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日漸普及,初中教學中的體育學科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構成部分,重點提升其教學質量就成為教學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在此基礎上,本次研究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時,積極引進了信息化教學手段,文中先行分析了該教學方法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隨后指出了實際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圍繞具體的信息化教學技術如何應用于教學中展開了詳細探討,旨在借此進一步為后續(xù)初中體育教學水平優(yōu)化帶來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初中;體育
一、引言
自我國《教育信息化2.0》政策推行以來,中小學教育中對于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應用頻率和關注目光越來越高,尤其是在體育、美術、音樂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學科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輔助價值越來越高。但結合部分初中體育教學實況來講,仍舊存在信息技術應用不足或是教師信息技術處理能力不高等問題,導致體育課堂信息化成效不夠理想。鑒于此,本次針對信息化教學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這一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信息化教學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及優(yōu)勢
(一)意義
第一,對傳統(tǒng)體育教學來說,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實際的上課中可能會因場地、天氣等問題導致課程無法進行,而在體育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授課,這一新型的教學理念下不會因為場地的受限或者是天氣的惡劣導致體育課無法正常進行[1]。
第二,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可以把體育由抽象到具體化,在傳統(tǒng)的體育授課的過程中,由于教師很多肢體動作較快,學生理解起來較抽象,會造成體育課程達不到理想的教學狀態(tài),而將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可以很好地解決此問題,讓學生直觀地看到一步一步地分解動作,掌握重點要領后再實踐會讓體育課教學進行得更加順利。
(二)優(yōu)勢
將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中,利于增加課堂教學中教師動作示范的規(guī)范性和正確性,借此充分將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負擔降低[2]。初中體育教師均具備較強的專業(yè)能力,但初中生身體正處于發(fā)育的關鍵階段,對于部分負重過大、訓練強度過高的體育訓練應該適當調整,而教師每一項運動技巧及動作均一一示范,很難維持標準的動作及姿勢,從而影響教學成效。而信息技術的利用則可通過視頻教學的形式,省略部分親身示范,降低教學壓力,提升教學效率。
三、信息化教學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時存在的不足
(一)信息技術與體育技術并未建立共享機制
當今時代下,網絡技術研發(fā)速度及質量的快速增長,使得國民越來越依賴于網絡技術營造的智能化生活氛圍中,初中體育這一教育領域自然也不例外。此時,重點針對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方法促進初中體育教學水平,是未來初中體育教育的重要關注點,且信息技術在初中生體育課堂中的貫穿,對學生加快各類體育知識的了解、深度及廣度具有明顯的助推效果[3]。但是,結合現有的初中體育應用信息技術現狀來看,多數院校并未真正將二者融合起來,構建新式教學模式及教育機制,而僅是將多媒體PPT課件制作應用于教學中,且PPT中的內容大部分為課本內容的“照搬”,即將傳統(tǒng)的課本閱讀轉型為電子投影閱讀,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二)支持信息技術教學條件有待完善
初中階段的體育學科教學中,想要確保信息化教學技術能夠有效融入日常教學中,首先需要做好的工作內容就是積極購進現代化、智能化的信息教學設備,只有在硬件設備到位的基礎上,才能為教師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創(chuàng)造執(zhí)行空間[4]。但綜合對現有的初中教學條件及信息化教學設備的配置情況開看,其僅是將體育定義為“輔修”學科,因而在教學條件、教學資源以及教學硬件設備的配置方面,并未做到“結合教學需求”,使得教師即便具備專業(yè)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也因缺乏發(fā)揮空間,而不得不選擇傳統(tǒng)的“課堂專講書本理論、室外專授運動技巧”教學模式,降低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影響學習成效提升。
(三)教學信息技術專業(yè)能力有待提升
針對我國當前初中體育教學實況來看,有大批量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對于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應用能力不足,不僅脫離于現代體育教育發(fā)展需求,同時對于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效率的提升也產生一定不良影響[5]。針對此現象的生成原因進行分析能夠發(fā)現,很少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地教師一般以年齡偏大地教師群體為主,其往往主觀上認為個人的教學經驗豐富,可以無須借助信息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且想要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還需重新接受新的教學技術培訓,從而在心理上抵觸應用高效的信息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融入初中體育教學的進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初中體育教育的信息化發(fā)展速度和教學效率的提升空間。
四、信息化教學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一)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熱情
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熱身運動是所有運動中一項比較重要教學準備環(huán)節(jié),可以幫助學生在練習專業(yè)動作、技巧前,通過輕量運動打開肢體動作,避免進行激烈運動時出現運動拉傷一類問題。
在以往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部分學生對于熱身運動的感興趣程度并不高,且教學開始前所作出的運動及動作也不夠標準,無法滿足熱身運動標準,對實際課堂之上的激烈運動拉傷預防成效不顯著[6]。對此種課前熱身教學現狀進行分析能夠明顯發(fā)現,學生熱身運動開展不積極,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學習興趣不高的因素所影響,此時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升初中生的課前運動熱情就成為教學重點。
面對上述情況,教師可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有趣的情景氛圍下,主動提升個人的熱身運動參與積極性,從而實現課前熱身目的[7]。首先,教師可以結合每節(jié)課堂的主題以及教學需求,去定制多媒體教學課件,利用視頻、音頻、圖片等信息化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鮮活、靈動的教學場景,吸引學生學習熱身注意力的同時,營造一個圖文并存、活潑熱情的熱身運動環(huán)境,最終調動起學生熱身準備互動的參與效率,提升熱身效果。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呈現專業(yè)體育動作,優(yōu)化重難點知識教學
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相對于小學來講,無論是技術動作還是體育項目構成,均提升了訓練的難度、專業(yè)性和復雜性,對于初中生來講學習難度也隨之增長[8]。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之中,教師為了幫助初中生可以快速理解某一體育動作技術要領,就唯有在學生面前多次、重復地進行某一項動作的指導和教學。而對于學生來講,想要真正掌握動作要領,就只能在教師快速的動作示范下學習,此時學生往往很難清晰觀看到動作訓練的細節(jié)之處,導致課堂所進行的動作訓練效果不理想,影響教學質量提升。
面對此種狀況,教師可以充分將信息技術融入于教學課堂之中,在課堂開始之前,為學生發(fā)送一段微課視頻,視頻中可以顯著講本節(jié)課所需掌握的動作進行每一步驟的肢體姿勢分解,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時,可以慢放、放大、重復、暫停播放,繼而將每一項技術的動作細節(jié)了解清楚,才能在后續(xù)的課堂之上,順利跟隨教師的親身示范動作掌握技術要點[9]。此過程中,教師也可在課堂之上直接圍繞微課視頻展開細節(jié)部分的講解,促使學生在課前預習分解動作的基礎上,由教師課堂現身講解進行動作理論學習的鞏固,從而提升本節(jié)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
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期間,就可以“持球突破技術動作”為教學案例,將其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展開對應的教學工作,首先教授學生在微課視頻之上了解突破時的意圖隱藏、突然變向等技術要領。其次,教師可在微課的最后,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每個人結合自身的理解,分別錄制一個視頻,展示個人根據微視頻所學習的動作掌握情況,而教師在接收到學生在教學系統(tǒng)平臺之上上傳的動作學習展示成果之后,可以分別結合每個人的不足給予針對性地指導,最終優(yōu)化體育課堂上重要技術動作的學習成效及質量。
(三)有效借助信息技術幫助學生調整體育動作,提升其學習自信心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由于大部分人體育活動經驗以及體育競技項目參與數量比較少,所以在正式課堂之上經常會出現技術不標準類問題,影響運動效果的同時,部分不正確動作還會誘發(fā)身體機能損傷[10]。此時,教師就需要為初中生做好相應的技術訓練糾正教學,及時調整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錯誤之處。但是,在實際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會有部分教師僅是第一時間指出學生的動作錯誤,而在現場指導時,并未充分做好具體的肢體錯誤細節(jié)指正,導致學生雖然知曉技術動作錯誤,但卻苦于不了解“錯在何處”,從而影響學習成效。面對此種學習狀況,教師可以充分將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于課堂之上,如在課堂中進行體育技能練習時,教師可準備一臺攝像機,在每一名學生做技術動作時,對其拍攝后以視頻的形式留存下來。隨后帶領學生觀看視頻回放,當播放至錯誤關鍵點時,教師可手動暫停視頻,借此幫助學生能夠在日常練習中了解個人的練習不足之后,在教師指導下及時糾正錯誤的動作,提升體育課堂練習質量。
例如,當教師在進行背越式跳高的教學時,部分初中生在過桿練習時,身體姿勢經常出現“坐著過去”情況,雖然學生認識到此種姿勢是不準確的,但卻并不了解動作錯在何處。面對此種情況,教師就可直接使用手機將學生在過桿時的動作拍攝下來,隨后結合錯誤之處,定點就學生的錯誤之處進行詳細教學講解,確保學生在練習背越式跳高時能夠走出誤區(qū),提升學習成效。
(四)憑借信息技術優(yōu)化理論知識講解成效,提升學習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分配范圍上,不僅包括室外動身實踐類教學內容,同時教師還需要充分做好體育相關理論課堂的教學工作。例如,在初中二年級前四章的知識點教學時,就涉及了大量體育理論知識點的教學,教學關鍵點包括了心理健康教育、人體結構教育、身體健康教育等諸多體育理論內容的講解,往往攜帶著大量的專業(yè)名詞和概念理解內容,但由于多數初中生的體育專業(yè)知識及專業(yè)練習經驗比較匱乏,對于書本中所提及的專業(yè)概念、專有名詞的快速解讀能力有限,繼而影體育課程中的教學質量[11]。
面對此種體育理論知識學習情況,教師就可以充分將信息技術應用在理論知識的教學中,將比較枯燥、抽象化的理論內容,“轉譯”為生動、易于理解且呈動態(tài)性的圖文分解視頻,期間,教師可以將理論知識內容整理為思維導圖,隨后將思維導圖通過電子白板展示給學生,每一個理論關鍵點,均可分解教學,隨后利用思維導圖在電子白板之上串聯(lián)起來,并在每一個理論點講解中,分別配以對應的視頻進行對照解讀,最終為教學質量優(yōu)化奠定基礎。
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關系這一理論內容的講解時,就可充分將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于教學中,將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性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關聯(lián)起來,也可圍繞此設計一個專門匹配本節(jié)課堂內容的思維導圖,最終確保學生均可深度理解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的理論內涵,并就兩者之間的關系有一個新的認知,提升個人的體育理論知識理解能力,從而為后續(xù)的實踐學習夯實基礎。
(五)配置現代化體育教學硬件設施
初中體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想要充分實現體育學科的信息化教學管理目標,作為學校管理者,應該全面做好網絡教學硬件設施的建設工作,以此為本校的信息化教學需求得以滿足提供硬件支持,同時也是為初中體育教學的現代化課程體系順利實施提供保障。具體而言,應該充分做好以下工作內容:
其一,學校層面需要投放更多的資金用于校內局域網的建設和管理,提升每個班級網絡搜索和文件上傳速度,以此為體育教學的信息化提供技術支持。
其二,學校應該主動就現有的網絡信息資源以及科技水平提升進行多渠道探索和完善,例如積極與校外體育俱樂部或是體育教育機構之間構建融洽地合作教學關系,專項搭建體育教學網絡平臺,通過線上聯(lián)合教學的新式教學模式,優(yōu)化本校體育課堂的教育水平,同時也可為后續(xù)現代化教學改革的不斷發(fā)展提供更優(yōu)質的體育課程學習環(huán)境。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想要提升,充分將信息化教學手段融入于教學課堂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積極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為初中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促使初中生能夠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下主動去掌握更多體育運動技巧。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進行重要體育運動及技巧的講解,使得學生能夠全方位立體了解訓練動作,提升自身的體育運動能力。此外,在理論知識講解時,也可充分將信息技術融合于課堂之中,實現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詮釋,最終為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品質的優(yōu)化進一步提升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賈聯(lián)會" "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古城初級中學
參" 考" 文" 獻
[1] 劉邦華. 淺談微課在初中體育足球教學的有效運用[J]. 體育畫報,2022(3):146-147.
[2] 李英. 信息化教學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21(25):125-126.
[3] 朱永紅. 教學改革背景下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芻議[J]. 科學咨詢,2021(7):199-200.
[4] 蔣夏雄.基于合作學習的初中體育信息化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5):178,180.
[5] 雷海珍.初中體育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分析[J].讀與寫,2021,18(34):240.
[6] 張芹.信息化視角下初中體育與教育的融合探索[J].科學咨詢,2021(31):285-286.
[7] 徐福林.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困境與突破[J].數碼設計(上),2021,10(3):202-203.
[8] 馬進榮.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困境與突破[J].教師,2021(2):66-67.
[9] 王喜應.信息化教學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17):607.
[10] 魯東.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困境與策略[J].文淵(中學版),2021(4):1936.
[11] 饒以麗.個性定制,智能體育:”互聯(lián)網+教育”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信息化研究[J].互動軟件,2021(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