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堯
北京冬奧會這一體壇盛事蘊含著諸多教育點,其中,谷愛凌多次為國爭光,成為了家喻戶曉的“00后”天才少女,她成功的背后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意義。本文從三個維度探尋“谷愛凌熱”背后的德育點。
年僅18歲的谷愛凌已經(jīng)拿到60多塊金牌,包括9個全美冠軍。她是中國國籍,會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走到哪里都會跟別人介紹:“我是個中國女孩。”2019年,谷愛凌的體育生涯從美國轉(zhuǎn)向中國,并且在冬奧會上為中國拿下了多枚金牌。谷愛凌加入中國國籍以及她在奧運會上表現(xiàn)出來的自信、勇敢和快樂,是德育的重要資源。教師要善于捕捉教育的關(guān)鍵點,利用好谷愛凌的“同輩效應(yīng)”,讓學生明確,愛國不是口號,更不是抽象的說教,而是具體可行的點滴,從而將中國人的愛國情懷刻在學生的骨子里。
谷愛凌對于自己喜愛的事情,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和時間。谷愛凌的媽媽說:“對于滑雪這件事,愛凌向來很主動。在飲食和睡眠方面,她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具有極強的自制力。平時的訓練或比賽,都是她自行設(shè)定目標。在訓練過程中,一個動作可能要重復好幾遍才能成功一次,但愛凌從不叫苦,她用自己的感受解釋了辛苦和累的不同概念。”教師要抓住谷愛凌的訓練過程,引導學生明確,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從設(shè)定目標、嚴格自律、執(zhí)著專一開始。
極具天賦是前提,后天磨礪才是關(guān)鍵。從3歲的興趣到15歲的奪冠,這中間的過程,就是摔跤、受傷,再摔跤、再受傷。誠如谷愛凌回憶:“當其他孩子在哭鬧、抱怨的時候,我正在小坡道上忙著呢!”這種始于童年的摔打磨礪,涵養(yǎng)了她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挑戰(zhàn)極限的精神。她選擇了從1440度到1620度的高難度挑戰(zhàn),從而一舉奪冠,驚艷世界。教師要從“谷愛凌熱”中引導學生知曉后天努力的重要性,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成功一定屬于不服輸?shù)娜恕?/p>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小宇宙,是一張空白的紙張,需要啟迪、引導與榜樣引領(lǐng)。教師必須積極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因勢利導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學生完成追求與使命。
(作者單位:遼寧省丹東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