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第五幼兒園 張婷婷
隨著冬天的到來,大多數(shù)幼兒園戶外游戲時間也變得少之又少。為了讓幼兒能接受空氣溫度與濕度、氣流的刺激和陽光照射,呼吸新鮮空氣,增強幼兒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加強幼兒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幼兒生長發(fā)育,我會在艷陽高照的時候帶幼兒到戶外進行游戲。
我說:“孩子們,天氣這么好,我們?nèi)敉馔嬗螒虬桑 ?/p>
幼兒:“太好啦!”
我說:“寶貝們,你們想玩什么游戲呀?”
樂樂說:“玩皮球?!?/p>
歡歡說:“滑滑梯。”
花花說:“小汽車?!?/p>
豆豆說:“你追我趕?!?/p>
萌萌說:“我想玩老狼老狼幾點了。”
由于孩子們想玩的游戲太多,意見不統(tǒng)一,最后他們只好各自成組、自由游戲。隨著孩子們激動的、嘹亮的、可愛的、懵懂的聲音傳來,我知道他們的游戲開始了。
幼兒:“張老師,張老師……”幾個小朋友的聲音從某個方向傳來。
樂樂說:“張老師,請你閉上眼睛,我們要給你變一個魔術(shù)禮物?!蔽逸p輕地閉上眼睛等待奇跡的發(fā)生。
過了幾秒鐘,樂樂說:“張老師,現(xiàn)在睜開眼睛吧!”
我慢慢地睜開了眼睛,看到有的小朋友手里拿著羽毛,有的小朋友手里拿著樹葉,有的小朋友手里拿著石子,還有的小朋友甚至撿來糖紙。這讓我想起了:兒時的我也喜歡收集各種各樣的小石頭,也會將亮晶晶的糖果紙收集起來,疊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偷偷地藏在枕頭下,那都是我的寶貝。
我問:“哪兒來的呀?”
幼兒:“在那邊撿的,覺得好看,想送給你?!?/p>
我說:“謝謝你們的禮物,這些禮物和你們一樣漂亮,我很喜歡?!蔽野堰@些像魔法一樣的禮物都收納到了我的口袋。
回到班里,我將這些撿來的禮物作為一節(jié)活動的題材,結(jié)合五大領(lǐng)域,和幼兒一起分別通過觀察、觸摸、實驗等方法猜猜這些東西是從哪里來、它們有什么特征、它們有什么作用、它們可以用來干什么等知識奧秘。
之后,每次戶外活動我都會認真觀察,偶爾看到有幼兒撿東西,我都會像好朋友一樣參與其中,用已有的知識幫助幼兒探索其中的奧秘。
也許在老師看來不入眼的東西,在幼兒心里卻是最珍貴的。在幼兒眼里,不管是枯萎的樹葉、奇怪的石子,都是他們的珍寶,是他們在這大千世界里探索發(fā)現(xiàn)的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東西,是幼兒冒險歷程的忠實記錄者,更是幼兒冒險收獲的“寶藏”!幼兒把寶貝揣進小口袋,就有了滿滿的幸福感。他們正以獨有的方式探索和學(xué)習(xí)周邊的世界,一點一點感知自然和生命的意義。
所以,不管幼兒送給老師什么“寶貝”,那都是幼兒眼中非常珍貴的禮物,教師要收下禮物并感謝幼兒,因為那是幼兒的一份小小心意、一份暖暖的感動。
有句話說: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是從撿垃圾開始的。童話大王鄭淵潔也說:“留住幼兒的想象力,比留住幼兒的好成績更重要?!睂τ诶蠋煻?,愛幼兒,就是幫他(她)留住想象力!
教育感言
教育的樣子不是灌輸知識,不是將老師的思維強加給幼兒,而是充分尊重幼兒的天性,將幼兒感興趣的、生活中的東西變成開發(fā)文化寶庫的鑰匙,用游戲的方式展示給幼兒,做有愛的教育、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