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西湖大學鄭鉅圣團隊、鞠峰團隊與中山大學陳裕明團隊共同分析了1200多名中老年人群中腸道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復雜構(gòu)成,并揭示了其與2型糖尿病進展的相關性和因果關聯(lián),相關成果于2022年2月10日在線發(fā)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
細菌的抗生素耐藥性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是僅次于心臟病和中風的全球第三大死亡病因。人體腸道微生物經(jīng)常直接或間接地暴露于來自藥物或食物鏈的抗生素壓力之中,因此腸道是微生物抗性基因的關鍵儲存庫,也是多種抗生素抗性基因聚集的熱點部位。
該研究共納入1210名來自廣州營養(yǎng)與健康隊列的中老年參與者,其中包括184名2型糖尿病患者和495名糖尿病前期志愿者。每3年對該隊列進行一次隨訪,采集豐富的表型數(shù)據(jù),通過宏基因組測序以及糞便代謝組檢測,繪制出人群中腸道抗生素抗性組的結(jié)構(gòu)組成。結(jié)果顯示,中國中老年人群的腸道中共有19個抗生素抗性基因主型和805個亞型,其中17個主型和233個亞型存在于10%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腸道中。
為了探索腸道抗生素抗性基因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研究團隊還開展了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和孟德爾隨機化分析,并創(chuàng)新性地構(gòu)建糖尿病—抗性基因評分,結(jié)合橫斷面模型以及前瞻性縱向模型,揭示了抗性基因多樣性與2型糖尿病的正相關關系。
該研究共鑒定出25個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抗性基因,其中萬古霉素抗性基因(Vancomycin_vanX),多重抗性基因(Multidrug_emrE),大環(huán)內(nèi)酯、林可霉素類和鏈陽霉素類抗性基因(MLS_ermX)和氟喹諾酮類抗性基因( Quinolone_norB)與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呈顯著的正相關性。基于遺傳學和孟德爾隨機化的因果關聯(lián)評價發(fā)現(xiàn),人體腸道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豐富度(多樣性指標之一)、Multidrug_emrE以及MLS_ermX抗性基因可能與2型糖尿病具有因果關聯(lián)。
該研究首次全面地分析了腸道抗生素抗性組與2型糖尿病的關系,并評估了相關抗性基因與糖尿病的因果關聯(lián),為抗生素使用及其與糖尿病進展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機制上的見解,同時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嶄新的視角。
(馨 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