6個月時2組在減少PD上存在差異,試驗組PD改善效果更明顯(圖3和表3)。
圖3 PD的Meta分析結果Fig 3 Meta analysisresultsof PD
2.4.3 PI 9篇文獻[11-12,26,28,30,39,41-43]納入分析,卡方檢驗顯示I2<50%,說明被納入的文獻間不存在異質性,故選擇固定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分析結果見表3。治療后1、3、6個月時,試驗組和對照組PI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治療后1、3、6個月時試驗組和對照組在PI改善的效果上均無明顯差異(表3)。
2.4.4 BOP 6篇文獻[6,11,30,34,37,42]納入分析,卡方檢驗顯示I2≥50%,說明被納入的文獻間存在異質性,故選擇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1個月時試驗組和對照組BOP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說明1個月時試驗組改善BOP更為明顯;3、6個月時2組BOP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3、6個月時2組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異(表3)。
2.5.1 根據(jù)光敏劑種類的亞組分析 將光敏劑分為吩噻嗪染料和吲哚菁綠兩類進行亞組分析,納入文獻20篇[6,11-12,26-27,29-43],分析結果見表4。1個月時,吩噻嗪染料組PD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別;吲哚菁綠組PD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 1),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說明光敏劑為吲哚菁綠時SRP+PDT對降低PD的效果較好。3個月時,吩噻嗪染料和吲哚菁綠組PD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說明光敏劑為吩噻嗪染料、吲哚菁綠時SRP+PDT對降低PD的效果 均較好。
表4 根據(jù)光敏劑種類的亞組分析結果Tab 4 Results of subgroup analysis of photosensitizer types
2.5.2 根據(jù)光敏劑放置時間的亞組分析 根據(jù)光敏劑放置的時間分為60 s和180 s兩組進行亞組分析,結果見表5。6個月時,60 s和180 s組CAL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別。3個月時,60 s和180 s組PD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說明光敏劑在放置60、180 s時,SRP+PDT對減少PD的效果較好。6個月時,60 s組PD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180 s組PD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低于對照組,提示光敏劑在放置180 s時SRP+PDT對減少PD的效果較好。
表5 根據(jù)光敏劑放置時間的亞組分析結果Tab 5 Results of subgroup analysis of photosensitizer deposition
2.5.3 根據(jù)PDT次數(shù)的亞組分析 按PDT次數(shù)分為1次組和3次組兩組進行亞組分析,結果見表6。在改善CAL方面,在6個月時,1次組的CA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說明PDT為1次時SRP+PDT對改善CAL的效果較好;3次組的CAL差異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別。在改善PD方面,在3個月時,PDT=1次組,以及在1、3個月時,PDT=3次組的P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說明在一定的時間段內(nèi),PDT為1次組和3次組時,SRP+PDT對減少PD的效果更好;其余時間段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別。
表6 根據(jù)PDT次數(shù)的亞組分析結果Tab 6 Results of subgroup analysis of PDT times
2.5.4 根據(jù)研究設計的亞組分析 根據(jù)研究設計分為FMD和SMD組進行亞組分析,結果見表7。在1個月時SMD組以及在3個月時FMD和SMD組PD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低于對照組,提示研究設計為SMD時在術后1、3個月以及研究設計為FMD時在術后1個月,SRP+PDT對減少PD的效果較好;其余時間段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別。
表7 根據(jù)研究設計亞組的分析結果Tab 7 Results of subgroup analysis of study design
BOP在6個月時異質性的主要來源為Petelin等[34]的文獻(圖4),其余文獻均不是異質性的主要來源。
圖4 BOP在6個月時的敏感性分析結果Fig 4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resultsof BOPat 6 months
本研究共納入21篇文獻,使用Egger’s檢驗進行發(fā)表偏倚檢測。CAL、PD在3個月、6個月時納入文獻數(shù)量>8篇且≤20篇,經(jīng)Egger’s檢驗顯示無發(fā)表偏倚(圖5)。
圖5 CAL在6個月時的發(fā)表偏倚檢測結果Fig 5 The publication bias test resultsof CAL at 6 months
牙周炎治療應盡量減少或避免創(chuàng)傷性操作以及防止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PDT治療時,置于牙周袋內(nèi)的光敏劑可以被特定波長的激光激活,有助于避免損傷鄰近的宿主組織;而PDT的作用是通過暴露于光源而啟動的,能有效避免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PDT在清除生物膜和滅活炎癥細胞因子方面已被證明是有效和安全的[7]。PDT作為牙周治療的輔助手段之一,其治療效果并未達成一致,本研究借助Meta分析對PDT輔助SRP治療牙周炎的效果進行探討。
本研究納入的21篇文獻中,有4篇對研究人員或患者采用了盲法,但只有Birang等[39]詳細描述了對患者采用的盲法方法。該研究[39]中,試驗組采用注射器將光敏劑注入牙周袋內(nèi),而對照組為了確保對患者的盲法,采用了同樣的治療步驟,只是對照組的注射針頭是堵塞的。盲法的差異會對研究結果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筆者對該盲法的治療效果持懷疑態(tài)度,該方法是否能有效減少偏倚,希望能有更多高質量的研究進行驗證。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CAL改善方面,SRP+PDT與單純SRP均能改善CAL;治療后1、3個月,兩種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異;治療后6個月,2種治療效果則存在差異。通過亞組分析可知:當PDT次數(shù)為1時,SRP+PDT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單純SRP;而當光敏劑放置時間為60、180 s,或PDT次數(shù)為3,研究設計為FMD、SMD時,2種治療的效果無明顯差別。在PD減少方面,SRP+PDT與單純SRP均能減少PD,治療后1、3、6個月,SRP+PDT的治療效果與單純SRP的治療效果有差別。該結果與Atieh[15]和Azaripour等[21]研究結果部分一致。Atieh[15]發(fā)現(xiàn):在治療慢性牙周炎時,SRP+PDT與單純SRP均能改善CAL和PD;與單純SRP相比,PDT聯(lián)合SRP在治療3個月時能明顯改善CAL并顯著減少PD。Azaripour等[21]認為:在慢性牙周炎的治療中,PDT輔助SRP相較于單純SRP可顯著降低PD和改善CAL,這種治療效果在治療后3、6個月才能顯現(xiàn)出來。而另有學者[16,19]持相反觀點,認為PDT輔助SRP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優(yōu)勢。筆者認為這兩篇Meta分析存在方法學上的問題。前者[16]的研究只納入了5篇文獻,后者[19]只納入了4篇文獻且異質性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結果的可靠性。本研究中,SRP+PDT與單純SRP均能改善PI,但兩種治療效果無明顯差別。筆者推測,這是因為研究開始前所有受試者均接受了同樣的口腔衛(wèi)生指導,并且在整個治療中均有相關人員進行口腔衛(wèi)生檢查和監(jiān)督所致。在BOP改善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SRP+PDT與單純SRP均能改善BOP,在治療后1個月,SRP+PDT的治療效果較單純SRP更佳,但因條件限制未能對1個月時BOP的治療效果進行亞組分析,因被納入的文獻在光敏劑種類、質量濃度、放置時間,PDT次數(shù),研究設計,光源的波長、額定功率等方面并不一致,所以尚不能得出在治療1個月時SRP+PDT在BOP改善方面較單純SRP更優(yōu)的結論。以上研究結果表明:PDT能清除菌斑生物膜,滅活炎癥細胞因子并緩解炎癥[5],但PDT并不能徹底消除炎癥。
本研究通過亞組分析可知,光敏劑的種類和放置時間、PDT次數(shù)、研究設計這4個因素均可影響治療效果,但亞組分析尚不能認為以上4種因素為異質性來源。研究的異質性除了以上4種,也可能來源于隨訪時間長短的差異。本研究中只有2篇文獻[29,34]的隨訪時間超過6個月,很難進一步分析數(shù)據(jù),無法確定隨訪時間長短的差異是否會對研究結果產(chǎn)生影響。此外,本研究中使用的激光波長為625~980 nm不等,二極管激光器的額定功率為60~2 000 mW不等,光敏劑質量濃度為0.05~100 g·L-1,這些都可能成為混雜因素而影響研究結果。未來需要更多高質量的RCT來尋找最佳的PDT治療參數(shù),換言之,需要尋求標準化的PDT治療方案以減少混雜因素的影響。此外,本研究將非正態(tài)分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位數(shù)和四分位數(shù))轉化為正態(tài)分布的均值±標準差形式,也可能會造成偏倚,雖然漏斗圖并未顯示出存在發(fā)表偏倚的可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PDT輔助SRP較單純SRP治療可在短期(6個月)內(nèi)改善CAL,減少PD,但尚無證據(jù)顯示PDT輔助SRP在改善PI和BOP方面優(yōu)于單純SRP。該結果進一步印證了其他學者的研究[17-20]結果,即PDT輔助SRP在牙周炎的治療中能提供短期的(≤6個月)臨床效益。從亞組分析結果可知:光敏劑為吲哚菁綠、放置時間為180 s、PDT次數(shù)為3次、研究設計為SMD時,SRP+PDT對減少PD的效果可能更好。未來更高質量的RCT應注重更長的隨訪時間(>6個月),同時還需要尋求最合適的PDT治療方案,以標準化的方式來評估PDT輔助SRP治療牙周炎的效果。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