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結合衢州職業(yè)技術學院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的開展,通過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在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中作用的發(fā)揮,以正確的播音創(chuàng)作道路,播音的內在感受,播音的表達方式等探析新時代理論宣講的有效方法,使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同語言表達技巧緊密銜接,從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理論和有聲語言表達藝術有機融合的角度出發(fā),深入分析衢州職業(yè)技術學院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旨在為全市域體系化推進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播音創(chuàng)作;語言表達;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作用
中圖分類號:D26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04-0230-03
衢州市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源于群眾,源于田間地頭,是一個來自基層的實踐創(chuàng)新樣本,是由一群80后和90后組成的新時代理論宣講團隊。宣講員走進工廠、社區(qū)、村居、企業(yè)、車間、學校,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講給群眾聽,以理論宣講的方式傳播黨的好聲音,傳遞黨的好政策,讓普通人講給普通人聽,以耳熟能詳、淺顯易懂、平鋪直敘的方式開展理論宣講,形式多樣、氛圍濃厚、影響深刻、意義深遠。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時代賦予青年自信自立自強,青年一代就應該矢志不渝、腳踏實地、勇往直前。自2020年7月以來,一場場青春宣講活動,在三衢大地持續(xù)接力,新舉措、新突破、新變化掀起滾滾熱潮,為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插上了青春的翅膀[1]。
2021年度衢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在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兩部宣講作品分別獲得浙江省青年理論宣講暨微型黨課大賽情境式?jīng)Q賽一、二等獎,并且不斷探索以情境式的宣講方式將青年教師和大學生組建為一個團隊,共同學習新時代理論,創(chuàng)作宣講作品,不斷打磨作品,最終走上全省理論宣講的大舞臺,經(jīng)過一年多時間的實踐和培育,新時代理論宣講團成員從剛成立時的15人擴展到了122人,更多青年師生自愿加入新時代理論宣講隊伍中來。
至今,宣講團成員校內外共開展了近300場理論宣講,受眾近2.5萬人次,通過新媒體、云直播等多種方式,拓展宣講受眾面,進一步擴大和提高了青年宣講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影響力和關注度,相關活動分別被新華網(wǎng)、澎湃新聞、中國共青團網(wǎng)、浙江教育報、衢州日報等媒體轉載報道。
從稿件打磨到完善課件再到作品推出,整個過程既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又需要辯證的理論創(chuàng)作基礎和極具感染力的語言表達技巧。
衢州職業(yè)技術學院不斷在探索中尋找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理論和有聲語言表達藝術對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的積極作用,在打磨宣講稿件、創(chuàng)作宣講方式、總結宣講作品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理論和有聲語言表達藝術可以有效地調節(jié)和促進理論宣講這種形式更好地表現(xiàn)出來,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
無論是站在現(xiàn)場或舞臺上進行理論宣講,還是在鏡頭或話筒前進行理論宣講,宣講文稿的創(chuàng)作和技術技巧是相通的,語言表達的方式方法是相協(xié)調的,創(chuàng)作路徑及情感表達的運動狀態(tài)是正確的,理論宣講的高度和受眾普遍接受度是一致的,宣講員和受眾所聽所感的具體感受是和諧的,這些都說明,可以從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理論和有聲語言表達藝術中進一步研究其對于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的積極作用。
一、播音的正確創(chuàng)作道路在新時代理論宣講稿件創(chuàng)作中可以發(fā)揮有效作用
(一)新時代理論宣講可以借鑒播音創(chuàng)作技巧
洪琛先生在1943年寫的《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里就提出了“話的四種作用”。他說:“說話——廣義的,不論為臨時觸發(fā),隨口說出;或為念誦已經(jīng)寫成的各體文字或詩詞——必須同時顧到它的四種作用?!边@四種作用是“說明事物”“表達情感”“建立關系”“進行企圖”。這說明語言表達創(chuàng)作是有方法的也是講邏輯的,是鏈條式循序漸進的,正確的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是“理解稿件——具體感受——形之于聲——及于受眾”。“以積極自如的話筒前狀態(tài)進行有聲語言的創(chuàng)造,達到恰切的思想感情與盡可能完美的語言技巧的統(tǒng)一,達到體裁風格與聲音形式的統(tǒng)一,準確、鮮明、生動地傳達出稿件的精神實質,發(fā)揮廣播電視教育和鼓舞廣大人民群眾的作用?!盵2]在宣講作品《九仟采風 薪火相傳》中有這樣一段:“在我手里還有一本黨章,黨章第一頁寫著歪歪扭扭的三個字:霍維蓮。這是九仟采風團目前采訪到黨齡最長的老黨員。老人家今年95歲了,她入黨那年才16歲,抗戰(zhàn)都還沒勝利呢……不識字的霍維蓮托人回信給他的先生說:‘我就是沒有文化,但哪里不是干革命,我可以去?!敝饕v述了老黨員霍維蓮奶奶的故事。參加浙江省青年理論宣講大賽情境式?jīng)Q賽時,霍維蓮奶奶是由學生扮演的,宣講員以融情于境的方式還原了老人在家中接受采風團成員采訪的畫面。我們首先知道的是老奶奶是九仟采風團的采訪對象中黨齡最長的一位,但是她只會寫自己的名字等信息,而后了解到她一生的經(jīng)歷,老人很親切也具有模范帶頭意識。掌握了這些信息再根據(jù)“理解稿件——具體感受——形之于聲——及于受眾”的步驟,宣講就有了初印象。
(二)正確的播音創(chuàng)作道路可以體現(xiàn)在宣講過程中
說到借鑒播音的正確創(chuàng)作道路首先談談理解稿件,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宣講稿件創(chuàng)作的第一步。首先創(chuàng)作宣講稿件需要時代背景,結合新時代理論用敘事手法或者陳述手法,羅列稿件內容,理論永遠都是第一位的,把理論或政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有情節(jié)、有內容、有故事,是讓宣講稿件引人入勝的正確創(chuàng)作手法。都說講故事最能打動人心,把政策理論變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就給宣講開了個好頭,而高度認可宣講稿件,是深刻理解稿件的關鍵。“講故事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正是因為它能在講述者和受眾之間,迅速建立一種情感上的聯(lián)系,產(chǎn)生思想上的共鳴。沒有一種抽象概念,比細節(jié)更有說服力;而再多的敘事技巧,也不能比真情實感更能打動人心?!盵3]
再來看具體感受,不是每篇宣講稿件都一樣,應該辨析符合自身規(guī)律的概念和表述,堅持獨特的風格,個性在這個層面就是獨樹一幟了。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但是情感往往都是有共性的,那種講到心里,觸及靈魂深處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應該換位思考,邊理解邊感受,先打動自己再感動別人;形之于聲在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中是比較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聲音是表達的載體,理論宣講也需要通過語言和聲音進行,“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4]。情發(fā)于中,聲發(fā)于表,正確掌握以情促氣,以氣帶聲,以聲傳情的內在感受,才能更好地體會聲隨情動,情隨聲走的辯證統(tǒng)一;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及于受眾,其實無論是理論宣講還是播音主持藝術,最后呈現(xiàn)的目的都是為了觀眾。受眾往往決定了理論宣講的效果,只有從宣講的實際和特點出發(fā),突出理論宣講的真正意義,直面受眾,才能把新時代理論講透、講好,把政策宣講到位。
二、播音的內在感受在新時代理論宣講備稿過程中可以發(fā)揮積極作用
(一)科學的備稿方法也適用于新時代理論宣講
在播音創(chuàng)作過程中,備稿至關重要。備稿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廣義的備稿,即日常的積累和學習,另外還要探究狹義的備稿?!蔼M義備稿,是指播音前具體的準備過程,任何時候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加以忽視,只能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加緊進行?!盵5]內心感受是狹義備稿的內在環(huán)節(jié),不是表現(xiàn)出來的可以直觀看到的,而是宣講員內心深處醞釀感情、把握情緒的內部技巧,可把它理解為波瀾壯闊下的靜水流深。
例如,在宣講作品《聲音中的黨史》中有這樣一段話:“1940年的冬天,凜冽的北風夾雜著黃色的塵土,向著延安大地猛撲過來,在距離延安城以西十九公里的王皮灣村,兩個響亮的聲音打破了黎明的寂靜……”很多人沒有去過延安王皮灣村,并不知道那里的環(huán)境有多么艱苦,凜冽的北風到底是怎樣呼嘯的,這時人們只能基于內心感受通過想象去體會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而情景再現(xiàn)就是一個好方法,在腦海里設想宣講稿中的畫面,把腦海中的情景畫面通過語言呈現(xiàn)在受眾面前。
(二)在新時代理論宣講中要明確宣講對象
在播音技巧中,常常說要做到“目中無人,心中有人”,在新時代理論宣講中,宣講員面對的是觀眾或鏡頭,在觀眾很難給予宣講員互動時,只能通過技巧來調整狀態(tài)。
比如,宣講作品《堅定理想信念 譜寫無悔人生》寫道:“說到死,本來我并不懼怕,而且可以說是我喜歡的事,只有我的母親和我的小孩呵!我有點可憐他們!”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楊開慧烈士對于犧牲這件事情是早有思想準備的,她唯一牽掛的就是自己的母親和孩子,她除了是一名堅強的共產(chǎn)黨員之外,還是女兒,也是母親。作為宣講員可能無法準確地把握楊開慧烈士講述這樣一段話時的真情實感,但是宣講員有必要盡全力去完善這段話的宣講技巧,“對象感”在這時就會彰顯它的作用,可以設想講這段話時,孩子和老母親正站在屋前,他們正在等待著親人的歸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沒有對象,這些話就不可能說得使自己和聽的人都相信有說出的實際必要?!?/p>
三、播音的表達方式在新時代理論宣講演示過程中可以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
(一)科學表達技巧是理論宣講的技術支撐
在宣講過程中也時常會發(fā)現(xiàn)技巧不能被正確認識,反而認為情感是理論宣講的唯一方式,所有的手段是大情大感,把情感的宣泄當作表達的烘托,認為情感無所不能,反而要強調的是理性的情感和科學的技巧巧妙地結合,要把技巧的實用性和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
例如,《百年大黨的英雄氣概》中講道:“國民黨軍見邱老金躲在山上不出來,便召集山下的村民,架起機槍對著村民,沖著山上喊道,要是紅軍不下來,他們就燒毀村莊,殺盡村民。邱老金站在山崗上看得清清楚楚,心里一痛。于是不顧一切只身一人奔下山來,凜然道:‘要抓邱老金嗎?我就是,將百姓放了,我跟你們走!’就這樣邱老金被俘。12月7日,在開化城東郊河灘上英勇就義?!?/p>
宣講員在講述這一段時,從容淡定、不卑不亢卻滿臉淚水、不禁抽搐,現(xiàn)場的觀眾對宣講員講述這段話語時的心痛感同身受,也真情歌頌邱老金烈士大義凜然的壯舉。可能宣講員在現(xiàn)場沒有很好地把控住自己的情緒,但淚水確是她最真情實感的表達方式,正是通過這樣的表現(xiàn)形式,才得以強調新中國的成立來之不易,我們在新時代需要更加不懈地努力。由此進一步印證了真實的情感、正確的認知和合理的表達正是新時代理論宣講創(chuàng)作和表達的根本。
(二)好的表達方式可以調節(jié)宣講的狀態(tài)
除了播音的表達方式技巧等,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理解語氣是貫穿上下文的具體體現(xiàn),要準確掌握停連、重音服從語氣和語氣的銜接,而把握節(jié)奏成為提綱挈領的具體手法,不能千篇一律地開展理論宣講,而是要有特點的、有針對性地開展理論宣講,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宣講作品《奮斗“十四五” 共筑職教夢》中提道:“‘十四五’時期,作為宣講員要從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加快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的新征程中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從出臺《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到‘雙高計劃’,職業(yè)教育改革的步伐日漸清晰?!睂@一段的宣講既要把握停連,又要控制節(jié)奏;既要強調“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又要突出“職業(yè)教育改革的步伐日漸清晰”;既要講清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又要說明白“加快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的新征程”。
總體來說,欲揚先抑、輕重有別、抑揚頓挫、張弛有度,這也是正確的表達方式在新時代理論宣講中調節(jié)作用的體現(xiàn)。
四、結語
“理論宣講工作在理論普及、教育動員、解疑釋惑、凝聚共識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盵6]與傳統(tǒng)理論宣講相比,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時間短、內容精煉、方式新穎,所有宣講作品基本上都是從身邊的故事、百姓間的小事、新聞中的熱點入手,把高深的理論變成通俗的道理,讓枯燥的說教變成了生動的詮釋。不僅群眾喜聞樂見,宣講員也是受益者,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不僅把青年人匯聚在一起,學習理論、研讀理論、傳播理論,這種接地氣的理論宣講也闡明了群眾在哪里宣講就到哪里的概念,真正使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衢州職業(yè)技術學院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在全市理論宣講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從建立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導師團,再到與之匹配的組織管理、制度機制、經(jīng)費機制和關愛機制的不斷修訂與完善,進一步保障理論宣講全面鋪開。如今,除了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衢州職業(yè)技術學院還組建了以青年學生群體為主的0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和少數(shù)民族師生“石榴紅”宣講團,希望通過新時代理論宣講,讓廣大青年師生主動學習理論,從觀眾變成宣講員。
參考文獻:
[1] “青春之聲”響徹三衢:衢州市推進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綜述[DB/OL].衢州新聞網(wǎng),http://news.qz828.com/system/,2021-01-20
[2] 張頌.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2.
[3] 楊振武.習近平講故事 序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
[4] 戴圣.禮記全鑒[M].東籬子,譯.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8:146.
[5] 張頌.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20
[6] 石勇.理論宣講,凝聚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信心[DB/OL].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http://views.ce.cn/view/ent/202008/18/t20200818_35543838.shtml,2020-08-18.
作者簡介 馬超,學士,一級播音員,研究方向:播音主持、理論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