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堂
很多孩子喜歡用“我想”來寫自己的心理活動,其實,描寫心理活動,除了直接用“我想”以外,還有許多其他的表達方式。比如“我只好暗暗叮囑自己,這兩天一定要給他們姐弟倆買兩張電影票”。叮囑自己的話就是“我想”的話。類似的表達還有:“我猛地想起”“左思右想”,很多詞語都可以替代“我想”,反映“我”的內(nèi)心活動。還可以直接用一段話,表達內(nèi)心想法,比如:“我在雨中呆呆地站著,是悔恨嗎?不知道。好像我跟前站著一個人,在指著我的鼻子說……”這是作者運用假想的手法,來表現(xiàn)“我”的心理活動。由此可見,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除了用“我想”一詞之外,還可以用多種方法。
微薦讀
我穿好護具,戴好頭盔,開始攀樹!我首先擺好坐的姿勢,讓繩子自然吊著我,然后把腳伸進套環(huán)里,用力一蹬,把上面的繩結推上去。可是我怎么使勁好像都推不上去,這可怎么辦呢?我想了想,原來是我的腳踩得太用力了,所以一直推不上去。我稍作調整后,果然推了上去。別忘了最后一步,要把套環(huán)的繩結也推上去,同樣也要抬抬腳,腳不能太用力,嘿,果然又上去了一點兒。剛開始我還有些慌亂,動作不協(xié)調,但很快我就掌握了要領,一蹬,一推,再推。不知不覺,我已經(jīng)攀得很高了。地上的人們已經(jīng)變得很小?,F(xiàn)在我要嘗試一下“抱樹”。因為繩子是掛在小枝丫上,所以要助力才能抱到樹干。我對著一根粗壯的樹干一蹬,就像蕩秋千一樣蕩了起來,再用力,涼風撲面而來,我看準時機,居然穩(wěn)穩(wěn)地抱住了!我就像一只猴子一樣抱著樹干!真的難以置信,我做到了!
——彭 彬《攀樹》
微點評
小作者寫出了自己在面對第一次攀樹時的內(nèi)心想法,巧妙地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不會讓人感到單調重復。
微訓練
淚水,是感情的流露,或喜悅,或悲傷,或懊悔,每一次流淚都會有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都會在情感深處留下深深的印跡。淚水是成長的記錄,每一顆晶瑩的淚珠都折射著你走過的歷程。回首往事,你會有什么感受和啟發(fā)呢?請以“淚水”為話題,寫一篇習作,“我想”可用其他詞來代替。