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鳳霞
摘要:為提高小班幼兒教育質量,促進幼兒自理能力提升,本文針對小班幼兒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自理能力的方法進行研究,闡述幼兒自理能力提升中游戲活動的應用價值,并且重點分析了通過游戲活動開展自理能力訓練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班;游戲活動;自理能力;自主勞動
三歲前是幼兒自理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幼兒小班教育階段應充分把握教育時機,采用科學的能力培養(yǎng)方法提高幼兒綜合素質。游戲活動是此時期應用效果較好的教育手段,通過科學訓練可促進幼兒手眼協(xié)調,形成主動勞動意識,提高動作精準性等。在此過程中,應靈活運用區(qū)域活動、集體活動和戶外活動開展能力訓練。
一、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的必要性
根據(j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相關指導要求,身心健康是幼兒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健康領域提出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同時應具備一定生活自理能力。而現(xiàn)實中受到物質條件改善等因素影響,許多家庭在幼兒教育中對幼兒進行溺愛式培養(yǎng),祖父母、父母對幼兒關懷備至,幼兒習慣于接受來自家庭成員全方位的照顧,缺少生活自理意識、勞動責任感,也因此缺少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是幼兒綜合素質培養(yǎng)中的基礎性內容,與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密切相關,自理能力缺失較易導致幼兒缺乏責任感與自信心。游戲活動是幼兒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和開展綜合素質訓練的主要方法。在游戲活動中融合自理能力訓練,有利于減輕幼兒對他人的依賴性,提高幼兒自主生活能力。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勞動能力是幼兒教育的職責,游戲活動是促進幼兒快樂學習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小班教育中應充分利用游戲活動作為教育手段,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培養(yǎng)。
二、游戲活動融合自主能力培養(yǎng)的可行性策略
(一)區(qū)域游戲中的能力培養(yǎng)
區(qū)域活動是幼兒游戲活動中重要活動形式。在以自理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的幼兒教育中,教師應全面分析與幼兒自理能力形成密切相關的因素,通過分析相關性因素,結合區(qū)域活動環(huán)境和幼兒心理特點針對性設計能力培養(yǎng)方法,開展符合幼兒發(fā)展需求的高質量游戲活動教育。
相關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幼兒主要活動形式是游戲,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應積極采用游戲教學方法,將游戲與教育巧妙融合,促進幼兒在游戲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促進學玩一體。幼兒教育具體實踐中,應結合教育目標動態(tài)設計區(qū)域活動內容。日常區(qū)域活動設計應積極融入自理內容學習主題,如,可在區(qū)域游戲中設計“照顧娃娃”主題游戲,指導幼兒幫助娃娃穿衣、洗漱、整理儀容、吃飯等,訓練基礎生活技能。在該類活動中練習整理個人日常用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在美食活動中,促進幼兒自主操作,使用皺紋紙、彩泥等活動材料,制作胡蘿卜、包子等“美食”,引導幼兒了解烹飪過程和自覺參與日常飲食準備活動。
(二)集體活動中能力培養(yǎng)
相關研究認為,在小班幼兒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應深入分析幼兒特點,合理利用集體活動契機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在集體活動中,應在幼兒園生活日常中滲透自理能力培養(yǎng)內容,激發(fā)幼兒自理意識,循序漸進提高自理能力。在日常訓練中,指導幼兒使用抹布、拖把等日常清潔工具,促進幼兒積極參與掃地等家務活動。集體活動中指導幼兒自主收拾餐具,學習使用抹布、紙巾清潔桌椅,要求幼兒自行整理常用文具等,通過集體活動互相促進共同學習日常生活技能,激發(fā)自主勞動意識。
在自理能力培養(yǎng)中應以引導教育為主,可設計“我長大了”主題活動,引導幼兒參與主題集體活動,在此活動中促進幼兒之間互幫互助,集體獻愛心。通過美化活動區(qū)、清潔教室等形式開展集體勞動,培養(yǎng)幼兒集體活動責任感。幼兒對于自理技能掌握速度較慢,應按照循序漸進培養(yǎng)模式,逐步提高幼兒技能。以集體用餐為例,幼兒初期學習自主使用餐具進餐,然后逐步學習清潔餐具、整理餐桌等、餐后整理著裝等,促進幼兒形成用餐自理能力。
(三)戶外游戲中能力培養(yǎng)
自理能力是個人必備生活技能,幼兒通常不具有完善的自理能力,需要進行專項學習。初期訓練中,幼兒掌握獨立進餐的基本生活能力,自行整理衣物、文具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并且學習自主洗漱清潔。在開展區(qū)域活動與集體活動之外,還應適當開展戶外活動。戶外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在戶外游戲活動中應保證活動安全性,同時針對性開展訓練。
在該類游戲中幼兒經常接觸各種室外器械等,應培養(yǎng)幼兒及時洗手、注意衛(wèi)生的生活習慣。例如,在進行玩水游戲時,主要需要準備自來水龍頭等必備活動材料,此外還行準備洗臉盆、洗手液、毛巾等清潔用品?;顒舆^程中幼兒學習自主開關水龍頭方法,指導幼兒在使用非感應型水龍頭時自覺及時關閉水龍頭,節(jié)約用水。引導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練習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搓洗手部。通過幼兒互動戶外游戲,促進幼兒自覺自動自行洗手,寓教于樂,提高幼兒自理意識。
戶外游戲活動中,也可選擇良好天氣,鋪設場地后說明游戲規(guī)則,幼兒按照規(guī)則組合開展自己穿鞋襪活動。通過比賽練習又快又好自主穿脫鞋襪,提高幼兒自理能力。在主題活動中設置比賽形式,對于勝出的幼兒給予獎勵,激發(fā)幼兒自理積極性。根據(jù)幼兒自主穿鞋襪表現(xiàn)進行針對性輔導,以引導和鼓勵為主,促進幼兒自主糾正錯誤,提高自理能力。在活動結束后,引導幼兒自覺幫助教師整理回收活動工具,檢查備品是否出現(xiàn)遺漏等,培養(yǎng)幼兒在戶外活動中安全意識、合作意識和責任意識。在此類活動中,應提前進行幼兒宣教,闡述活動主題和訓練目的,說明游戲規(guī)則和活動要求,引導幼兒在遵守規(guī)則的前提下高質量參與活動,優(yōu)質完成訓練內容。在自主洗手等過程中向幼兒說明自覺洗手的必要性,通過講述“消滅細菌軍團”等故事提高幼兒積極性。
綜上所述,游戲活動對小班幼兒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通過區(qū)域游戲、集體活動和戶外游戲等可有效鍛煉幼兒自理能力,提高幼兒自主勞動意識。在游戲活動教學中,應結合幼兒發(fā)展實際,豐富游戲形式,拓展游戲內涵,采用多樣化游戲活動方法策略性幫助和引導幼兒提升自理能力,提高幼兒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朱亞鑫. “教學做合一”理論指導下小班幼兒生活自理教育的實踐研究[D].大理大學,2021:68-70.
[2]戚小丹,余倩.提高小班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徑——以“闖關小達人”游戲活動為例[J].早期教育,2021(1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