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寧??h黃壇鎮(zhèn)中心幼兒園 王詩詩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當下幼兒教育領(lǐng)域比較推崇的無痕教育理念之一。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在晶瑩的露珠里若隱若現(xiàn)地滾動著,一個個動人的情節(jié)在歡聲笑語里跌宕起伏……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興趣和需求可以成為重要的課程資源。在幼兒園小農(nóng)場種植園地“觀察草莓苗”的活動中,孩子們對草莓苗枯萎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了疑問,教師有意識地進行引導,并組織幼兒展開交流與討論,從而生成了“給草莓苗搭建房子”的班本課程活動。
午飯后,我?guī)ьI(lǐng)孩子們?nèi)ビ變簣@小農(nóng)場種植園地觀察草莓苗的生長情況,只見但沒想到草莓苗枯萎了一大半。丁丁難過地說:“老師,我的草莓苗怎么枯萎了?”豆豆失望地說:“我的草莓苗也枯死了。”……看著一株株草莓苗耷拉著腦袋,孩子們難過極了。
回到教室后,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田田說:“我種下草莓苗的時候好好的呀!”毛毛說:“我買的草莓苗可健康了,爺爺說肯定能長成,可現(xiàn)在枯萎了,怎么辦?”“草莓苗為什么會枯萎”成了孩子們此時最大的關(guān)注點,他們紛紛投入到關(guān)于“草莓苗為什么枯萎”的討論中,氣氛異常熱烈。
從種植草莓苗到草莓苗枯萎,孩子們有疑惑、有感受,同時也想查找原因、解決困惑。我認為教育教學活動應(yīng)追隨孩子的腳步,結(jié)合孩子的發(fā)展特點幫助他們積累生活經(jīng)驗,而“尋找草莓苗枯萎的緣由”正是一個值得深入挖掘的教育教學活動。
如何追隨孩子們的興趣并及時捕捉教育契機從而使種植園地的偶發(fā)事件更具教育價值?基于此,我把孩子們關(guān)注的問題“草莓苗為什么會枯萎”又拋給了他們。于是孩子們開始尋找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他們多次走進種植園地反復觀察和討論,最后得出草莓苗枯萎有多種原因,如沒澆水導致的、泥土不適合、沒有蚯蚓松土……
接下來,孩子們每天都會勤快地給草莓苗澆水、施營養(yǎng)土、用小鏟子松土等。在一系列的操作中,草莓苗枯萎的情況卻越來越嚴重,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最后孩子們決定去求助幼兒園的“種植高手”張阿姨,并一起給張阿姨寫了一封求助信。
終于盼來了張阿姨,孩子們一窩蜂似的圍著她詢問原因??粗⒆觽兗鼻械哪抗庖约坝^察記錄表,張阿姨問:“孩子們,此刻你們站在這里有什么感受?”孩子們一致回答“熱”?!澳悄銈冇X得草莓苗會熱嗎?它一天到晚都曬著太陽會怎么樣呀?”孩子們恍然大悟——原來草莓苗是被太陽曬枯萎了!九月份的太陽依然很猛烈,因此草莓苗很容易被曬枯萎甚至枯死。找到了草莓苗枯萎的原因后,孩子們圍繞“怎樣避免草莓苗一天到晚曬太陽”展開了討論?!敖o草莓苗打一頂遮陽傘?!薄澳脡K布把草莓苗遮起來?!薄敖o草莓苗搭個遮陽房。”通過投票,孩子們決定給草莓苗搭建房子。
在尋找草莓苗枯萎緣由的過程中,教師積極引導孩子們思考與探索,幼兒則自主尋找原因、求助他人、積極研討。我們充分挖掘幼兒探索行為的潛在教育價值,同時拓展生成了適宜孩子們的課程活動。
草莓苗生長需要什么樣的房子?孩子們一個個當起了設(shè)計師。有的孩子說房子需要全封閉,這樣就能完全遮擋住太陽;有的孩子說草莓苗生長需要充足的陽光,不能完全遮擋住太陽;有的孩子說房子必須牢固,不然塌了容易壓壞草莓苗。經(jīng)過激烈的討論,孩子們一致認為:第一,搭建材料要具有一定的遮光性,但也不能完全遮住太陽;第二,房子要有一扇能隨時開啟的門,透風且方便幼兒觀察照料;第三,房子一定要堅固。基于這些條件,孩子們設(shè)計出了各種各樣的草莓房圖紙。通過最終的交流、商討,孩子們一致決定采用萌萌設(shè)計的圖紙。
圖紙設(shè)計好以后,孩子們就著手搭建房子了。需要哪些材料?去哪里收集?孩子們的答案五花八門,有麻繩、毛竹、木棒、鉛絲、布條等。于是我設(shè)計了一張關(guān)于“搭建草莓房所需材料”的調(diào)查表,讓孩子們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探討。第二天來園時,孩子們帶來了各自的答案——果果說:“搭建草莓房需要支架,爸爸說可以用竹棒代替。”開心說:“還需要遮光布?!笨磥?,支架是必不可少的材料,那去哪里尋找適合搭支架的棒子呢?于是我們請來了茗茗的爺爺幫忙,爺爺拿來了很多竹棒;樂樂媽媽則咨詢了草莓種植大戶張叔叔,并幫我們買來了適合給草莓房遮光的布。
為了給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習機會,我們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與教師攜手共同支持幼兒的探究行為,從而促進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
一來到種植園地,孩子們就嘗試把竹棒插在地里搭支架,其中有的用一根竹棒支架,有的用兩根、三根以及四根竹棒支架,但都無法撐起遮光布,也不符合草莓房的設(shè)計要求,怎么辦呢?第一次搭建草莓房失敗后,孩子們并沒有氣餒,而是主動分析失敗的原因并及時調(diào)整,比如竹棒分四個角固定;遮光布一整塊掛上去太重,可以適當進行裁剪。
接下來,孩子們嘗試第二次搭建草莓房。這次,孩子們根據(jù)重新設(shè)計的圖紙進行搭建——房子用四根粗一些的竹棒固定,然后用尺子測量竹棒之間的距離并進行記錄。插好竹棒、放好遮光布后,怎樣把遮光布和竹棒接連固定起來?孩子們左思右想,四處尋找適合連接固定的材料,有的孩子拿來了夾子,有的孩子拿來了繩子、毛線、橡皮筋等。在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下,草莓房初具雛形。經(jīng)過幾天的觀察實驗,草莓房能夠有效遮擋猛烈的太陽,從而改善草莓苗的生長環(huán)境。孩子們欣喜若狂,因為他們終于搭建好了適合草莓苗生長的草莓房啦!嘗試的過程或許成功或許失敗,但總能使我們受益匪淺、有所感悟。在不斷的嘗試與改進中,孩子們自主思考與探索實踐的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
日常生活中充滿了鮮活、生動的課程資源,而教師敏銳地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并適時適當?shù)剡M行引導,能讓幼兒獲得更多探究的機會,同時提升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搭建草莓房的活動中,幼兒的思維被打開、興趣被點燃,眼界也更加開闊了。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有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想法,從而建構(gòu)了真知,這讓他們更加喜歡觀察與體驗了??傊?,草莓房搭建活動解放了幼兒的頭腦、雙手、眼睛、嘴巴、空間和時間,也推進了幼兒園的課程建設(shè)。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成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jīng)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弊鳛橛變航處?,我們要做好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始終懷揣一顆童心,與孩子一起遨游在科學探索的天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因有教師而更加快樂,教師也會因陪伴孩子成長而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