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靜
向名師學習,不失為普通老師提升專業(yè)水平的良好方法,韓興娥的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我對“名特教師”的習慣性認知。接觸過韓老師的人都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看上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師:出生平凡,學歷一般;不善言辭,更沒有如珠妙語;有點固執(zhí),甚至有時候還不太聽領導的話;成名前完全是一所普通學校的一名普通老師,各種評優(yōu)評先評骨干似乎也從來不積極參與。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教師,在幾乎沒有任何專家引領或包裝烘托的前提下,生生開辟出了一條無比寬廣的語文教改之路,以她的“海量閱讀”掀起了一場語文教學改革的風暴。她的出現(xiàn),對于當下的中國教育界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也為許許多多正陷于專業(yè)發(fā)展困境之中的普通教師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成長范式。
韓老師為什么會成功?我們可以從她身上學到些什么呢?至少我在反復深入的閱讀了快車道這兩本書后找到了答案。
首先,她有著非凡的勇氣?,F(xiàn)在回頭看來似乎稀松平常,但在當時剛剛開始實驗時,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在“一綱一本”一統(tǒng)天下的大背景下,在絕大多數(shù)的語文教師還以為“教材就等于語文課程”的前提下,敢于向獨霸天下數(shù)十年的教材挑戰(zhàn),無異于向已形成權威的、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公開宣戰(zhàn),這是需要相當?shù)挠職猓榇?,韓老師曾引用《道德經(jīng)》上的這樣一段話表明心跡:“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正是這種“舍身”的勇氣,支撐著她義無反顧地開始了自己的教改實驗。
其次,韓老師是真正熱愛學生、能想學生所想。用她自己的話說,剛開始實驗的想法很簡單:為了應付考試,死摳一本教材,日復一日地背、抄、默,加上大量的習題與試卷,搞得學生身心疲憊、痛苦不堪,老師也疲倦?yún)挓?,語文學習殊無趣味和幸??裳?。教育究竟是在培養(yǎng)人,還是在摧殘人?正因為有了這樣感同身受的痛切,所以下定決心教改,哪管征途漫漫,風雨坎坷!“一切為了學生”,在韓老師的身上得到了最真切的體現(xiàn)。
再次,韓老師有著令人敬佩的專注與執(zhí)著。她所走的路,注定要披荊斬棘、逢山過路、遇水架橋。她的學歷并不很高;盡管喜歡讀書,但涉獵并不很廣;實驗前也并未研究過多少關于閱讀的理論;許多帶著學生讀的書自己也沒有讀過,一些古代經(jīng)典自己也不大懂。閱讀她寫的書我們可以知道:在實驗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帶領孩子們讀書,她自己狠下苦功,閱讀了大量的文學與歷史作品,包括大量的古代經(jīng)典,以及相關的語言文字、閱讀理論、教育類書籍。厚積薄發(fā),才使得她在海量閱讀教學的道路上越走越寬、游刃有余。為了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她堅持做到每周給家長寫一封信,并通過郵箱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隨時指導、幫助家長進入到孩子的閱讀生活中來。為了保證學生閱讀的及時鞏固,每天都要制作大量的PPT,用于課上幫助學生背誦交流。為了讓孩子們讀到真正的好書,她利用休息時間四處奔波搜索,“上窮碧落下黃泉”,有時只為了尋找一本書的最佳版本……堅守吾道,心無旁騖,十數(shù)年如一日,用心之真切,意念之執(zhí)著,其所以能成大業(yè)哉!
我們都懂得成功很難復制,但至少韓興娥是可學的,也許,我們只是少了一點點像她一樣對學生的熱愛,少了一點點像她一樣打破束縛的勇氣,少了一點點像她一樣的專注和執(zhí)著。但是五常語文課改為我們搭橋鋪路,我們不妨學著做一個韓興娥式的老師。
從教二十七年,讀書已經(jīng)成為我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做最好的老師》到《陶行知文集》,從《愛的教育》到《不跪著教書》,從《新教育之夢》到《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每一位名師無不在用各種方式闡述自己教書育人的觀點。名師于永正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特別深刻:學語文其實很簡單,概括為兩個字,即“讀、寫”。概括為四個字,即“多讀、多寫?!倍ツ晔辉履┱n改推進會的召開,讓我對新課改下的語文海量閱讀理念又產(chǎn)生了新的困惑。海量閱讀,顧名思義就是讀海量的書。通過大量讀書讓學生有更的知識儲備,有更強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那么海量閱讀讀什么?怎么讀?韓興娥老師的《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這本書,做得詳細、準確、扎實,為我們提供了一整套看得見、摸得著的閱讀指導方法。
韓老師一直堅信:海量閱讀不是個性化的行為,而是“一般老師、一般生源、一般學校的普遍行為。在韓老師的班級,海量閱讀最大的特點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頂”,能飛的飛起來,能跑的跑起來,沒有飛、跑能力的也要一步一步走起來。她“兩周教完一本教材”的做法,喚醒了迷茫中的家長和我們。在這種理念的引領下,結(jié)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學年的類文閱讀課程也如火如茶地進行著。大家群策群力、反復研討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并在短短一周內(nèi)就編成了《一年級類文閱讀》小冊這是我們學年智慧的結(jié)晶,只是借我的手展示出來,這樣的類文小冊使學年的海量閱讀做到常態(tài)化、系統(tǒng)化。《類文閱讀小冊》收集的大多是與課文有關的類似文章,故事豐富有趣、歌謠朗朗上口。這學期我們學年除了繼續(xù)編輯《一年級下冊類文小冊》,還計劃引導學生閱讀成語、俗語、諺語、歇后語兒歌等一系列書籍,通過引導學生大量閱讀、采用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讓我驚喜、讓我收獲頗豐的是前幾天線上家訪時我和班級里的張語柔媽媽聊到孩子讀書情況時家長的反饋。這是當時的聊天記錄,(放片)孩子在四十分鐘內(nèi)借助思維導圖背下來八首詩,在我們看來這些詩很簡單,我欣喜的是在孩子的海量閱讀的路上不僅豐富自己的閱讀量,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提升了自己的讀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