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花 韓建軍
【摘要】文化差異一直是語言交流與溝通中最大的影響因素,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有著各自獨特的文化特點,這也深深影響著彼此之間的語言交流與溝通。英語閱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會讓讀者產生完全不同的感受,社會文化差異、思維方式差異、價值觀差異等等都會讓讀者產生不同的閱讀理解。英語閱讀不單單是單純的翻譯與理解,其中的社會風情、歷史文化以及民風民態(tài)都是值得學習和探討的。本文從“詞匯”和“比喻”兩大方面入手,簡單分析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語閱讀的影響,以此幫助中西文化更好地結合。
【關鍵詞】中西文化;差異;英語閱讀;學習影響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2)03-136-03
【本文著錄格式】白秀花,韓建軍.中西文化差異對中學英語閱讀的影響[J].中國民族博覽,2022,02(03):136-138.
引言
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免不了要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能力,建立相關的英語思維與基本素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中式英語閱讀理解與西方英語閱讀往往會有非常大的差異,如果不能掌握好西方社會文化就很難真正理解閱讀中表達的意義。
目前很多國外語言學家都認為:“閱讀是學習一門語言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閱讀同樣還是人們獲取知識與信息的直接途徑”。而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閱讀有著不小的影響,如果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僅僅側重對文章中的單詞或者短句進行理解,那么這讓我們會很難真正理解西方文化。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中最核心的內容,我們想要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就要消除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要站在西方思想以及西方文化的角度來閱讀一篇英語文章。而不是簡單地把語言看作一種符號或者文字,英語閱讀能力也絕非短時期就能得到明顯提升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學習西方文化與思想并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理解思維。
一、中西文化在英語詞匯中的影響與差異
(一)中西文化差異下詞匯表達的含義不同
著名教育家王佐良先生對詞語意義有著獨特的見解:“一個詞匯的含義是多方面的,不僅有表面的含義也有內在的含義,而情感、文化、歷史、思想等因素對詞匯的含義也有著影響?!迸e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在英語閱讀理解過程中往往都是通過翻譯詞匯和短句的方式來掌握一篇文章,雖然這種閱讀方式并沒有錯,但偶爾也會不管用。比如西方常用的口頭禪詞匯有:you bet ; there you go ; kind of等等,這些詞匯如果從字面上去翻譯的話是不能準確表達真實含義的。所以這時我們就需要去了解并學習西方文化,站在西方思維上與西方生活環(huán)境中去理解翻譯這些詞匯。再比如西方英語中有著很多的單個單詞,這些單詞經常用在生活交際中從而也就產生了各自不同的含義,一詞多義也是中西文化差異下很大的理解障礙。
不同地區(qū)文化差異的產生大多來自生活方式差異、思維方式差異、社會信仰以及民族風情等方面的差異,美式英語和正式英語之間也存在很多的差異,比如詞匯的表達意義,發(fā)音,拼寫等等。中國目前很多英語學者在閱讀方面都缺乏相關的思維邏輯與專業(yè)素養(yǎng),這很大原因是他們并沒有形成西方文化思維從而也就無法通透地去讀懂一篇英語文章。舉個簡單的例子,“十三”這個英語單詞在西方人眼里就是不祥、不幸的象征,但中國人卻沒有這種思維習慣。很多西方國家的人認為“十三”是非常不吉利的,針對這一情況有兩種解釋:一種思想認為耶穌的第13個弟子猶大出賣了他,恰好晚餐的日期也是13日,所以在西方人眼里認為“13”是不吉利和不幸的象征,同時也有著背叛和出賣的意思。如果我們沒有了解到這些西方文化知識就無法搞懂文章中“13”這個單詞的深層含義,也就會導致我們簡答地把“13”直接翻譯過來。
(二)中西文化會造成詞匯產生歧義,難以理解其真實含義
歧義詞匯其實是一個國家語言中很常見的東西,很多的英語詞匯不只有一個意思,而中西文化的差異也會導致詞匯產生非常多的歧義,這讓讀者很難真正理解其中的原意。西方有著自身獨特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習俗,這也就造成西方英語詞匯所表達的含義有多層意思。比如black art這個短句如果站在中方英語讀者的角度來翻譯就是“黑色藝術”的意思,從表面來看這種理解方式并沒有明顯的錯誤,但從西方文化上來解讀這個詞匯就出現了問題。而西方人眼中black art的含義與black magic相似,二者都表達妖術,巫術以及魔法的意思。西方文化中存在有所謂white magic 的說法也就是為做好事而使用魔法的意思,所以相對而言黑色在西方人的印象里普遍表示不吉利和死亡的意思。所以對于西方人而言black art表達的含義就不是“黑色藝術”而是“妖術、魔法“,但很多中式英語閱讀者不了解西方人的這一文化特點所以也就無法準確地理解這個詞匯的真正含義。再比如英語閱讀中兩種語言的字面意義相同,但其中包含的民族文化與詞匯含義卻相差甚遠。例如英語中的dragon一詞在漢語中有專門的翻譯詞——龍,這個單詞在漢語與英語中都有龍的含義,但是二者的文化差異與民族內涵卻大相徑庭?!独事敶⒄Z詞典》中對dragon一詞的解釋有兩種:第一種指能夠噴火的龍;而第二種解釋則是指管女孩且愛干涉女孩自由的兇惡的女人“母夜叉”。通常dragon一詞在英語民族文化中表達的含義是指不被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所以也就常作貶義詞使用。但是dragon一詞在我們中國人眼里的含義卻完全不同,我們普遍認為“龍”是高貴、稀有以及吉祥的象征,華夏人民都把龍當作幸運的象征。雖然同一個單詞翻譯過來表達意義都一樣但是卻有著很大的表達歧義,這充分證明了中西文化差異對閱讀詞匯的影響之大。
中西文化差異造成的詞匯歧義會對英語讀者造成不小的阻礙,英語閱讀中一個單詞的含義理解不準確就很容易導致整篇文章中心不明確,閱讀者想要消化理解文章的核心內容也就更加困難了。如今很多學生、英語愛好者以及英語教師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還沒有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同時還缺乏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從長遠來看這不利于他們培養(yǎng)英語閱讀技巧與專業(yè)能力。
(三)文化差異中的特義型詞匯會給閱讀造成阻礙
中西文化差異的影響下必然會給英語閱讀工作帶來障礙,西方獨特的文化背景下存在大量的特義型詞匯,如果我們對西方文化背景沒有充分的了解就很難理解這些詞匯的意義,從而在閱讀過程中遇到這些詞匯就會受到阻礙。特義型詞匯也就是一類具有更鮮明的文化內涵的詞匯,它們只表達某種語言所獨有事物和現象,無論形式或內容上在另一種語言中很難找到相對應的對象。比如
Thing一般表達的意思是事情、事件,但在 I notice he has a thing for you.一句中表達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這里的thing指意思,意愿。換言之也就是指:特義型詞匯具有濃烈的西方文化色彩,這些詞匯的含義與西方民族文化以及社會生活有著非常強的關聯,所以我們在閱讀中遇到這些詞匯往往無法準確理解。
無論任何階段的英語閱讀都難以避免遇到不認識的特義詞匯,這也是英語閱讀中不可避免的一大難題,積累特義型詞匯是提升閱讀能力與技巧的好方法但正真理解西方文化背景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就像我們漢語言學習中的詩詞與文言文一樣,我們想要搞懂一首古詩詞或者文言文一方面需要不斷地積累詞量,另一方面還需要了解并掌握當時的文化背景與社會狀態(tài)。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閱讀的影響也如此,不同地區(qū)不同時間段的詞匯有著特定含義,所以這需要我們讀者有著文化共情與情感共鳴才能準確理解其中的含義。
(四)比喻型詞匯對英語閱讀的影響
比喻型詞匯其實就如同我們漢語中的成語或者文言文,其本身的意思需要結合當地或者當時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西方思維與我們存在很大的不同,他們在英語比喻中有特定的思維模式而不是按照我們日常的翻譯方式來閱讀理解。
例如詞匯the melting pot的本身意思是指熔爐,在西方英語思維中也被用作代指“美國”。這是因為美利堅和眾國有著很多文化就像一個熔爐一樣,所以the melting pot這個詞匯也就可以用作代指美國。而這種思維模式在我們腦海里是完全不存在的,假若我們在英語中遇到一個句式:The melting pot is a metaphor for a heterogeneous society becoming more homogeneous,the different elements “melting together”into a harmonious whole with a common culture。我們很難將這個詞匯聯系到美國這個含義,所以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再比如big wheel這個單詞本身是用來表示大車輪的意思,但西方人常用這個單詞來表示“大人物”的意思;用olive branch(橄欖枝)來表示“和平”等等。英語閱讀中還有很多用作比喻的詞匯。比如She is a cat,這看似是一個非常簡短且容易理解的句式,但其正真含義并不是想表達“這個女人很饞”。在西方人的思維理解里“貓”是同“包藏著禍心的女人”這個喻義聯系在一起的??梢姴煌拿褡逋鶑牟煌慕嵌扔^察事物他們只注意到某些事物的某些側面,并以此做比喻,久而久之這些比喻便成為該語言的固定組成部分,包含了固定的含義。
二、中西方英語文化差異的對比
(一)社會文化差異在英語閱讀中的影響
中西方文化差異是英語學者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難題,閱讀過程遇到歧義、比喻型以及多義型詞匯是很常見的事情。這種思維角度的差異與文化背景的差異會影響英語學者的閱讀,讓其難以準確把握文章的愿本意思。很多中學的學生在英語閱讀時往往會因為一個詞匯或者一個短句的理解不到位而導致整篇文章都無法理解,這與中西方文化差異脫不開關系。不同的國家、地區(qū)以及民族都有著各自獨特的文化特色與文化背景 ,同樣一門語言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也會有不同的用法。西方英語表達方式、語法習慣、詞匯含義、口頭表述以及諺語等等方面與我們都存在非常大的差異,想要消除這種差異帶給我們的影響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盡力去學習西方文化,建立西式英語思維模式,這樣才能在閱讀中做到更準確的理解。
社會文化差異是我們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明顯特征,西方文化信奉基督教而英語也深受影響。我們目前學習的很多英語詞匯、句式或者諺語都與基督教離不開關系,比如God一詞就出自基督教的《圣經》一書,而這個詞在英美國家的口語表達中也被廣泛使用?!皁h my god”在西方人的眼里是將希望寄托在上帝的意思,所以這個詞也就可以用來表示求助,驚訝驚喜以及高興等等意思。而在我們的思維模式中有著根深蒂固的儒學思想對西方神明文化并不了解,所以在英語閱讀中遇到一些特色的西方詞匯就會難以理解。
(二)英語思維方式差異對閱讀影響
無論學習任何語言,思維模式永遠是最重要的東西,如果沒有建立特定的語言思維模式那么很難學好這門語言。英語閱讀其實就是典型的例子,很多的英語學者能夠背會上千個英語詞匯和短句,他們甚至可以背誦非常多的英語名句,但是他們正真建立起了良好的英語思維嗎?在閱讀過程中又能做到精準理解嗎?答案當然是值得深思的!西方人與我們的英語思維存在非常大的差異,這種思維差異會造成我們根本無法真正搞懂一篇英語文章。也許就是因為思維方式的不同,我們在閱讀中就會出現較大的偏差。
中國在英語思維方面其實比較偏向于形象思維,也就是說我們語言表達通常比較含蓄或者隱晦一點,在英語閱讀中考慮的方向與事物與西方人是有很大差異的。而西方人的英語思維偏向于抽象化、邏輯性,他們的表達方式一般都比較直接,比如西方人在英文寫作中常常直接表達出個人的觀點然后列舉內容進行證實。
他們對英語詞匯的用法與我們也大不相同,比如用The melting pot來表示美國,這種思維對我們來說有點跳躍因為我們還缺乏像西方人一樣的思維習慣。我們去理解一個單詞或者短句時常常都是采用直接翻譯法,這種理解僅僅是字面上的,如果我們找準了閱讀文章的中心與核心內容當然可以推敲單詞的實義,相反閱讀理解就會非常困難。
(三)生活環(huán)境差異對英語閱讀的影響
國家制度的不同也決定了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與習慣和我們有著明顯的差異,西方人在日常口語交際中所用到的英語詞匯就會與我們掌握的有明顯差異。比如西方人在生活中用到的英語詞匯有特定的意思,但是在不同的環(huán)境這些詞匯所表達的含義也就不同了。例如so long一詞可以用于離別時表達再見的意思,但這是一種非正式場所才會用到的詞語。就如同我們漢語中的拜拜,再會,再見一樣,但是so long并非僅有這一種意義,同時它也可以用于短語結構表達其他的含義。西方人生活用語中多數以簡短的詞語為主,所以英語閱讀中很多的單個詞語也就有了多層的意思。想要準確理解這些詞匯,我們就必須要嘗試去了解西方文化,培養(yǎng)并積累英語核心素養(yǎng)。其次中西方價值觀的差異也是影響英語閱讀的主要因素。我們中國社會強調集體主義,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或者沖突時我們要犧牲個人利益來維護集體利益,不然我們會受到社會的指責。這種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在我們思維習慣里已經根深蒂固了,但是西方人卻與我們截然不同。西方價值觀追求的是民主、自由以及個人利益,所以二者之間的差異也就不言而喻了。很多時候西方人的英語文章中不會像我們一樣那么隱晦含蓄而是特別直接簡單,所以我們在閱讀時難免會遇到理解不了的短句或者詞匯。
最后本文對探究內容進行總結。無論學習任何語言,文化差異都是最大的影響,也許我們能夠較好地記憶詞匯或者短句,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就具備了相關的核心素養(yǎng)。中西文化差異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生活環(huán)境、社會信仰、價值觀以及思維習慣等等。而英語閱讀的理解與這些東西有著緊密關聯,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不僅僅會造成理解上的障礙,對我們而言更多的是挑戰(zhàn)。想要解決文化差異帶給閱讀的影響需要我們長期的積累,并且還要培養(yǎng)西方英語思維,建立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駱曉玲.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閱讀的影響[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11):144-145.
[2]郝曉靜.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閱讀影響要素分析[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3):124-126.
[3]孫兵.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和應對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25(09):76-77.
[4]王愛支.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閱讀的影響[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8(01):77-80.
[5]海光增.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閱讀的影響[J].洛陽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2):64-67.
作者簡介:白秀花(1971-),女,甘肅武威,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